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印迹·村史村事︱大街乡兴隆村

政务   2024-11-27 15:13   贵州  

高山流水,苗乡情深。坐落在威宁自治县大街乡东部的兴隆村,是藏在乌蒙高原群山深处的一个古朴乡村,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苗族的聚居村落。奔流不息的兴隆河,缓缓流淌于群山之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苗家儿女,造就了绚烂多姿的大花苗族“第二故乡”——丽阿娜。
怀揣着对古村落的向往,踏入群山环绕的兴隆村,远望高山,植被郁郁葱葱,梯田错落有致;近观深谷,宛如碧绿绸带般的兴隆河水,串联起了村寨中的家家户户。河流两旁的苗族特色民居错落有致,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显得更加古朴典雅、相映成趣。山风裹挟着浓浓的乡愁,从村寨中呼啸而过,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悠长与苗寨的过往。

村情简介

兴隆村位于威宁自治县大街乡政府东部,距县政府驻地45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与大街乡大街社区、高华村,羊街镇云桥村、兴隆厂村毗邻。全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417户1761人,其中苗族286户131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4.7%。

兴隆村航拍图

兴隆村总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91亩,林地面积5609亩,森林覆盖率38.15%。村落内地势起伏变化大、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零散。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经果林与养殖猪、牛、羊等为主。

村名由来

兴隆村与兴隆河下游流域沿岸,被苗族群众称为:“丽阿娜”。据史料记载:这里的苗族先民最先生息于黄河流域,是中国的古老民族之一,为躲避战争,他们告别家园,碾转于青海、甘肃一带,因不适应西北寒冷气候,后又迁至长江流域湖南、湖北一带,五代时期又迁徙到乌撒骚诺地(今威宁自治县境内),最后定居于大街乡兴隆河河岸周边。苗族群众将兴隆河沿岸一带居住地称为“丽阿娜”(“丽”苗语译为“河岸”,“娜”为部落名称,而“丽阿娜”直译为“在河畔居住,名为‘娜’的部落”),是苗族迁徙到威宁后最早居住的村落之一,“丽阿娜”也被视为西南大花苗族的“第二故乡”。

兴隆河水,川流不息

相传:民国时期,有外来客商到此地开办工厂冶炼铜矿,因与当地苗族群众语言不通,沟通困难,又不了解此地准确地名,为方便与外界生意往来,亦为求“生意兴隆”,便将村寨中河流唤作“兴隆河”,兴隆村由此得名。

民族风情

自古苗乡美如画,从来苗家多风情。同属“丽阿娜”区域的兴隆村,作为西南大花苗族的“第二故乡”,勤劳朴实的苗家儿女在乌蒙大山深处、兴隆河畔两旁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延绵传承了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苗族文化,其中以苗族传统服饰、苗族射弩最为独特。

苗族传统服饰:
苗家花衣服,精美别致、古朴绚丽,衣装男女有别,男子服饰简约粗犷,女子裙装绚丽多姿。古老的苗族服饰制作工艺包含纺织、蜡染、刺绣和挑花,通过木质纺纱车、织布机等工具制作服饰。制作好的苗族服饰,上衣周边花纹秀“蕨草”,中间秀代表田地的方格,后背小块背领则代表苗族过去的都城形状,极具民族特色

苗族妇女在家门前围坐刺绣

如今,兴隆村的苗族服饰基本为挑花工艺,俗称数纱绣。根据布纹经纬依次下针,构图工整,装饰性强。挑花用白面料布为底色,用各种花线按自己构想的图案,用针数纱的方法挑出几何形的花纹图案,比起传统制作工艺来说更便捷。除手工刺绣外,兴隆村的苗族妇女制作花衣服大多使用电动缝纫机,但在村落中,仍能寻到保存完好的古法木质织布机、纺纱机等器具。

陈列在展览馆中的古法苗绣器具
苗族射弩:
苗族男性手持弓弩是由木材刨削弯制而成。大弩的弩批(弓)长1.5m,弩庄(身)长75cm至1m不等;小弩的弩批(弓)长1m左右,弩庄(身)长50cm至70cm。弩床上开一箭槽,箭槽以紫荆、青皮等硬木雕削而成。扳机用牛羊角和木板制成,弩强(弓弦)以动物的筋、皮和上好的青麻搓成。箭杆用细毛杆或山树条修制,粗细与筷子相似,长短一般在25-35cm之间,根据弩的大小而定,多使用铁箭头(呈三角形或圆形),尾翼用竹皮或玉米杆的外皮制成。小弩最大射程为100m左右。大弩拉力可达80-100kg,小弩也需50-70kg的拉力才能拉开。

