时间进入1月末,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在近期北京和上海的两会上,均有政协委员谈及对集采药品疗效的担忧,再次引发舆论热议。1月20日一早,国家医保局发文,将于次日赴上海听取意见建议。
去年末,第十批药品集采开标,降价幅度之大再次引发社会对药效的热议,其影响余波蔓延至今。据媒体报道,1月16日,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在专题会议上谈到第十批集采,称临床反馈确实存在部分药品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患者对药品的质量存疑,影响服药依从性,疗效受到影响。
东方网也报道,郑民华等20位上海市政协委员,共同提交了《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的提案》。提案也关注到社会对集采药物疗效的质疑,称尽管一致性认证是权威严格的认证体系,但对集采不同厂商的相同药品名,常有用药患者反映其药效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加剧患者对集采药品的抵触情绪,降低信任度。上海政协委员、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接受财新网采访时更是用“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形容一些药效不佳的情况。
同期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卢长林也提出,虽然缺乏临床试验支撑,但医生普遍反映,与进口药或原研药相比,集采药疗效欠佳。如,使用相同剂量的降压药,进口药可将血压控制稳定;而使用集采药,患者血压难以控制至正常水平或波动较大。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的医保办工作人员(右)向前来咨询药品报销问题的居民讲解相关政策。新华社发
前述对集采药的质疑并非第一次出现,一些讨论已持续多年。但京沪皆是国内医疗重镇,叠加政协委员的特殊身份,其影响力不言而喻。舆论场对此反应颇为割裂,有声音支持提高药监透明度、加强监管、保障患者用药选择权,但也有声音认为,医生和患者的个体感受存在偏差需要更多证据。更有甚者,则发文拷问质疑动机。
前述讨论随地方两会窗口期发酵后,国家医保局给出反应。1月20日一早,国家医保局公号公布了一封发给上海医保局的函件,请上海方面牵头协调相关单位参加座谈会。
国家医保局表示,为切实接受民主监督,广泛听取临床一线声音,充分发挥医生专业作用,获取集采药品临床使用实效第一手直接证据,进一步维护药品集采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决定1月21日由该局负责同志带队,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部门,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委员、专家关于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建议,并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
文章还公布了交流提纲,包括介绍药品集中采购的基本政策和质量保障情况、深入求证集采药品临床使用实效、共商进一步保障集采药品质效的意见建议。国家医保局称,集采协议量一般在医疗机构报量的60%-80%,剩余部分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拟采购品牌,无“一刀切”不允许采购使用“进口原研药”的制度安排。
座谈会还将听取临床一线关于集采中选药品使用实效的感受,重点收集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治愈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疗效和安全性指标方面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病例信息可追溯的案例。按照药品通用名、剂型、规格、中选企业名称、有效性和安全性信息(如降压药用收缩压、舒张压值,抗肿瘤药用无进展生存期、复发率和转移率,降糖药用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空腹血糖达标率、肝肾功能指标等)的差异指标和变化幅度,汇总形成问题线索清单,正式移交药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同时,了解有关专家反映部分中选药品供应不及时的具体情况,坚决督促中选企业纠正,不能及时纠正的按标书约定处置。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医生为患者做手术。此次手术采用的是国家集采后的心脏支架。新华社发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舆论争议时常针对医保牵头的集采药品,但更多担忧表现在相关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与此同时,负责药品监管的国家药监局,直接回应相关问题的次数并不多。
郑军华就提到,应加大对集采药品的质量监管力度,确保集采药品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可追溯,避免低质量药品流入市场,严惩不良企业。前述提案也称,药效认证信息缺乏披露,也易导致患者对集采药品质量和疗效的不信任。在药厂和国家药监局公开信息中,公众无法看到各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是否完成了全部流程。在批量集采阶段,也没有定期抽检信息能确保后续生产的药物与认证时的药物完全一致。
对此,国家医保局也表示,将共同商议探讨进一步保障集采药品质效的有效途径,包括媒体报道的民革上海市委提案中的三点建议,如提请药品质量监督主管部门加强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后的日常检查、完整公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建立医疗机构药效对比证据的反馈收集渠道等。
南都社论:
关注集采药品质量,要重视临床医生意见
上海市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医学专家反映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等问题。国家医保局对此高度重视,决定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部门,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委员、专家关于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建议,并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
集采药品质量是否有保障,这个问题近来引发了广泛讨论。最开始是因为价格问题,在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中,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中标价格低至每片3分钱,而集采前,这款药最低挂网价为0.48元一片,降幅接近93%。这样的价格变化彼时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舆论反响,有的人庆幸药品价格大幅下降,患者受益;有的人则对这种价格的药品质量提出疑问。道理很简单,药品也是商品,药企要追求利润,如此低的价格是不是意味着药品质量会缩水?
针对上述舆论反馈,上月底国家医保局召开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座谈会,就社会关注的集中采购药品质量保障、行业创新发展等问题沟通交流,回应了企业在加强成本控制、保障中选产品质量和供应方面采取的措施。应该说这一番互动很及时也很有必要,但舆论对药品质量的担忧主要基于价格,只能说是一种合理怀疑,并不足以形成定论。而这一次座谈会,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提供了药品原材料的价格信息,其实也不足以解释部分集采药品价格过低的问题,更不能排除质量可能存在的隐患。
可以说,经过这一番互动,原先的疑惑并没有完全解答。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信息不足的问题,还有就是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对于品质的要求更高,哪怕有一点瑕疵,只要影响治疗效果,恐怕担忧都不可避免。显然,有关部门有必要重新审视一番,在集采药品质量把关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近期,随着地方两会陆续召开,集采药品问题再次受到关注,而且讨论更深入、更具有专业价值。
上海市政协委员、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称自己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物络活喜,但换了国产药后“一粒血压降不下来,需要两粒”。当地20名政协委员在联名提案中表示,某些集采药药效不稳定,并呼吁给原研药留出通道。“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某些集采药的药效不稳定,特别是在高血压、糖尿病药物,内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泻药、麻醉药等,在临床使用中经常有反映药效不佳的情况,有些往往加大药量也不起效。面对如此情况医生很无奈,因为没有选择权,向上反映也没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结束的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卢长林也带来优化集采药品提案,并提出了制定最低成本价底线、严把药品供应商质量关、加强药品上市后监控、不应强迫医患使用集采药等四项建议。
从外界依靠常识判断到临床医生积极发声,集采药品质量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值得重视。一线临床医生对这一专业问题显然更有发言权,集采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但对药品质量和用药选择权的追求同样不可忽视。有关部门需要倾听舆论呼声,并在今后的集采过程中平衡好各种诉求。期待经过这一番积极互动后,尽快给出一个解决方案,让集采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