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68年的致敬和回响——京剧《梅兰芳·丹桂记》观后 | 钟楼巷·薛梅

政务   2024-10-13 15:38   江苏  

跨越68年的致敬和回响

——京剧《梅兰芳·丹桂记》观后

薛 梅

氤氲着丹桂的馥郁香气,10月10日,2024泰州梅兰芳艺术节拉开帷幕,今年恰逢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作为“梅郎故里 戏曲圣地”的泰州,情意满满,特意为此奉上一份“厚礼”——新创大型现代京剧《梅兰芳·丹桂记》首演,“一夜春风归燕子,万人空巷看梅郎”,这是对68年前梅先生回乡演出这份桑梓之情的热烈回响和真诚致敬,也彰显了泰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

去年9月,泰州梅兰芳京剧团成立,《丹桂记》是该团成立后创排的首部大戏。首演非常成功,两个多小时的演出,高潮迭起,直至谢幕散场,观众们仍然陶醉在梅兰芳的艺术人生和博大精深的国粹艺术世界里,久久不舍离去,用掌声、喝彩声表达对这部大戏的喜爱和肯定。

《丹桂记》以1956年梅兰芳携妻儿返回家乡泰州祭祖、演出为切入点,祖坟前,梅先生收到北京急电,得知王凤卿病重辞世,往日回忆一时涌上心头。1913年,在王凤卿的鼎力扶助下,青年梅兰芳首度赴沪,在丹桂第一台演出。他肩负着殷殷期许,越过了重重质疑,虽几经周折,但奋发向前,“我年方二十,不敢怕输!”“难上的戏,我上;别人不唱,我唱!”终于被认可接受、赢得尊重,在粉墨丝弦之中大放异彩。

该剧创排阵容强大,编剧罗周,总导演童薇薇,梅花奖得主、著名老生演员傅希如领衔主演。唱腔、音乐、舞美、灯光、妆造等设计均是业内大拿。

看完此剧,有几点印象尤为深刻:

一是题旨高远,回望当年与关照现实相融。该剧将梅兰芳返乡、祭祖、演出等现实事件与其回忆初次在上海登台的经历,展开双线交织。其中《序:返乡》和闰二出的时间线是1956年在泰州,其余《应邀》《再疑》《白夜》《忆靠》四场,时间线则是1913年在上海,两条线时空转换、交织推进。从1956年泰州人民剧场梅葆玖演出的《武家坡》,回溯到1913年上海滩青年梅兰芳演出的《武家坡》;从1913年在丹桂第一台梅兰芳首演《穆柯寨》,到1956年感念家乡人民盛情,梅兰芳加演梅派名剧《穆柯寨》,两条时间线故事线在此交融,两处舞台重叠,构思极为精妙。全剧用艺术化的手法,展现了梅兰芳先生对亲情、友情和乡情,对艺术追求和人生境界的感悟与思考。

不仅如斯,此剧对当下亦有着关照现实的深远意义。正如主演傅希如所说,剧中的梅兰芳风华正茂,充满了冲劲儿,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因此他在舞台上的表现也充满了朝气。优秀的作品是激励人、鼓舞人的。剧中洋溢着的这种奋发昂扬的朝气,这种勇闯上海滩的锐气,正是激励人、鼓舞人的,引领着人奋勇上前去!对当下的人们,乃至于对尚未过而立之年的青春泰州而言,都同样有着振奋鼓舞的精神力量。

二是人物形象饱满,既有立体感又有亲切感。梅兰芳先生是文化长河中的璀璨明珠,他德艺双馨的舞台生涯、蓄须明志的爱国情怀、臻于至善的艺术追求,一直被大家奉为典范。《丹桂记》中,傅希如扮演的青年梅兰芳,翩翩少年郎,气质儒雅俊美,温润如玉,一招一式,表演细腻入微,老生唱腔行云流水,旦角嗓音华美悠扬,活脱脱就是人们心中的梅兰芳。但剧中并没有把他作为“神”,而是作为“人”来塑造,塑造了一个丰满立体的青年梅兰芳。首度赴沪前,他也曾心中忐忑犹豫:“迢迢海天南北分,褒贬好恶各纷纭。……为橘为枳当审慎,辛苦赚得场上名。怕则怕羽毛一展风摧损,好叫人紧锁眉峰不敢行。”后经王凤卿“三问”,激励梅兰芳“三答”,从“难免怕输”到“该当敢赢”,立志“怕归怕,唱归唱”!选择压台戏时,“梅党”的众说纷纭又让他举棋不定:

