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电力人的精神!

科技   2025-01-21 18:42   北京  

王建涛,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的发电机设备总责工和领军人才,是“中华技能大奖”的获得者。在他28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扎根于核电一线,始终保持初心。他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获得了169项专利,填补了数十项国内外技术空白。王建涛以其独特的发明和创新,守护着核电的安全,同时推动我国核电发电机的检修技术迈向世界一流,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当代广核精神,他充分证明了什么是对事业的热爱与责任,他的努力与奉献,激励着更多的电力行业从业者不断追求卓越,为我国的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何少华,中核集团首席技师。扎根秦山核电维修一线30年,他每天见证着9座现代化的核反应堆把光明送入经济繁荣的华东地区。他现在还清晰记得,当老师傅们告诉自己“这里是中国核电起步的地方”“中国大陆第一度民用核电就是从秦山核电站发出”时,22岁的自己加入秦山核电的激动心情。不久前,秦山核电站再次宣告:“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秦山核电正式投运。”这意味着今后反应堆无须停堆,即可批量、稳定、持续生产镥-177、钇-90等用于癌症治疗的短半衰期医用同位素。核电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造福于民,何少华说,自己和团队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守护者幸福感。

殷存柱,中国一重大连核电石化公司手工焊班组长。在机械化、自动化焊接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手工焊作为焊接技术基础中的基础,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带领班组成员出色完成了世界首台“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福清五号机组)、全球首台“国和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示范工程一号机组)等一大批核电主设备的制造任务。刚过而立之年的他扎根焊接岗位17年,用匠心焊接大国重器,完成核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 CRDM管座密封焊20余台,完成了反应堆筒体径向支承块组焊10余台、及多台专项核电产品关键部件焊接任务,为促进核电制造核心竞争力作出突出贡献。

马谷军,是一重集团(黑龙江)专项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装配钳工,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大国工匠、龙江大工匠、龙江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参加工作26年来,带领班组成员先后完成数百台专项产品的装配、调试、出厂试验及售后服务保障任务。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研究提出50余项创新课题,创造近千万元经济效益,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我国国防装备国产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始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专注自身技能水平提升,更致力技艺传承,手把手传授技术,利用废旧部件组装教学教具,编写培训教材,作为实训基地培训素材,先后培训舰员、学员200多人次。

王宏祺,是一重集团(龙江重工)有限公司轧电制造厂车工,曾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龙江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22年以来,完成《自制耐冲击外圆车刀》《CAP1400常规岛电机转子架口精加工技术应用》《水轮机大轴中心支撑快速调节法》《中心架加长杆》等创新课题,并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专利1项,高效完成多项电站转子、大型支承辊、水轮机大轴、核电转轴、主辊轴等公司重点产品精加工任务。



推荐阅读



运行指标发布会

2024年风电运营管理与产业发展创新交流研讨会


风场运维专题会

2024年(第八届)风电场优化设计与智慧运维专题交流研讨会


风场信息化专题会

2023年(第七届)电力行业风电智能化专题交流研讨会


海上风电专题会

2023年(第五届)海上风电运营管理与产业发展创新交流研讨会


免责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期刊杂志或由作者提供,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并删除相关内容。

投稿、咨询、宣传请致电(010-56467969)
E-mail:fdxzw2006@126.com




风电技术
促进风电科技创新,推动风电行业发展。为从事风力发电投资、设计、建设、运维及制造单位提供技术交流与信息沟通,实现技术、信息的互通和资源的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