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国南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享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等美誉,被誉为“闽南戏窝子”。这里不仅有古老的梨园戏、提线木偶戏、掌中木偶戏、布袋戏、打城戏,还有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高甲戏等艺术瑰宝。
这些异彩纷呈的闽南戏曲堪称多元文化的精妙缩影,它们折射着市井百态,呈现出闽南人独特的文化性格和审美情趣,成为世界闽南人的“文化乡愁”和海内外宾客了解泉州文化的重要窗口。
源起泉州唱响闽南
历史悠久百花齐放
自晋人衣冠南渡以来,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的戏曲剧种就陆续涌入泉州,与本地文化相融之后,孕育繁多新剧种。其剧目丰富、特色鲜明,是“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珍贵艺术。
走进剧院,赏宋元南戏风韵。(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闽南人好戏,泉州的南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泉州人欧阳詹记述与师友在泉州东湖游宴时,就提到了曲艺表演。到了五代,王延彬主政泉州,更是将戏曲艺术往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宋元时期,泉州港是世界大港,泉郡素有“富郡”“乐郡”之称,“田赋足登,舶货充足”,贸易的繁荣,为戏曲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南宋时期,赵宋皇族将管理宗室事务的南外宗正司迁至泉州,皇族的到来带来了包括戏曲在内的宫廷艺术,服务于皇族的杂剧、提线傀儡、唱歌、舞蹈等方面的艺术家纷纷来到泉州,使泉州戏曲得到跃级发展。建炎初至绍兴末,又有大批艺术人才来到泉州,在民间传艺谋生,泉州民间歌舞百戏普遍得到发展。经过长期的本土化融合,为日后戏曲艺术的蓬勃打下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泉州孕育出属于自己的杂剧优戏,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歌仔戏、木偶戏、闽南歌剧等相继登上历史舞台。民国时期,泉州各地大约活跃着200个正规戏班。每逢民俗节日,中山路上能同时开演几十台戏,热闹非凡。晋江下辇村曾以区区一个小村庄,创下同时开演93场戏的纪录。
各戏种争奇斗艳
“活化石”千年不衰
泉州戏曲多且“精”,具有浓厚地方特色,是南派戏剧的重要基地。各种戏种争奇斗艳、轰轰烈烈,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历经千年而不衰,当下仍是深受追捧的文化大餐。在这众多的地方戏曲中,优雅委婉的梨园戏、博采众长的高甲戏、灵动鲜活的提线木偶戏、魔幻绮丽的打城戏最受海内外观众的喜爱。此外,还有小巧玲珑而惟妙惟肖的布袋木偶戏,具有浓郁乡土色彩的闽南歌剧,以及全国唯一一个闽南地区发源、两岸共同发展的独特剧种——歌仔戏。
梨园戏《陈三五娘》专场音乐会燃起戏迷热情
在丰富的泉州戏种中,梨园戏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梨园戏渊源于唐代宫廷,发展为三大流派,一是外地南戏流入泉州的“上路”,一是泉州本地歌舞形成的“下南”,一是南宋皇室家班衍化的“小梨园七子班”。梨园戏弥足珍贵地保留了宋元南戏的许多戏曲形态,文辞清雅,曲乐优美,科步独特,表演细腻。如今的梨园戏,依然以其“十八步科母”的严谨程式,恪守原汁原味的传统形态。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连缀体,伴奏以箫弦为主,一字多腔,语言用泉州方言,与古乐南音有着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琵琶系南琶,横弹,与唐相仿;二弦乃晋代奚琴遗制;洞箫即唐之尺八;打击乐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独特,在戏曲中十分罕见。梨园戏是中国珍稀的保留至今的古老剧种之一,在海内外享有“宋元南戏活化石”的盛誉,流行区域涵盖闽南、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2006年,梨园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传统戏剧名录中位列第二,仅次于昆曲。
屡次登上世界舞台的泉州提线木偶戏已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泉州提线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据史料记载,最迟于唐末五代,已在闽南地区广为流行了,至今保存着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 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它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历史最长、文化积淀和艺术积累极为丰厚的傀儡戏剧,精湛规范的表演技艺已成为我国提线木偶艺术的珍稀范本。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甲戏《围头新娘》以海峡两岸跨海通婚为背景,讲述两岸人民“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携手共建家园的故事。
高甲戏发祥于泉州,流行于泉州、厦门等闽南方言区和台湾地区,以及南洋华侨旅居地,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它孕育于明末清初泉州民间流行的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最早称为“宋江戏”,清中叶后发展成为“合兴班”,清末以后二者合流,因“搭高台,穿盔甲”演出而得名为高甲戏。其特点是文武兼备、雅俗共赏,表演恢弘大气、包罗万千,擅长吸收梨园戏、木偶戏、京剧、昆曲等剧种的优点。行当各具特色,尤以丑见长,常用插科打诨的对答形式和风趣、幽默的韵语对唱,使人发笑,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泉州高甲戏曾数次晋京及出国演出,成为海内外泉腔语系观众喜爱的剧种。高甲戏《连升三级》还被评为中国近代十大喜剧之一,并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打城戏《真假美猴王》表演剧照