“我是该妆花旦俏冶妩媚,

还是该扮青衣娴雅端庄?

我是该伴丝弦低吟浅唱,

还是该随锣鼓音韵铿锵?

举棋不定添惆怅,

取舍两难、啊呀呀难坏了梅郎!”

正好巧遇家乡人黄包车夫李阿大,李阿大一句“难走的路,我走;别人不去,我去!”,让他“一言惊破意茫茫,震我肝胆醒愁肠。怕什么迂回九转深深巷,怕什么坎途艰阻行来长!跳脱荣利场,扶摇敢高翔。寒骨偏向风前敞,举头河汉正流光!”最终勇于迎接挑战,苦练排演从未演过的《穆柯寨》作为压台戏,进而大获成功,名动申城,誉满天下。

剧中融入了诸多泰州元素,如东郊梅家祖茔、下榻处乔园、演出地人民剧场等泰州的地点,还在念白中夹杂了不少泰州方言乡音,使梅乡观众欣赏这出戏时倍感亲切和自豪。梅兰芳与李阿大的对手戏非常精彩,动静相宜,两人无实物表演拉车坐车配合默契,时快时慢地跑圆场等功夫戏很有看头。这场戏还温情脉脉,乡情绵绵,拨人心弦。梅兰芳自称自己也是个拉车的,并说“这世上谁人身上,不拉着一挂车唷”,在家乡人面前坦然回顾自己少时的困顿和演戏生涯,分手时脱下裘毛大衣送给李阿大御寒,并“以这风声为箫、更声为鼓、星月为顶灯、天地为氍毹”,专门为他唱了一段《穆柯寨》,这一幕场景,浪漫而温馨,让我们看到了梅兰芳对家乡人的特殊情谊,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一名“人民艺术家”的生命底色和高尚情操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是冲突跌宕,戏味足、“梅味”浓。无冲突不成戏。这部戏几乎每一场都设计了冲突,使得剧情跌宕起伏,层层递进,戏味很浓。如《应邀》这一场,在同一个舞台上,设置了“门内”“门外”两个场景:门内,许老板和王凤卿产生分歧,对梅兰芳沪上演出质疑声声、包银斤斤计较;门外,梅兰芳听到门内的争执,羞惭难当,心中倒海翻江,终于忍不住推门而出,当面对白,最终决定赴沪登台,“怕什么离京师一步一险,斗风华叫沪上奋急争先!”再如《忆靠》这一场,这一回是扎着靠旗的梅兰芳勇健向前,要扮演从未演过的刀马旦穆桂英,唱一出《穆柯寨》压台,王凤卿却生怕有险,担心阻拦,梅兰芳动之以情,回首祖辈父辈的遗憾:

“老祖父御前挫跌种愁怨,

可怜他目不能瞑步黄泉。

我爹爹五内激荡多辗转,

情切切摩挲再三未敢前。

银灿灿旗尖耀人眼,

使我思亲倍黯然。

劲挺挺旗杆指霄汉,

出入对之每怀惭。

锦簇簇旗面迎风展,

掀动心头万叠澜!

靠旗一付横天堑,

抚今追昔恨绵延。

问谁能偿三生愿,

这靠旗场中重振展新颜!”

