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的西淝河,两岸树木仍郁郁葱葱,水面波光粼粼,缓缓流过利辛县阚疃镇境内,哺育着生活在这里的人民。近日,刚刚落成的阚疃科普文化基地,宛如一颗新生的明珠,闪耀在西淝河之畔,为人们讲述着阚疃三千年的历史故事和发展变化。
▲大门。
阚疃“展览馆”
▲展厅一角。
“房钟”古韵
阚疃的历史,可溯至约3000年前。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令尹子荡帅师伐吴,师于豫章,而次于乾溪。吴人败其师于房钟……”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注:“房钟即今安徽蒙城县西南,西淝河北岸之阚疃集。”在利辛建县之前,阚疃曾隶属淮南凤台,据清嘉庆《凤台县志》记载,阚疃城隍庙碑文曰:“阚疃城隍,盖自房钟始。《左传》‘吴省师于房钟’是也。阚者,姓也。《尔雅》云,宅四外曰疃,意当日阚姓人盛,因此得名。俗称阚泽故里也。”有关阚泽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据传三国名人阚泽在此地收留孤儿,垦荒种田,因“田”字和“童”合而为“疃”,从此就留下了“阚疃”地名。
为何阚疃被称为房钟呢?据文昌宫碑文记载,古镇阚疃在西周时期就被称为寺庙古城,当时西周分封七十一国,其中周姓占大多数,他们占据富庶地区和战略要地,这个寺庙古城的诸侯也都是同姓王爷。由于古镇得天独厚的交通和发达的水运,周姓诸侯铸了一个青铜大钟,两万多斤,丈八有余,钟内可容百人以上,钟面上刻有刑法和治国法律,立在城隍庙院内。这个青铜大钟如同房屋一般,人们习惯地叫成房钟。由于古镇远近闻名,全国罕见,慢慢地就被当地百姓以“房钟”为名叫开了。
史料记载,三国时曹操在南站门题“古房钟”。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久东汉灭亡,三国鼎立,战乱四起,加上连年干旱,青年人大都征役,人们在水深火热中度日如年地忍受着饥寒生活。当时曹操曾在古镇屯兵,扩充势力,招贤纳士,实行屯田,实力日益增强,号称八十三万人马的兵卒,分配在城父、亳州、古城、雉河集(涡阳)以及房钟驻扎。由于人马太多,曾在古镇开挖七十二眼深井供兵马饮水。各寺庙住满了兵卒战马,大都放生在淝水边。由于多年战乱,镇内人口外逃,店铺搬迁,古镇成了曹军操练人马得天独厚的地方。每日操练人马声震十里开外,淝水两岸的芦苇和青草供战马饱餐,这个古镇演变成曹军的根据地。一日,孟德公视察军情来到了房钟古镇,发现此地是个好地方,只是城内空虚无人,房屋倒塌,田园荒废,几个站门也倒塌了,街道也不成样子,他非常痛心地下令修复南站门和东站门,并在南站门题“古房钟”和东站门题“紫气东来”字样,由此可见,在三国时期阚疃就是一座千年古城了。
▲展厅里展示着各种老物件。
古镇新生
去年以来,阚疃镇着力打造“徽牛第一镇”,推动肉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牛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依托白鹭洲着力打造“一鹭牛”文化产业园,真正使肉牛产业链让群众看得着、得实惠。同时围绕“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和美乡村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千万工程”与肉牛产业融合发展,挖掘千年古镇文化资源,依托“两河”自然风光,整合地方特色美食,丰富“徽牛”内涵,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文旅特色强镇,推动镇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阚疃。
往
期
回
顾
编辑:贺梦茹 校审:王红燕 审核:朱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