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是一个美好而丰富的词汇。
在古人的解释中,风雅多指向个人的修养与情操,它必然是在案牍劳形之外,有一点可以探究的雅人深致。
这份情致,和贫富贵贱的干系不大,而在于心灵的归属,心有所住,便能从庸碌甚至混乱的生活中脱身。
好读书,是风雅的基础
自古以来,前贤皆以崇文为风雅。明代何柘湖曾说:
士君子读书出身,虽位至卿相,当存一分秀才气,方是名士。今人几席间往往宝玩充斥,黄白灿陈,若非贾竖,则一富家翁耳。
可见,君子当存三分书卷气,不然即使家中青钱白璧、珍玩无数也不过是一暴发户尔。
风雅,对古人而言,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态度。
好读书乃是风雅之基础。读书则有文气,有文气则有文心。
中国文人最擅以读书来滋养性灵,愉悦自己。人言:医俗病莫如书,赠酒狂莫如月。
名著经典,古人手迹,皆是古人精神所寄,多读之,受用无穷。
风雅,不是远离生活
很多人也在刻意追求一种风雅的生活,希望自己和众人不同,不世俗,不琐屑。
后来才明白,真正的风雅,不但不是远离生活的琐屑,反而是扎到生活中去的。
生于红尘,长于红尘,过着烟火世俗的生活,但并不因此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而是能在俗世中得到滋养,致情尽性,这就是风雅。
相反,一个人, 心为形役,身被名牵,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不会有风雅之格。
风雅,是对细微之美的感知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科技发达、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我们过得是要比古人好多了,但丢失的东西也很多。
比如,对细微之物的洞察力,对自然之美和日常之美的感知力。
如今,我们当然不可能按照前人的方式生活,因为时代环境有极大不同。
但我们依旧可以在当下的生活中,去感知、去体会风雅之精神,重新给生活注入富有质感的细节。
风雅是春听鸟声,夏听蝉,秋听虫声,冬听雪,是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的心境。
风雅是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是不以奢为尚,只因趣移情的自在。
风雅是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是带雨种竹,无事锄花的生活。
风雅是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却足以摄梦召魂。
风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一种慢下来感知美好事物的细腻情怀,一种有态度的生活方式。
图片 | 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