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没有不和人类抢饭碗的AI啊!

百科   2025-01-26 21:00   江苏  

本文授权转载自答案如下(ID:theanswer16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3年,被称为“AI(人工智能)元年”,以 ChatGPT 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引发了全球关注,人们切实感受到了 AI的巨大潜力。


2024年是“AI应用元年”,大模型持续优化,AI能够更全面地感知和理解世界,应用场景爆发式增长,我们也依旧被AI“硬控”。



AI的年终盘点,

有新看点



商业场上,各家科技公司打得火热,有人被AI挤出了职场,也有人靠它获得了新的工作机会。


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也无处不在。朋友圈里发的美照多了几张AI写真;逝去的人们通过AI重新“开口说话”;取代传统网站,AI成了效率更高的搜索引擎;还有人和AI成了朋友、谈起了“恋爱”。


过去与未来、虚拟与现实在AI中完成一场巨大的时空折叠,无论身处怎样的社会结构,都无法置身事外。


中国媒体机构发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公众态度调查报告》分析认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期待”人工智能的发展[1],其实也传达出了另一层意思:目前的AI技术真正落地能应用的领域和场景还不多,上升空间很大。




由于对复杂情况的应对能力不足以及用户个性化需求难以完全满足,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目前还相对有限 / 图虫创意


让人们真正从AI发展中受益,需要解决那些尚未得到解决、而又对人们造成切身困扰的问题。


前瞻产业研究院联合首钢基金、华为云发布的《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场景探索及产业应用调研报告》指出,医疗是AI大模型应用潜力最高的四大行业之一[2]。面对每天产生的大量医疗数据,AI在医疗领域的潜力巨大,可以深入到临床治疗流程的方方面。与此同时,医疗也是普通人生活场景中无法忽视的痛点。


今年的诺贝尔奖同样释放出AI+医疗的积极信号。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他们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 AlphaFold2 ,解决了困扰生物学界 50 年的蛋白质结构预测难题,大大缩短了研究周期,对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3]。



AI+医疗,

究竟有什么用



在前沿科研中,AI+医疗前景相当可观,但当进入日常生活场景,AI+医疗如何给普通人就医问诊带来可见的改变?


X光、CT、磁共振是人们去医院看病最常做的检查项目,无论是牙痛、感冒等常见身体不适,还是心脏病、精神疾病,都需要依赖这些放射成像影片来做诊断。辅助诊断正是AI在医疗领域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4]。


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1000 余种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AI/ML) 的医疗设备中,超70%以放射学为重点[5]。无独有偶,11月23日,国家医保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放射检查、超声检查、康复类项目中设立 “人工智能辅助” 扩展项,AI辅助诊断首次被纳入国家医保局立项指南[6]。


以前,由于平扫CT图像的对比度较低,多用于肺炎、肺结节等普通疾病诊断。而随着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与临床验证的加深,阿里达摩院研究团队发现AI能够观察到平扫CT图像微小的密度差异,继而有效检测出癌症病变部位,率先在业内提出以“平扫CT+AI”的方式进行癌症筛查。




AI凭借先进的图像识别算法,能够对平扫 CT 图像中极为细微的密度变化进行精准捕捉  / 图虫创意


2023年11月,达摩院发布胰腺癌检测模型PANDA,构建了迄今最大的胰腺肿瘤CT训练集,并从20530名真实世界病患的回顾性验证发现了31例临床漏诊病变,其中2例早期胰腺癌病患已完成手术治愈,在临床上证实了这项AI癌症筛查技术的可靠性,相关论文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上。《自然·医学》刊发评论文章称:“基于医疗影像AI的癌症筛查即将进入黄金时代。”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5 年生存率不到10% ,传统癌症筛查方法的效果也并不理想[7]。在AI的助力下,人类第一次在与“癌中之王”胰腺癌的斗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2024年4月,斯坦福大学发布《2024年AI指数报告》(AI Index Report 2024),凭借AI在大规模胰腺癌早筛上的创新突破,阿里达摩院医疗AI入选科学与医疗领域的年度亮点研究(Highlighted Research),这也是报告中唯一来自中国科技公司的AI亮点研究。




