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承载着“半部中国近代史”的三坊七巷,到“继往圣 开来学”的武夷精舍;从“近代华侨建筑博物馆”梧林古村落到“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洛阳桥;从“红砖古厝”五店市到“行走花园”蟳埔簪花……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连接着这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连日来,“闽山闽水物华新·省级党报总编辑福建行”采访团一行来到福州、南平、泉州等地,触摸传统文化背后的肌理,感受积累千年的古朴,追寻传统走进生活、文化历久弥新背后的精神内核。自福州最繁华的八一七路南街段向西拐走几步,古朴的三坊七巷便落入眼帘。这片街区内有古建筑200多座,以南后街为轴,西侧三座坊、东侧七条巷,呈棋盘状分布,保留了古代都市坊巷格局。白墙黛瓦、曲线山墙、飞檐翘角、砖瓦木石之中,见证着岁月流变,流淌着城市记忆,寄托着浓浓乡愁。“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漫步于三坊七巷间,北京日报社编委、总编室主任艾方容在这句话前驻足良久。他感叹于福建人民的智慧,“面对无数珍宝级的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岁月中保护得很好,这需要从上至下一致的远见卓识”。迄今,三坊七巷保护修复项目累计投入约50亿元,遵循“修旧如旧,保持总体坊巷格局、风格、风貌不变”的原则,以及“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施工要求,对街区内古建筑进行保护与还原,修复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在保护中,历史与现代得以相遇。入夜的泉州晋江五店市,红砖红瓦间,人头攒动。宗祠里不断的香火,水池边孩童的欢笑,空气中飘散的美食香气,都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属于五店市、属于晋江、属于泉州的故事。“当地人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特别强。”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编辑中心主任李菊娟对位于街区内的一幢古民居印象深刻,“每一间房都还原了曾经的民俗百态,勾起游子乡愁情思。恰恰是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然后融合现代因素,才能为古建筑注入发展活力。”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的改造思路,泉州回收数万件烟炙砖、清水砖等旧砖旧瓦旧构件,提炼骑楼窗楣、檐口、柱式等特色,对街区进行低冲击、微干扰的“绣花”修复,保留了从古至今的空间特色、建筑元素和环境要素。一座古建就是一首历史长诗,为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凝聚起共同的文化自信。2021年,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处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在洛阳桥头,新华社研究院院长朱智宾吟咏着泉州给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这句诗,“这很好地体现了文化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老百姓在这里安家立业,然后受到文化的影响,这句诗最初出自宋代理学家朱熹之手,后又经近代高僧弘一法师之手,将其刻于开元寺门口的一木质对联中。”23日,“闽山闽水物华新·省级党报总编辑福建行”采访团在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洛阳桥采风。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从岳麓山下到朱子故里,湖南日报社党组成员、社务成员、副总编辑蒙志军说起了一段朱熹和湖南的渊源,“38岁的朱熹曾千里迢迢跨越山海,来到了湖南的岳麓书院,与35岁的岳麓山山长张栻共同开启了著名的‘朱张会讲’”。蒙志军把这段为期两个多月的会讲形容成一场“高峰论坛”,“把岳麓书院推向了高光时刻,也成就了湘闽文化交流互鉴的一场不朽的佳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采访团沿着朱子的足迹,走访朱子遗存,了解“源头活水”的历史原点,探究“万紫千红”的传承密码。这是一片朱子文化的沃土。近年来,通过搭建非遗数字平台,南平市梳理汇总103项朱子文化相关非遗项目;推出“书香南平”建设6大工程19项举措,梳理书院遗存27所,修复修缮15所;首部地方性法规《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颁布实施……蒙志军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才能不断开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传承的故事也让文物不再是“沉睡”的古董,而时代的馈赠则让传承有了更多的载体。今年9月,作为大陆唯一一座反映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重装上阵”,这是该馆开馆18年以来首次改版。据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沈文锋介绍,与旧展相比,新展通过艺术造景、互动展项、数字化空间、多媒体组合等方式,创新展陈形式,让观众可以沉浸式体验和感受两岸渊源,“展厅的展品共有1300多件,新增展品570件,其中从台湾征集或台胞捐赠的藏品有110件”。展厅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涂光晋点燃了一盏数字孔明灯。在她看来,通过新技术把两岸文化的传承具体化、故事化,在今天是一条必由之路,“闽台缘博物馆的设计将两岸之间从地理因素到经济生活,再到民族大义以系统和具体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本身就是一座很好的桥梁,也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如果说,保护是走好来时的路,传承是走好脚下的路,那么如何利用好传统文化,则是走好未来的路需要面对的课题。初冬,位于晋江的梧林传统村落仍是绿树掩映,不少头戴簪花的游客徜徉其中。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华侨村,有着600多年侨乡发展史,现存各式各样的历史建筑132幢。22日,来自河南日报社的记者在晋江梧林古村落体验晋江掌中木偶表演。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2017年以来,晋江秉持“固态保护、活化传承、业态引入”理念,将梧林从一个空心村打造成集闽南华侨建筑展示、生活体验、文化创意、田野风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闽南文化旅游目的地。“我想,梧林能‘火起来’的原因,是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去赓续传统文化的薪火。年轻人乐意参与,才愿意了解这背后厚重的文化,从而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夕阳西下,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总编辑田静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下了一名头戴簪花的年轻人游览古厝的照片。簪花也带火了蟳埔这个古老的渔村。在蟳埔村,有着千年历史的簪花被称为“簪花围”,自打去年在网络上走红以后,这里便迎来了“泼天的流量”。23日,“闽山闽水物华新·省级党报总编辑福建行”采访团在因为簪花围爆火“出圈”的蟳埔村采风。
据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向东介绍,2024年以来,蟳埔村累计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日均2.5万人次。今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超4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创历史新高。海风阵阵,古厝静立,头顶上那一座座“流动的花园”,正让蟳埔村焕发着别样的蓬勃生机。走在拥挤的人潮中,黄向东说:“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如今的他也开始谈论业态、引流、商业这样的话题。如今,蟳埔村正全力做强“蟳埔·簪花围”文旅IP,紧抓明星效应、高端活动引流。在蟳埔村的街角,一名蟳埔女头戴“簪花围”,娴熟地撬着海蛎,安静且专注,仿佛“突然到访的幸福”与她无关。周遭人流熙熙攘攘,她们穿过狭窄的村道,穿上国潮服装,让村民在她们的头上插满五颜六色的花朵,在牡蛎壳垒成的墙根“凹造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虽然是一句老话,但是在蟳埔却能真切地感受这句话的分量。”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赵海虹认为,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保护的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百姓生活之间的关系,才能走出一条生生不息的路径。点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