这一大段唱词,如泣如诉,终于打动说服了王凤卿。

加之,这部戏中多次出现“戏中戏”,《武家坡》《穆柯寨》等梅派经典剧目的名段穿插剧中,使舞台观感更加生动亮眼,戏味足、“梅味”浓。特别是《忆靠》接近尾声处,把梅兰芳扮演的的经典舞台形象一一呈现,《断桥》之白素贞、《宇宙锋》之赵艳容、《苏三起解》之苏三、《虹霓关》之东方氏、《太真外传》之杨玉环、《霸王别姬》之虞姬、《天女散花》之天女、《贵妃醉酒》之杨贵妃、《武家坡》之王宝钏、《穆柯寨》之穆桂英,悉数登场,满目琳琅,把剧情推向最高潮。水到渠成,此时用画外音提炼总结:梅兰芳先生历经五十多年的演艺生涯,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熔青衣、花旦、刀马旦于一炉,创造出独特的唱腔与表演形式,世称“梅派”。

四是音乐和舞美中西交融,既有年代感,又有时尚感,充满青春气息。该剧的音乐设计和总指挥由泰州人吴小平担任。全剧音乐由交响乐团和京剧乐团共同演绎,把西洋乐器的抒情恢弘,和京剧传统的器乐语汇的铿锵节奏相互交融,时而舒缓细腻,时而紧锣密鼓,此起彼伏,毫不违和,对剧情的推进、氛围的烘托、人物情感的表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增加了音乐的时尚感。

舞美设计简约、典雅、大气,灯光不断切换,富有动感。一开场,泰州城张灯结彩,人们奔走相告,渲染出热闹喜庆的氛围,为梅兰芳的出场做了浓墨重彩的铺垫和烘托。黄浦滩拉车这一场,舞台道具不断移步换景,人仿佛穿梭在鳞次栉比的幢幢高楼、条条街巷间,把十里洋场的大上海、黄浦滩的那种年代感凸显无遗。

舞台上满眼青春靓丽,不仅傅希如扮演的青年梅兰芳出挑亮眼,意气风发,而且戏中饰演福芝芳、梅葆玖、李阿大、严慧玉的,均为来自泰州梅兰芳京剧团的姚玟萱、庞钧驰、沈士龙、李馨蓉等一众青年演员,他们毫不怯场,体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表演能力。全剧行当齐全,须生王凤卿的板扎端方、净角许老板的狡猾多变都被演绎得恰如其分,包括丑角钱二的插科打诨,使得整场戏多姿多彩、精彩纷呈。

该剧总导演童薇薇在6月份的建组大会上曾说,这部剧将遵循梅先生“移步不换形”的创作理念,以京剧艺术本体之美,塑造梅先生的人物形象,凸显梅先生的精神世界,让观众走近大师,感受京剧之美。我以为,这部戏,是成功地做到了。

当然,可能是由于时间紧迫,和磨合的时间还不够充分等缘故,演出在场次间的衔接等技术处理上还需要更臻完美。假以时日,经过进一步的精心打磨,相信《丹桂记》一定会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惊艳、惊叹,成为一部常演常新、留得下、传得开的精品佳作。

作者:薛梅,又名雪君,泰州市作协副主席。著有文集《何处是归程》《坐看云起时》《一根思想的芦苇》等多部。

栏目编辑:印庆

投稿邮箱:weihailing2021@163.com

“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系列



1.元宵夜,老街古戏台精彩不断

2.1956,梅兰芳回乡!

3.“嘿,起范儿了”!

4.一天两次亮相央视!聚焦的是…

5.校园里传来“咿咿呀呀”声……

6.圆满落幕!梅园剧场展戏韵

7.念念不忘!“梅艺今辉”在京开展!

8.梅韵流芳,他用刻刀纪念大师诞辰

9.今天,重磅策划亮相海内外!

10.看到了!海陵多了16处新地标!

11.2024泰州梅兰芳艺术节盛大开幕

12.大戏首演!精彩!

13.梅郎印迹“藏”在这儿!

编辑 | 林珑

审核 | 沈雁秋

审发 | 晏文彬


版权声明:【微海陵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微海陵
海陵新鲜事,尽在微海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