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宣汉大力开展“民生改善实效年”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关切,多措并举,精准施策,高效推进,不断深化民生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民生福祉。
污水管网是城区建设的“毛细血管”,也是提升生活品质、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的惠民工程。2024年,宣汉县高效推进,持续加大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升级,进一步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永安停车场至新汽车站涵洞污水管网整治项目现场,可以看见清澈的水流缓缓淌过。然而不久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由于常年雨污混流、污水直排,给周边居民带来极大不便。2024年,县住建局把该项目整治纳入炮台梁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
县住建局污垃办负责人 袁庆钟
共埋设污水主管道1.6公里,涵洞内污水直排、雨污混流点位全部进入该排污主管道,彻底解决了该片区污水直排混杂的问题,河水水质得到改善。
好的生态环境让城市更宜居,微改革打造的“银发食堂”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宣汉县扎实推进“微改革·微创新”工作,聚焦60岁以上老年人用餐服务需求,因地制宜打造“银发食堂”,切实为民办“食”事,更好守护老年人的“舌尖幸福”。
上午10点过,宣汉县蒲江街道映河街“银发食堂”里,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作人员正忙着配菜、切菜、清洗、炒菜。番茄炒蛋、清炒豇豆……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菜一炒制出来就送到了窗口。家住城区巴人广场的70岁老人张治兴依然像往常一样来到“银发食堂”购买饭票、排队。不一会儿,一份美味可口的饭菜就被端上了饭桌。
市民 张治兴
“银发食堂” 办得非常好,菜品也多,饭菜可口,适合我们老年人口味。
“银发食堂”还以提升老人的幸福感为出发点,积极开拓“食堂+”特色养老服务,在就餐区外设置了阅览室、休息室、娱乐室等。饭后不少老人在这里看书、品茶,享受休闲惬意时光。
市民 刘才义
我们吃饭之后,可以在这里看书下棋,这里很适合我们老年人休闲娱乐。
据了解,“银发食堂”实行“公建民营”,由政府完成硬件设施改造,招募运营主体“公益性+市场化”微利润服务。同时,还建立“政府补一点、街道支一点、社会捐一点、主体让一点、老人出一点”的投入保障机制,并严格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食品安全监管、“1+N”餐食配送等运行管理机制,全力保障“银发食堂”持续稳定健康运营。
县委改革办干部 王程程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拓展“银发食堂”微改革,推动更多助餐点以及“银发食堂+”服务落地落实,惠及更多老年群体。同时,我们将以“银发食堂”为契机,紧扣群众需求,聚力谋划推出一批“小切口大民生”的微改革项目,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身边事,不断擦亮“百强宣汉”改革品牌。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宣汉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出实招、求实效,通过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等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落实,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日,宣汉县原汽车站充电桩正式启用,不仅解决了新能源车主在充电方面的难题,也进一步推动了宣汉县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在原汽车站,可以看到多台液冷超充充电桩整齐排列。这些充电桩采用了最新的充电技术,能够实现快速散热和高效充电,大幅缩短充电时间。车主只需将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连接充电枪并启动充电程序,即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充电。
市民 谭海峰
开电车最大的烦恼就是充电。以前充电不方便,现在充电就有地方了,充电速度又快,价格又很合理。
宣汉把造福人民的小事办好办实
用“辛苦指数”
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点赞
宣融综合
编审:罗 涛 责编:何 勇 编辑:李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