苗弩

旧社会,苗族射弩主要用于生活中狩猎、防身,在苗族院子射弩好手和制作精良弩箭的能工巧匠往往很受人们尊重。现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苗族射弩已失去了狩猎、防身的作用,成为民俗文化传承、展示苗族的传统手工艺项目。

苗族射弩
红军豆的故事

“红军豆”,属小豆类,粒小、色红、口感好,威宁境内较为常见,因在乌蒙山回旋战中,红军在当地苗族罗绍义家留下一碗红豆,后大量传播耕种获得丰收,为了不忘红军的深情厚谊,而被当地群众称作“ 红军豆”。

走进兴隆村的苗寨,一定能从当地苗族群众口中,听到关于“红军豆”的故事。就在记者来到兴隆村二组采访的过程中,80岁的苗族退休教师杨永聪,正在给孩子们讲述这个来自烽火硝烟年代的长征故事。

杨永聪在给孩子们讲述红军豆的故事

1936年初,由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等领导的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湘、鄂、川、黔边区完成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的战略转移任务之后,由湖南桑植挥师长征转战贵州。2月上旬,红二、六军团突破乌江上游鸭池河,先后进占黔西、大定和毕节,并以此为中心建立红色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宣传抗日救国主张,进行扩红筹饷,开展打富济贫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希望。可是,蒋介石置日本大举侵华的民族危机于不顾,叫嚣“攘外必先安内”,派遣其嫡系和湘军组成“追剿军”,派遣滇军、川军组成“堵剿军”,从四面八方向黔西、大定、毕节步步紧逼,企图将红二、六军团一举歼灭。为避敌锋芒,保存实力,红二、六军团当机立断,迅即放弃黔西、大定、毕节,向乌蒙山区的赫章、威宁方向转移。

1936年3月16日,红二军团第四师宿营转战至威宁自治县的兴隆村、天生桥一带。当时的兴隆村一带住着20多户苗族同胞,他们生产落后,生活困苦,一度受地主的盘剥、勒索,还免不了官军的掳掠、土匪的抢劫,一听军队要来,就躲进深山老林。这回听说红军来了,又听到国民党的反共宣传,他们也很害怕,全都离家出走。

红军豆

待到红军部队离开,苗族同胞才从山里回到家中,回来后惊讶地发现,各家各户屋里的东西都完好无损,房前屋后也打扫得干干净净。而在一户人家里,还发现了一碗红军留下来的红色小豆,这种小豆当地人谁也没有见过。正值三月,苗族同胞将这碗小豆种在地里,到了秋天,得到了很好的收成。年复一年,兴隆村当地种这种红色小豆的人越来越多。因为这种小豆的颜色是红的,又是红军留下的种子,为了记住这支纪律严明的人民队伍,不忘红军的深情厚谊,苗族同胞将其命名为“红军豆”,叫起来贴切、亲切。同时,因为这种小豆适应性强、收益好,吃起来可口,很受欢迎,所以一直种植到现在。

乡村振兴,日益兴隆

岁月变迁,时光如兴隆河水一般,长流不息、滚滚向前。如今的兴隆村,古朴的苗寨建筑历经沧桑仍然坚挺,绚丽的民族文化得以代代传承赓续,而乡村振兴的蓝图,也正在这个美丽的苗乡徐徐展开。

2024年,兴隆村传统种植玉米3000亩、马铃薯800亩。建成经果林800余亩,其中有200亩樱桃、100亩油桃、200亩脆红李已产生经济效益,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采摘。在传统养殖方面,全村牛存栏576头、羊存栏350头、猪存栏860头。

依山傍水的兴隆村

苗乡多美景,苗家迎客来。依托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两大资源优势,近年来,兴隆村大力发展起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以“苗家风情、自然风光、农家特色、漂流烧烤”为主体的旅游业迅速在当地兴起,美丽苗乡有了“美丽经济”。
“这几年,我们兴隆村发展得越来越好,村里也办起了旅游产业,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兴隆村,我特地买了无人机,用镜头来记录家乡的景色,让外界也能看到兴隆村的美景。”兴隆村四组村民杨世辉,一边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一边向记者介绍。

村民杨世辉在操作无人机拍摄家乡美景

2021年,兴隆村还建游客接待中心,打造了面积为200平方米游客集散中心及300平方米集散中心烧烤区等设施场所。

兴隆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李敬说:“这些年,兴隆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3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4500元。在保证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在注重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每年都会举行一到两次民族团结类活动。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和兴隆河,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让兴隆村越来越兴隆。”

威宁融媒记者  彭 凯  文 旭

编   辑:夏   静
责   编:李云侠
编   审:何   欢
监   制:叶启伟
总监制:马勋勇


威宁发布
讲好故事 传好声音 树好形象 聚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