打城戏生于泉州本土、流行于闽南地区,艺术上受到提线木偶戏、梨园戏、高甲戏、南音等泉州艺术的哺育,尤以提线木偶戏为深。它又称“法事戏”“师公戏”“和尚戏”,为全国罕见的具有民间信仰的戏种。其表演形式主要以杂耍、武功为主,一“打天堂城”,二“打地下城”,传统剧目为神话神怪剧、历史故事和武侠剧三类,音乐则在道曲和佛曲的基础上,吸收提线木偶的“傀儡调”,成为别具一格的韵味戏剧。近年来,打城戏也频频在国际舞台上亮相,为中国戏剧赢得了巨大声誉。2008年,打城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态传承守正创新
古艺新生光芒绽放
泉州戏曲从唐宋元明清发展到近现代,当下仍然红火,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它们植根于生活、传唱于市井、流淌于城乡,为百姓所能触及、能感知、能走近,在于全社会参与的技艺传承、保护和创新。
1981年,泉州建成可容纳近千名观众的梨园剧场。随后,泉州高甲剧院在1991年建成投用,2008年年底泉州梨园古典剧院开门迎客,2015年泉州木偶剧院投用,2021年泉州歌舞剧院揭牌,2019年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亮灯迎来泉州大剧院。各个剧团有了自己的专业剧场,为剧团表演和观众看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让戏曲文化瑰宝不断绽放光芒。
泉州还设立戏曲扶持专项资金,并通过市级公共文化专项资金补助,对创排剧目、戏曲后备人才培养、文艺会演、展演等交流活动、地方戏曲史料的抢救保护等提供财政补助,推动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工作。
在人才培养上,泉州艺校设立闽南戏曲专业,各剧团开展人才梯队培养。2012年,以泉州提线木偶戏为主体的“福建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成为我国迄今唯一入选该名册的项目。
为有效推动闽南戏曲走近群众、直达基层,泉州还建立完善常态化演出机制,近年更是结合火爆的文旅市场,推动国有文艺院团常态化开展公益性演出,每年组织惠民文化活动上千场。
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带给观众传统戏曲艺术和泉州文化的魅力
王仁杰、黄奕缺、吕忠文、王冬青等一批泉州优秀的剧作家、理论家、导演和表演艺术家推动了泉州戏曲剧目和表演不断创新发展、返本开新。一批批反映泉州文化、演绎泉州艺术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精品之作喷涌而出:梨园戏《节妇吟》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奖;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前后七次晋京献演,荣获首届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等;高甲戏《连升三级》晋京献演,被誉为“可以和莫里哀的喜剧相媲美”;提线木偶戏《四将开台》亮相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高甲戏《围头新娘》亮相2024新年戏曲晚会,并于近日上榜第十七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作品公示名单。梨园戏曾静萍两度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高甲戏陈娟娟同样成功折“梅”……一个个国家级“名家大作”接踵而出,塑造出一张张文艺“金名片”。
海外乡亲的“文化乡愁”
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
泉州地方戏曲,除了具有历史悠久、积淀丰厚、戏种众多、剧目丰富等诸多特点之外,拥有无数热心的知音,更是游子最亲切的乡愁。
闽南戏曲艺术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还成为连接世界闽南人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海内外宾客了解泉州文化的重要窗口,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
泉州提线木偶戏在美交流受热捧(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 供图)
近年来,泉州戏曲界的老中青三代表演艺术家带着泉州特色的优秀剧目,频频出访,播撒友谊。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提线木偶戏已经300余次出访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受好评;高甲戏赴海外演出,进行文化交流,又使各地乡亲和各界人士感受到浓郁的闽南乡情和艺术的神韵。而在闽南地区多次举办的“国际木偶节”“闽南金三角戏曲展演”以及国际南戏学术讨论会等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更使外国友人和海外同胞领略了咱厝戏曲艺术的迷人风采。
除此之外,许多海外乡亲回到闽南故乡,不管是寻根谒祖、访亲探友,还是投资贸易、旅游观光,总是少不了到各大剧团专业剧场,到泉州府文庙、正音书院、印记闽南文化驿站等公共文化空间,到城乡的各处戏台,去观赏一场古朴典雅的家乡戏。
与此同时,泉州也不断搭台举办戏曲艺术盛会,将国内和国际优秀戏曲艺术送到家门口,打造戏曲艺术的文化高地。
2023年起,泉州举办海丝泉州戏剧周暨全国南戏展演,将南戏汇聚泉州,成为南戏展演研讨盛会。今年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4全国南戏展演期间,八省21个表演团体携带19种历史悠久的珍稀剧种,从4月29日至7月27日持续展演,将演出边界从专业剧场延伸至世遗景点、古城空间,营造“人在画中游,戏在景中唱”的戏曲名场面。
泉州已成为国际木偶艺术的交流大舞台。泉州国际木偶展演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常态化同步举办,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的木偶表演团队、艺术家深入泉州剧院、社区、学校、广场等展演,将优秀的国际木偶艺术送到家门口。
进入刺桐文脉专辑阅读
热点推荐
来源:泉州发布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黄耿煌 通讯员:潘菲菲 编辑:谢玲玲 刘志滨
二审:吴丹丹 三审:彭斌
点亮和
点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