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班工匠精神

楼市   2023-06-29 16:18   山东  
编者按: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并发表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十周年暨工圣鲁班诞辰2530周年之前于6月15日在曲阜鲁班故里园举办的第18届中国曲阜鲁班文化节“优秀传统文化与鲁班工匠精神”高端论坛。四位全国著名专家主旨演讲内容以史为鉴,精彩纷呈。守正创新,高屋建瓴。曲阜鲁班文化微信公众号将分期刊发,以飨会员网友。以进一步坚定历史文化自信,大力弘扬鲁班工匠精神!

论鲁班工匠精神

   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学者、社会各界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我发言题目:论鲁班工匠精神

引言

本月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时代的新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智慧的结晶,它所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征,彰显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所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相结合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密切历史学与考古学结合、密切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拓宽研究鲁班文化新视野,开创研究鲁班文化新境界,深入挖掘鲁班文化的内涵及其精神价值,打造工圣鲁班靓丽名片,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为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曲阜增光添彩。

一、两梳理

过去,冯友兰先生讲中国哲学,提出“照着讲”,还是“接着讲”问题,我们觉得,“照着讲”有继承的内涵;“接着讲”有创新的理念,我们今天举办“优秀传统文化与鲁班工匠精神”高端论坛,则既是“照着讲”,也是“接着讲”,概言之叫做“中和讲”,也即“综合讲”,引用《礼记·中庸》篇的话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所谓两梳理,主要对传世有关鲁班文献的记载,包括相关遗址遗迹,进行综合考察。

根据杨朝明先生主编《工圣鲁班》一书统计,先秦两汉有关文献有18处之多,其中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以《礼记·檀弓下》篇为代表,主要涉及工圣鲁班的名号、里籍、身世诸方面的问题;

一类以《墨子·鲁问》、《公输》篇为代表,主要记载楚越之战,钩强之备;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云梯之械,将以攻宋等诸方面问题,相关文献包括《吕氏春秋·慎大览》、《爱类》、《战国策·宋卫》、《列子·汤问》、《说符》,以及《淮南子·道应训》《修务训》等等;

一类以《孟子·离娄上》篇为代表,主要记述公输子之“规矩”,包括《潜夫论·赞学》、《法言·学行》、《盐铁论·贫富》、《大论》等等;

遍布各地的鲁班踪迹,主要涉及山东曲阜、滕州、泗水、博山诸地,以及甘肃敦煌、河南鲁山、湖北江陵、四川三台等等,按照我们提出的地方文化或区域文化类型理论,它包括了三大方面的内容,即作为地方文化或区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表象与特征、地位与影响,我们以地方文化或区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地方文化或区域文化的表象与特征,进而探地方文化或区域文化的地位与影响。

我们认为,所谓的工圣鲁班文化的内涵,应该以《孟子·离娄上》篇主要记述公输子之“规矩”思想为核心,包括相关史事、地下考古,以及历代歌诵、纪念、文物遗迹等等,它的外延则包括了整个鲁国历史与社会,乃至上古文明在内,其影响至深至远。

根据我们初步考察和判断,在今天的山东曲阜、滕州、泗水、博山诸地,以及甘肃敦煌、河南鲁山、湖北江陵、四川三台等等,都保存有相关工圣鲁班文化的各种各样的表象,如果我们从中找出几个最具有代表性或者说最具有共性的表象,也就是特征,它至少应包括三有:即有庙或有祠、有墓或有冢、有宅或有寨等等,它们构成了工圣鲁班文化的基本要素。如果按照我们这样的理解和认识,似乎可以把工圣鲁班文化划分为几个文化圈,同时,我们把这些文化圈纳入到一定的历史视野之中,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所谓的原生形态文化、次生形态文化和再次生形态文化,从而缕析工圣鲁班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二、三境界

王国维先生提出人生做学问三境界,第一境界,可谓立志;第二境界,可谓坚守;第三境界,可谓经得。

我们认为,做学问与做人相通,根据《鲁班经》的相关记载,可以把工圣鲁班人生划分三境界:

甫七岁至十五岁,可谓立志阶段;

迨十五岁至四十岁,可谓坚守阶段;

四十以后,可谓成仙阶段;

