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堂戏文化赋能德江县乡村振兴的价值
初探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任何时候都是最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德江傩堂戏,丰富厚实,历史悠久,傩风不绝,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独特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艺术价值与实践价值,在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潜力。探索如何有效保护、传承、利用好傩堂戏文化,并将其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是德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傩堂戏文化在德江保护、传承、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德江傩堂戏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重大文化发现,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其古朴与原始的艺术形态,激起了专家们的巨大兴趣。戏剧大师曹禺把德江傩戏及面具与万里长城相媲美,发出了“中国戏剧史应当重新改写”的赞叹。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冯其庸指出:“德江傩戏和面具是古老文化的发展,那么集中,那么完整,那么系统的保留着特殊的古文化,这是很难得的,可以和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媲美”。中国著名戏剧理论家曲六乙说:“德江傩堂戏太好了,给我们民族保留了一份珍贵的遗产。”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上,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重申“傩堂戏是中国戏剧活化石”,德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傩戏之乡”。德江傩堂戏从发现至今,风风雨雨走过了40余年,以之为主要内容的研究书籍、理论文章充塞书房,学术界、艺术界誉为“中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但是,其在德江本土上的保护、传承、利用仍处于粗放阶段,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功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傩堂戏文化缺乏全面了解和深入挖掘。
目前,德江傩堂戏出现了“外热内冷”的奇怪现象。在外上,频频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经常受邀到国内外演出,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艺术品投资》、《中国记忆》等栏目的报道;在内里,本土认知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熟悉但不了解,傩堂戏作为融入地方群众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都熟知、熟悉,但对傩堂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资源之一,具有民族学、宗教学、神话学、戏剧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价值。”①却知之甚少,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二是理解较为片面,认为傩堂戏是巫文化,“我认为,傩文化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文化丛系,但其实质,乃是一种巫文化。”②“庹修明老师在《傩戏的流布、类型与特征》一文中说‘傩戏是傩文化的载体,傩文化就是原始巫术的流变。’”③但在德江民间,甚至有的人把傩堂戏与封建迷信等同起来避之不及,对其所蕴含的内在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则缺乏深入了解与全面认识,尤其对其作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目前仍然流行的一种文化基因所蕴含的国家认同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缺乏深刻把握、深入挖掘,导致对傩堂戏的评价陷入全盘否定的误区,对民间进行的傩堂戏活动进行干涉、制止,直接影响了对傩堂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傩堂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模较小。
德江是“中国傩戏之乡”,从县境内可循证的最早的傩实物,如:长堡镇周兴尧处遗存4个傩法铃和1个傩香炉,均为青铜器皿,在傩香炉底部刻有阳文“宣德元年制”(宣德元年,即1426年),佐证明代中期德江一带有着傩的活动。煎茶镇龙溪雪峰山吴氏一坛《历代祖师歌》中,历代师承有160多人;泉口镇陈氏一坛传承依“兴旺开扬胜,通灵高真清,道立安应广,顺明正乾坤”进行排序,陈氏傩坛承续人名已换两轮40余辈,一代人以20年为计,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推演可追至宋末元初;长堡镇龙桥留有《历代传师谱》,上面记录师承80余人。此外,古墓碑中的文字、图案亦可作为一种实物佐证。枫香溪镇袁场一傩艺人墓碑上刻写——洪武五年(1372),又刻“八仙庆寿”“三元和会”等图案,其中人物皆为傩堂戏角色扮相;煎茶镇龙溪朝阳大坟堡墓葬,其中一傩戏艺人墓碑上刻有历代师传名号24辈传人。如此久远的流传时间,德江各地因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与傩堂戏文化相关的文物及其他文化遗产。遗憾的是,这些古老的文物和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本土上并没有得到充分保护、挖掘,更谈不上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德江县当时是极贫县,经济比较困难,文化部门和文管单位拿不出钱来收藏这些宝贵的艺术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凋零、消失,或者流失到一些二道贩子的手里。”④“我收藏过程从90年代初开始直到2003年止,其间还在德江举办了一次傩文化国际研讨会,参会的中外专家几乎购尽了传世的傩面具遗存。”⑤幸运的是在千禧年后,德江县民宗局收存了部分明清时期的傩面具、法器、画案,但这已是留在德江本土非常少的部分了。政府层面上,也在少量的景观、市政设施上绘制、安装、雕刻傩面具造型。最近几年,被媒体称为德江“傩文化”的“守望者”冉勇,成立了德江本土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傩堂戏文旅、研学为目的的“德江县傩缘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德江傩堂戏博物馆”,但由于其属于“非国有博物馆”,其处于起步阶段的开发与利用,广度和深度明显不足,规模较小。
(三)傩堂戏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缺乏深度融合
