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320赤峰市统考高三大联考地理题中出现了“河间湿地”,同学们看到湿地成因,这我熟啊,高兴的上来就写“海拔高蒸发弱,地形平坦排水不畅”等等,可是,此湿地非彼湿地,这个位于黄河第一湾的河间湿地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欣赏一段视频,目睹一下河间湿地的真容。
“河间湿地”在哪里?
我们题目中所说的河间湿地其实属著名的玛曲湿地,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的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的甘、青、川三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3500米。
(图片来自于百度地图,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掉)
我们把地图再放大一些,就能看到黄河第一湾在哪里,而标记的地方就是玛曲县。
玛曲湿地成因:
同学疑惑了,老师,我这考试就是这样回答的啊?但是怎么没有得分呢?
此湿地非彼湿地,考试的河间湿地只是玛曲湿地的一小小部分,所以答题时对于地方尺度的转换非常重要!!!
“河间湿地”属于玛曲湿地的一小小小部分。
河间湿地航拍俯视图(图片来自于中国国家地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掉)
让我们来看一下,本次320联考的这道题目:
甘肃省西南部的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的甘、青、川三省区交界处。黄河干流在玛曲段发生了180°大转弯,形成“U”形的“黄河第一湾”。下图所示河段位于“黄河第一湾”的湾顶,河岸植被以典型的亚高山草甸草原为主,而河间湿地则主要发育灌木林。该河段一处处露出水面的河间湿地将平静的河水分成辫状,水流忽分忽合,滋润着河间湿地上的灌木林地。
问:分析该河段大量发育有 河间湿地 的原因。
“河间湿地”黄河里面为何会有突出来的“湿地”呢?
分析到这里,你能否了解到出题者的意图了?
黄河流经此地时,地形由上游的高山丘陵变为河谷平原,流速减慢,在上游侵蚀携带的泥沙在此易于沉积,河道中有大量泥沙堆积,就形成河间湿地啦!
原来这是一个小尺度的问题,湿地的范围很小,局限于河流某段的内部。而且不是水为什么会多,而是这里的河水为什么相对“少”。
出题者继续发问:分析该区域“河岸植被以典型的亚高山草甸草原为主,而河间湿地则主要发育灌木林”的原因。
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已得知河间湿地为大量泥沙堆积而成,那么此处土层较厚,且离水源较近,位于河谷地区热量相对充足,所以在河间湿地的植被以灌木林为主。而河岸地区坡度较陡,土层较薄,主要分布有高山草原草甸。(河岸的地形看卫星影像图就一目了然了。当然运用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也能分析出来,黄河上游以下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多成v型。)
根据材料灌木林主要位于河间湿地中,相当于一个天然障碍物,一方面可以减少流水对湿地的侵蚀冲刷,保护湿地,稳定其形态;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河水流速,增加泥沙堆积,有利于河间湿地的扩大。
好,知识理解了吗?做道题再走!
练习时间到!
玛曲湿地保护区总面积562.5万亩,是青藏高原湿地面积较大、特征明显、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它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被誉为“黄河之肾”。
萎缩的玛曲湿地(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掉)
练习答案:C D C
但是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玛曲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程度加剧,沼泽面积减少近2/3,补水量下降近三成,水源涵养补给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严重受损。
叮!同学们能否分析出玛曲湿地退化原因及治理措施呢?
目前玛曲县探索出一套具有“玛曲特色”的高寒沙化、草原治理模式,黄河沿岸草原沙化退化已得到根本遏制,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源涵养能力持续增强,出境水量十年增六成。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小馔老师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告诉大家,知识一定要活学活用,过度依赖答题模板。在做题时也一定要注意地理尺度的转换,庖丁解牛命中要害,你的地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获取资料方法
想要让酱酱给大家解答更多疑惑,可以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哦!我们会立即为大家解决哒!
期待与你相遇哦!”
期待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