斯坦福大学AI指数报告收录PANDA为年度亮点研究



AI癌症筛查技术,

如何让患者受益



来自江苏启东的张女士(化名)曾是一名早期胰腺癌的患者,她的痊愈离不开AI的功劳。


一年多前,她因咳嗽在上海某三甲医院呼吸科门诊开胸部CT 检查时,当时的诊断报告还是“未见明显异常,胰腺纤体尾部周围少许炎症可能。”随后,张女士的报告被纳入到2万多例真实病例的回顾性验证中,达摩院的胰腺癌检测模型PANDA将其识别为疑似早期胰腺癌。


医生很快打电话给她,请她配合随访。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张女士回到医院做了胰腺MR平扫+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有早期肿瘤的痕迹,AI的判断是对的,“胰尾部有肿块,增强后可见轻度强化,大小约25x31mm。”


不只是胰腺癌。目前,达摩院医疗AI团队正在联合全球多家顶尖医疗机构,利用AI技术探索低廉、高效的多癌筛查新方法,最终希望打造一扫多查医疗AI产品,即通过一次平扫CT扫描就查出多种癌症(胰腺癌、食管癌、肝癌、 肺癌、结直肠癌等等)或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综合症、骨质疏松、脂肪肝等)。




在医院做多种检查项目时,排队费时费力且花费不菲,给患者带来了诸多困扰 / 图虫创意


据测算,如要筛查七大主流癌症,胃肠镜、增强CT、超声等传统检查成本累计至少3000元。对于普通患者而言,相比起血检等专项筛查,“平扫CT+AI”的筛查方式是一种机会性筛查,理想状况是嵌入到日常体检或门诊的CT检查中,在提升癌症检出率的同时,不会给病人带来额外的辐射伤害或经济负担。


癌症是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卫组织(WHO)的研究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一的病例可以早发现、有效治疗[8]。


2024年2月,达摩院医疗AI多癌早筛公益项目在浙江丽水启动,当地百姓在日常体检、门诊检查中即可体验公益性的癌症筛查服务。项目在半年时间内筛查超5万人次,AI帮助发现的171例癌症病变已被临床证实,充分验证该技术在县域医疗环境部署的可行性。




丽水中心医院放射科医生利用AI比照查看病人CT


走出国门,达摩院与安提瓜和巴布达卫生部达成医疗AI合作。达摩院将为安巴的医院和医疗机构提供医疗AI产品,帮助当地医生采取“平扫CT+AI”的方式,实现胰腺癌、食管癌等癌症和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早期筛查。


包括PANDA在内,达摩院不少医疗AI模型已通过阿里云开放API调用接口,以便医生体验和使用,接下来会持续推动多中心的前瞻性验证,迭代打磨产品,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需要。


“平扫CT+AI”技术的应用,将大为节省社会与个人的治癌成本,在AI浪潮中多创造一个锚点,让AI更可控,而非只是被“硬控”。


撰文 / 田 园   


[1]澎湃新闻. (2024). 澎湃调研|最新AI公众态度调查发布:一边期待,一边担忧.

[2]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4). 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场景探索及产业应用调研报告——大模型“引爆”行业新一轮变革.

[3]Nobel Prize. (2024). They cracked the code for proteins’ amazing structures.

[4]World Economic Forum. (2024) How AI is improving diagnostics and health outcomes, transforming healthcare.

[5]FDA.(2024).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AI/ML)-Enabled Medical Devices.

[6]央视新闻.(2024). AI辅助诊断首次被列入!国家医保局解读17批价格立项.

[7]Yang, J., Xu, R., Wang, C., Qiu, J., Ren, B., & You, L. (2021). Early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strategies of pancreatic cancer: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ancer communications (London, England), 41(12), 1257–1274.

[8]世界卫生组织. (2005). 第五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

         
微信编辑 | 小  蛙         
  




学霸本霸
一只学霸本霸!关注我,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