德江傩堂戏分布甚广,遍及全县19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至今仍有131坛傩戏班子,傩艺师800多人。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在傩堂戏文化资源相对富集的稳坪、高山、桶井、沙溪等乡镇,傩堂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两种明显的态势:一是缺乏整合,“各行其是”,没有形成发展合力。如稳坪,2023年派出傩艺师队伍参加陕西省青木川“第二届全国傩艺绝技大赛”获得一等奖,2024年参加“贵州·福泉第十届阳戏文化节”获得二等奖,但有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却很难在稳坪看到傩堂戏表演。高山洋山河4A级景区内有“傩仙洞”,但景区内并没有放置傩的实物遗存,更谈不上与旅游产业统一规划、融合发展。二是虽有融合,但融合的深度、广度与规模效应明显不足。近年来,德江县在水龙节、火龙节、大龙阡民俗节中融入了傩堂戏表演,但仍处于传统的旅游营销运作模式,只是为了增加节目时长“闹场合”,对傩堂戏文化内涵的挖掘仍然缺乏深度与广度,缺乏傩堂戏文化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如何通过推进傩堂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来培育和壮大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仍然有待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
(四)傩堂戏文化缺乏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傩”,一种古老的文化事象,从史前萌生,到商周盛行,属于古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以后,这种活动逐渐发展为具有浓厚酬神娱人色彩的傩堂戏。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傩”在中原等发达地区已基本消逝,而德江傩堂戏却依然保存着最原始、最独特、最完整的风貌,其中的合理内核和积极因素在今天仍然值得传承和弘扬。目前,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德江傩堂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处于“博物馆”展陈、“闹场合”表演、经戏文“整理”、发论文“研究”阶段,缺乏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存在开发利用观念陈旧、传承发展认识不够、转换方式保守落后等不足,从而影响了傩堂戏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二、傩堂戏文化赋能德江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德江傩堂戏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开发利用状态属于民间俗语描述的典型的“醒得早、起得晚”。但作为学术界研究傩堂戏文化绕不过的一个“节点”,德江每年接待前来研究、考察或参观的人员都在近万人。这些前来研究、考察的人员,少则停留三五天,多这十天半月,有的长达数月,几欲“穷经皓首”,恨到归时方始休。傩堂戏文化蕴涵的民族学、宗教学、神话学、戏剧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价值,其中的傩面具雕刻、傩堂坛编扎、傩案画绘制、指诀、符篆都极具商业价值,可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价值与作用,为德江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第一,推动傩堂戏文化与乡村文明建设相耦合,推进乡村治理。
乡村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具有引领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德江是一个相对落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农业县,且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村落相对疏散,村民思想不统一,面对这样较为复杂的情况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治理稳定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傩堂戏法事进行分析,可知傩堂戏小法事‘送船船’体现出人身心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思想内涵;作为傩堂戏全堂戏主要唱本之一的《三元和会》则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土家傩堂戏的根由、演出目的和宗旨,是土家傩堂戏‘和谐’理念的集中反映;主法事《和会交标》是德江土家傩堂戏傩祭的最高境界,它鲜明地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伦理道德观念,表达了他们渴望过上安定和睦生活的愿望,是对德江土家傩堂戏‘和谐’理念的升华。”⑥“贵州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凝聚了土家族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伦理道德、风土人情、劳动智慧和追求和谐、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土家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积淀的结果,并随着土家人生产生活的不断进步而发展。”⑦因此,在全面推进德江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进程中,应积极推动傩堂戏文化与乡村文明建设相耦合,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地方力量。同时,傩堂戏文化属于地方民族文化,根植于乡村沃土之中。要深入挖掘傩堂戏文化的信仰基础、产生背景、传承体系、涵盖范围、表现手段、内容价值,通过编制地方校本课程,建立傩堂戏文化研学基地,建设傩堂戏文化传承基地、傩堂戏文化主题公园,编排傩堂戏曲目表演等形式开展乡村文化教育加以传承。通过推进傩堂戏文化的多元化开发与利用,为广大民众提供科学普及、文明教育、休闲娱乐、旅游体验等多元化服务,不断加强对地方青少年的乡情教育、国情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厚植乡村广大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引领全县各族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自信。此外,傩堂戏文化中固有的封建性与落后性的一面,仍然可以当作反面教材进行警示教育,进而引导群众理性看待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第二,推动傩堂戏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傩堂戏文化特色旅游品牌。