三、四不朽

这里,使我们自然联想起穆叔如晋,与范宣子讨论“死而不朽”的问题。据《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范宣子问焉,“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且云:“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可谓之“三不朽”。杜注以为,“太上有立德”者,“黄帝、尧、舜”是也;“其次有立功”者,“禹、稷”是也;“其次有立言”者,“史佚、周任、臧文仲”是也。孔疏又云,“立德”者,“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故服以伏羲、神农,杜以黄帝、尧、舜当之,言如此之类,乃是立德也”;“立功”者,“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故服杜皆以禹、稷当之,言如此之类,乃是立功也”;“立言”者,“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记》《传》称史逸有言,《论语》称周任有言,及此臧文仲既没,其言存立于世,皆其身既没,其言尚存,故服杜皆以史佚、周任、臧文仲当之,言如此之类,乃是立言也”。

显然,杜注、孔疏,包括服氏注在内等,皆以服膺前贤旧说,进一步探讨“三不朽”的内涵与外延。在我们看来,穆叔面对范宣子问焉,在辨明“世禄”与“不朽”本质不同属性的基础之上,着重阐述所闻“三不朽”人生价值之真谛,它实际上包括了两个层面:一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三种境界,由其次有“立言”为第一种境界,到其次有“立功”为第二种境界,再到太上有“立德”为第三种境界,“立言”、“立功”、“立德”三者,属于递进关系;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三种历程,由“立德”为根基的修身历程,到“立功”为根本的修业历程,再到“立言”为根脉的修道历程,“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属于统摄关系。

毫无疑问,衡量人生价值的三种境界与实现人生价值的三种历程,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立言”、“立功”、“立德”三者,属于递进关系;反之,“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属于统摄关系,它们三者之间,可谓三位一体,不可一缺,相辅相成,相补相合,构成完整人生旅途,体现完整人生价值,最终由“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合一,达到“立制”,由“立言”、“立功”、“立德”三者归一,达成“立制”,也就是说,由“三不朽”到“四不朽”,即由“三种境界”合一,达到“四种境界”,也就是最终境界;由“三种历程”归一,达成“四种历程”,也就是最终历程。

我们概言之,由两千年前知之“三不朽”,到两千年后识之“四不朽”;由其次有“立言”为第一种境界,到其次有“立功”为第二种境界,再到太上有“立德”为第三种境界,最终三者归一有“立制”为第四种境界;由“立德”为根基的修身历程,到“立功”为根本的修业历程,再到“立言”为根脉的修道历程,最终三者合一“立制”为根深的修行历程。

我们心目中的工圣鲁班,由“立德”、“立功”、“立言”,有“立制”,由“三不朽”,有“四不朽”。

结语

近些年来,在研习中国古代文明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深化这样一种认知,人类文明的历史,本是一个发展过程,也就是说,有了人,也就有了人类社会;有了人类社会,也就有了人类文明的历史。

大体上说来,按照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伴随着人类自身生产和人类社会生产的发生、发展,我们人类社会经历了前农业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后工业革命这样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先后形成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至今正在进行之中的生态文明这样三大不同的文明形态。

毫无疑问,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两种生产必然带来两种生产关系,即人类自身生产所带来的血缘关系或曰家庭关系;人类社会生产所带来的社会关系或曰政治关系。血缘关系或曰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或曰政治关系,始终是我们人类所要面对着两种生产关系。

过去,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恩格斯尝有这样一段话,其云: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并且,进一步地强调指出:

“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缘关系的支配。”

在这里,恩格斯主要阐述两种生产关系,即血缘关系或曰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或曰政治关系。我们不妨说,血缘关系或曰家庭关系,具有内在的属性;社会关系或曰政治关系,具有外在的属性,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或者说在一定的区域之内,所生活的社会人们,其两种生产关系本身的发展变化,一方面,也一定受到“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即受到血缘关系或曰家庭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一定受到“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即受到社会关系或曰政治关系的制约,同时,“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缘关系的支配”,即血缘关系或曰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或曰政治关系,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两种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也正是我们所要讨论工圣鲁班精神理论依据。

曲阜鲁班文化
鲁班文史资料征集、出版工作,国内外鲁班研究信息的收集与交流。组织学术研究活动,促进鲁班文化研究与产业开发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