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鸡没有丁丁,而鸭子有丁丁?

百科   2025-01-27 21:00   江苏  

各位朋友
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过一个
有趣的现象——
公鸭是有丁丁的,而鸡是没有丁丁

想不想知道为什么?
快上车,今天的车速有点快!



为什么鸡没有丁丁,
而鸭子有丁丁?


要想知道它们俩的区别
首先,我们得知道
动物的丁丁都是怎么来的?

世界上最先拥有丁丁的动物
是一种鱼,叫“小肢鱼”


大概在4亿年前
当其他鱼类还在撒卵受精时
小肢鱼通过进化出外生殖器
抢先一步感受到了“性爱的魅力”

当时的小肢鱼
拥有左右两个
与腹绪同源的生殖器

在和雌性交配时
他们可以任选其一
将生殖器靠近雌性身上的沟槽
将小蝌蚪传递过去


后来,经过了漫长的岁月
小肢鱼进化出了
软骨鱼硬骨鱼两种

前者继承了小肢鱼的交配方式
而后者在爬上陆地后
变成两栖动物
开始进行体外受精的方式


为了摆脱受精对水的依赖
两栖动物不得不想办法进化为体内受精
但此时腹部已经进化成了下肢
只剩下泄殖腔长出全新的丁丁

于是从此,丁丁就有了
排泄和性交的双重功能


不过,在那时
因为丁丁的进化还属于前沿技术
没有哪个动物敢说
对丁丁拥有设计话语权
所以,大多数动物的丁丁
全凭动物自行设计


于是,出现了方便交配时固定住双方
两面开花、还兼有倒刺的
蜥蜴、蛇类的丁丁

以及龟和鳄将泄殖腔近端的肛窦
化作可折叠式生殖器
交配时可以随意伸出体外的特殊形态
龟壳促使丁丁龟头长成了特殊形状
从此“龟头”有了新的神圣含义


一直到恐龙、鸟类的诞生
为了追求迅速果断的交配方式
进化成鸟类的恐龙
将尾巴退化掉

通过外翻的泄殖腔进行交配
丁丁也在这个过程中被退化掉了


就这样,鸟类祖先退化掉了丁丁
所以鸡没有丁丁其实是祖传的

那鸭的丁丁呢?
其实一般认为
鸭子的祖先一开始也是没有丁丁的


当初有一批鸟类,比如鸵鸟
退化掉了翅膀
只能在陆地上行走
于是,这些没有翅膀的鸟类
为了能在地面上交配
就重新进化出了可以性交的丁丁
并成为了主流


一般来说
他们中有固定伴侣的鹂鹊
长出了小丁丁
而混交的美洲鸵则
发育成了大丁丁!

而会飞的鸟中
只有雁形目为了满足
能在水中稳定交配的需求
后来重新进化出了丁丁
而这,也就是鸭子有丁丁的原因


鸭子的丁丁
可能比大家想的要“野”很多

通常,野外的雄性鸭子
交配的竞争非常残酷
几只雄鸭才能找到一只雌鸭


因此,为了能够迅速、顺利地交配
鸭子的丁丁不仅进化得越来越长
还扭曲成了逆时针的螺旋状
就跟个开瓶器似的

完全展开最长可以达到40厘米
平均长度也有20厘米
想象人多高、鸭子多高
再对比下丁丁的长度
人类简直就弱爆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丁丁
雄鸭的交配非常粗暴
30%的雌鸭都是被强迫交配
交配的过程也十分痛苦
甚至一度会导致雌鸭的死亡


最终,雌鸭为了保护自己
进化出了
顺时针方向的螺旋生殖通道
让雄鸭的交配变得相当困难
从此把受精的最终选择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上!


没有雌鸭的同意
雄鸭休想把自己的精液送进雌鸭体内
也休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学霸本霸
一只学霸本霸!关注我,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