品牌项目是文化产业化开发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形成的具有自己风格特征,且能展现自身价值的产物。特色品牌项目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形成自身的优势,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市场同类竞争中上占据更多的优势。可以将德江境内的景区景点与傩堂戏文化资源整合,围绕傩堂戏文化遗存设计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傩堂戏文化旅游景观线路,在各景区景点中合理融入与傩堂戏文化有关的歌舞演艺剧目、休闲娱乐项目、沉浸式体验项目、文化创意产品展示等内容,通过演艺、体验、展示等方式,让广大游客走进德江群众日常生活的“历史现场”,领略傩堂戏文化,满足广大游客对现代旅游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真正将傩堂戏优秀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比如,可以本着市场引导、品牌引领、创新驱动、差异化发展的原则,依托高山洋山河景区傩仙洞,将各道符篆,用本地石材进行雕刻成碑,立于景区各处。依托稳坪镇铁坑村“中国傩戏第一村”,用本地石材或花岗岩,将各种指诀雕刻成型,立于村域范围内。一方面,成为人无我有,人有我全,全国仅有、德江独有,集大全的傩文化符篆碑林、指诀阵林,为景区、村社注入特异性、唯一性、标志性、永久性的主题文化内涵;一方面,成全了德江傩文化品牌支撑的载体、底气、文蕴、话语,为广大儒佛道巫俗文化研究者、爱好者提供素材库。这样做,一是符篆、指诀造型,本身具有旅游商品属性,具有祈福、辟(驱)邪、便携等实用性,假以法师包装、宣传,会成为特色热门旅游商品。其中符篆绘制、指诀挽法,其咒语、口诀、功效,具有大批学习者、追随者、迷信者。二是修建符篆碑林、指诀阵林,是对濒危资源的科学认知、抢救和整理,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关规定,能够较好的挖掘、发展傩文化,成就德江傩文化研究的高地、高度。形而上者谓之道,研究傩文化中的核心奥义,相对于目前德江傩文化研究停留、止步于傩戏表演、傩案绘制、傩面具雕刻来说,本身就不在一个层次。三是符篆碑林、指诀阵林修建好后,制定好游戏规则,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布“攻擂令”,号召广大研究者、爱好者前来研究破译,凡能够破解规则规定的符篆、指诀者,给予“重金奖励”;由于符篆、指诀的神秘、高深、玄奥性,加上“重金奖励”加持,必然会吸引众多的研究者、爱好者集聚德江,其中不乏一些名家大师;也是因为符篆、指诀的神秘、高深、玄奥性,其研究、破译的过程,必然是极具挑战、极其艰辛的过程,在费时耗力的破译之路上,有着很长的商业产业链。四是破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博弈”,一场“豪赌”。如果运营得当,甚至会引发新的“博彩”点,成就一项基于傩文化研究的博彩行业。因此,将傩堂戏文化资源充分整合进县域特色旅游之中,进一步壮大县域旅游资源的体量、增添县域旅游路线的特色与亮色,可以推进傩堂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傩堂戏文化价值的最大化,以此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通过傩堂戏文化赋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走深走实。
第三,推动傩堂戏文化遗产宣传推介,扩大傩堂戏文化的影响力。
可以通过举办傩堂戏文化学术研讨、非遗项目表演、绝技绝活比赛等交流活动,广泛开展对傩堂戏文化遗产的宣传,增加德江知名度,从而带动交通运输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联动发展。在每年的活动中,挤出部分资金建设一些与傩堂戏文化相关的实物,活动结束后作为文化遗存进行保留,多年积累可为后人留下一批可看、可摸、可感的“文化遗产”。在当今大力提倡和推进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以学术交流、媒介宣传、文化传播为切入点搭建平台,从事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产业合作签约等经济活动,带动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不少地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与地方经济建设联动共融的有效途径。这不仅可以深化对傩堂戏文化的研究,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傩堂戏文化在遗产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牵引与辐射效应。
第四,推动现代新技术在傩堂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利用,推进新时代傩堂戏文化资源保护的现代化水平。
“原汁原味”作为传统非遗发展革新的基础,需要被好好珍藏的同时更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与时俱进地发展”体现在展示方式的创新、传承方式的创新、传播方式的创新以及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创新。傩堂戏文化是兼具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复合性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上不能固步自封,需要采取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博物馆展陈、建设傩堂戏主题公园等方式,利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等工具,更生动、更形象的方式展示傩堂戏文化,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或者通过将傩堂戏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艺术、设计、娱乐等领域,可以促进傩堂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适应新时代、新观众,产生新的艺术价值,焕发出新的文化生命力。
总之,傩堂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们要深刻理解傩堂戏文化的突出特点及其当代价值,破除对傩堂戏文化的传统偏见,不断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傩堂戏文化遗产,积极推动傩堂戏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凝聚起乡村文化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生生不息的文化动能。
(文/张金宁)
参考文献:
①陶晓维、周丽、黄兴:《德江傩神案的传承与研究》,《艺术教育》,2015(5)。
②转引自《中国傩》张子伟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10月第1版第30页。
③转引自《傩的解析》肖宇窗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11年11月第1版第104页。
④⑤刘雍:《中国傩文化·清代贵州土家族绘画与木雕》,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2021年12月第1版第366、367页。
⑥⑦张江林:《论土家族傩文化“和谐”理念的主要表现——基于德江傩堂戏的思考》,《铜仁学院学报》,2021(4)。
来源:德江文旅之声
审签:张 健
编审:张顺廷
编辑:李 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