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任保平 李培伟
年度发展报告(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
王亚玄 姬旭辉 王声啸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新进展
张 开 郑泽华 薛 敏
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周 文 柴斯捷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
马慎萧 区铭彦 赵芫源
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研究新进展
田佳禾 王 婷
新科技革命与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韩文龙 俞佳琦 张瑞生
理论探索
马克思对货币本质之谜的科学解答
——以 《穆勒评注》和 《资本论》为例
毛 菲 孙熙国
阿姆斯特丹学派理论和其当代价值研究
——兼论自由主义演化过程和新自由主义危机
吕守军 王牧之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债务—美元国际货币霸权体系的支柱及优势
——基于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分析
李宝伟 孙 尧 张 云 胡秋阳
国际贸易中的租金转移: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
余 超
文章摘要
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需要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理解如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回顾总结30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建立到完善的历史进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0年政策演进的表层演进轨迹是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演变,深层演进轨迹是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演变,本质上是一个通过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以走向全国统一大市场并与外部市场有机衔接的市场现代化过程。实践创新涵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经济多元化发展、对外开放深化、市场体系建设以及政府规制改革。理论创新体现在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度优势、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主导优势、“一种资源、一个市场”的功能优势以及“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调优势上。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在于建立并完善市场经济的运行体系,路径重点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机衔接、实现数字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融合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赋能市场与政府的功能协调性以及以法治维护和保障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策演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
作者:任保平,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培伟,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马克思对货币本质之谜的科学解答
——以《穆勒评注》和《资本论》为例
内容提要:学界对《穆勒评注》的研究多聚焦于交往异化问题,然则还可从下述维度解读:《穆勒评注》是马克思考察私有财产货币形式的历史生成过程、对货币本质之谜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文本。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私有财产主体本质的揭示,批判了英国国民经济学家的错误货币观,运用辩证法揭示了货币范畴的历史性,将其本质聚焦到对价值范畴的理解上,表明货币是价值生产的产物。《穆勒评注》暗含了对货币本质的科学思考,借助这一重要思想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澄清了“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具有社会性的私人劳动”的表现形式,是“需要被迂回表现的劳动时间”,即劳动和产品互相交换的普遍中介。“价值”通过形式运动,从简单价值形式直至发展为货币形式,即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继而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由此解开了货币本质之谜。
关键词:《穆勒评注》;货币本质;价值范畴;辩证法;《资本论》
作者:毛菲,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孙熙国,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阿姆斯特丹学派理论和其当代价值研究
——兼论自由主义演化过程和新自由主义危机
内容提要: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制度调节学派的一支,阿姆斯特丹学派以其独特的理论框架,基于全面控制思想、“洛克中心地带—霍布斯竞争国家”等概念体系,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权的构成及运行规律,解读了近代以来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霸权扩张的过程和逻辑。作者认为,阿姆斯特丹学派理论从资本主义内部竞争的视角,为分析20世纪以来自由主义的演化与危机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同时也为解读由新自由主义嬗变引起的新自由主义危机,以及由新自由主义危机引发的次贷危机、欧美民粹主义困局等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阿姆斯特丹学派;全面控制思想;自由主义演化;新自由主义危机
作者:吕守军,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王牧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债务—美元国际货币霸权体系的支柱及优势
——基于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货币金融思想和后凯恩斯货币经济学存量—流量一致模型 (SFC)分析方法,考察债务—美元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梳理了支撑其霸权地位的六个主要支柱,阐述了影响其主要支柱变化的因素与机制;考察了其霸权性质的具体表现,即美国国债国际实际利息支付下降与美国国际投资头寸中资产端相对负债端的超额收益率现象。进一步测算出美国从2006年一季度至2022年四季度,超额收益率在国际收支总头寸平均值为0.397%,直接投资头寸平均值为0.999%。当前,美国实体经济弱化、美元和美国国债国际使用度下降等关键因素的变化使得债务—美元体系的国际货币霸权地位发生动摇。未来我国应该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我国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关键词:美元货币金融优势;国际投资头寸;存流量一致模型
作者:李宝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系副主任;孙尧(通讯作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张云,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胡秋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国际贸易中的租金转移: 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
内容提要:本文在租金范畴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国际价值转移的理论框架和测量方法,并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做了经验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国际垄断资本通过生产部门的不平等交换获取级差租金和垄断租金性质的价值转移,通过非生产部门的掠夺性积累获取制度—垄断租金性质的价值转移,国际贸易中的租金获取成为新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持续输出租金,美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持续输入租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租金输出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取租金转移的主要来源国,全球租金转移总量有1/4左右来自于中国的租金输出;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人民币升值,中国的租金输出量从2006年开始不断减少;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仍然明显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关键词:租金转移;不平等交换;掠夺性积累;新帝国主义;全球价值链
作者:余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23)编者按
2023年,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圆满实现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针对性地破解经济恢复发展中的难题,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中国政治经济学界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取得系列代表性成果。为准确刻画学界研究进展和轨迹,推动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本刊精选议题如期奉上 《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23)》。自2010年起,本刊连续十四年发布《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年度发展报告”专栏已成为本刊标志性特色栏目。2023年报告聚焦12个专题,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专题1—6于报告(上)篇刊登,专题 7—12由报告(下)篇刊登。2023年报告精选专题如下: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
2.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新进展
3. 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4.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
5. 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研究新进展
6. 新科技革命与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7.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问题研究
8. 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利用外资研究
9.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
10. 扩大内需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研究
11. 农业强国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12. 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新进展
投稿指南
订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