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后代为什么没有败家子?李志峰陪您一起去湖南解密!

文化   2024-11-30 17:01   北京  




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聆听“中国研究曾国藩第一人”

倾心30年探究的曾国藩人生智慧!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国藩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不仅以其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著称,更因其家族传承之道而备受瞩目。

有副对联概括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曾国藩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一无背景,二无家学,却在短短几十年间扶摇直上,先后出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在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中兴之世,被誉为“中兴名臣”。 

也有人说:“20岁以后看,学习曾国藩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能促使自己努力向前,不断进取;30岁以后看,学习曾国藩对家庭教育的理解,能让家庭更和睦,孩子更优秀;40岁以后看,学习曾国藩的格局之大和见识之远,让人生后半程也有足够的精神力量”。每个年龄段的人,似乎都能在曾国藩的经历里找到自己人生的答案。

自晚清以来有不少名人对曾国藩给予了很高评价。

曾公也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一个资质平平的人,不断扩张自己的见识和本领,就足以成为非凡之人。他自小“以笨闻名”,科举考了7次才中;30多岁在职场上因不懂官场规则,被同事领导排挤,多次想要辞官;40岁,作为文官的他,连马都骑不好,却被赶鸭子上架去带兵;打仗屡战屡败,求助无门,他甚至两次写好了遗书,想要跳河自杀……

但就是这样一个什么都干不成的普通人,却靠着“守拙”和“格局”四字,克服了懒惰平庸,成为比肩孔孟、王阳明的“半个圣人”。

其实,曾国藩最值得细品的,不是他的逆袭之路多精彩。而是他再怎么受挫,也从不靠厚黑权谋之术逆袭,反而用处世大智慧服人。纵观历史浩瀚如烟,凡做出成就者,无一不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智慧。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谋事之法,放到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看人看事,他一针见血,金句频出: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古今天下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古今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警世名言放到今天仍发人深省。

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曾家在曾国藩的影响下,10代出了200个人才,无一败家子。

梁启超在曾国藩这里,收获了一套家庭教育良方,所以他一门九子,个个才俊。

李嘉诚认为曾国藩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财富‌。他多次提到,曾国藩的思想和智慧对他的人生和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表示,读曾国藩的书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14岁辍学,47岁成为”玻璃大王“的曹德旺说:“在百忙之中,我读了3遍曾国藩传,是他教会我做人做事。”

任正非在创建华为之初,曾国藩的仕途之道和书信成为了他重要的经商战略指导。他特别欣赏曾国藩的坚韧不拔和在困境中的坚持,认为曾国藩“打得通的,便是好汉”的精神对他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着重要启示。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也曾在节目中公开表示过《曾国藩传》对他的人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视频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曾国藩传》作者,岳麓书社首席编辑、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唐浩明被誉为国内研究曾国藩第一人,他跟曾国藩在文字与时空的辗转中打了三十多年交道。啃读了1500万字与曾国藩的典籍史料,最终以洋洋洒洒100多万字,演绎小说的笔法,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卓越非凡的一生。他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杆式人物之一,他继承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这些精粹永不褪色。中国经济越是发达,就越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骨骼支撑的重要性”。

视频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活动预告

2024年12月14-16日,中财龙马学院特邀三位重量级导师荟聚中国式管理研学第三期课堂,连续三天为您带来三场精彩绝伦的思想盛宴!更多大咖导师精彩内容预告敬请期待!


曾仕强
著名文化学者曾仕强教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享人生感悟的唯一官方公众号。每天推送最新原创文章及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