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被授开国中将衔,陈赓找毛主席鸣不平:把我的将星给他
文摘
2025-01-10 08:11
安徽
于1955年的首次大授衔时,曾发生不少感人至深的故事。据悉,当年有人主动让衔、降衔,但是也有人认为自己的军衔被授低了。为此,毛主席亦是笑言:“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看是未到授衔时!”例如我们熟悉的开国中将陈康,当时其老上司陈赓为他找毛主席鸣不平:“把我的将星给他!”说起陈康将军的名字,世人皆知他是陈赓大将部下的第一骁勇猛将,曾被大家称为“陈赓的铁拳”!陈康将军跟着陈赓多年,每次作战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期间亦是受过不少战伤。直到他病重离世的时候,其身体里还残留着11块弹片没有取出来。陈康出生于1910年的湖北武穴,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再加上兄弟姐妹众多,所以他自童年时期就开始给地主养猪、放牛。到了1927年的时候,年仅17岁的他受进步思想影响,主动加入赤卫队。3年后,他成为鄂东红军第八军的战士。由于他表现出色、作战骁勇,所以次年就被批准入党,之后担任过四方面军第四军第10师第29团排长等等职务。那时候他跟着部队西征入川作战,一路参加了反“三路围攻”等等重要大战。于1935年的时候,陈康在“夜袭青龙观”战役中立下第一头功,因此被提任为第2营的营长职务。不久后,他又参加了“嘉陵江战役”。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整个大战中,剑门关乃至关重要的作战隘口,关系着整个战役的成败。为了确保我军取得大胜,时任营长的陈康身先士卒、无惧生死,第一个冲锋陷阵到前面,而他身后紧跟着就是警卫员,在警卫员后面的才是全营战士。而正是在陈康的誓死、骁勇带领下,全营战士们信心大增,每个人都热血沸腾、无比勇猛,硬是一举拿下此次剑门关大胜,陈康因此再次立下重大功劳。于1935年5月的时候,他在长征路上担任着副团长、团长等等职务。作为年轻有为、充满干劲的将领,组织对他非常信任、器重,此后更是将他当成重点培养。于1936年的时候,他被组织安排在红军大学就读,由刘伯承亲自执教、授课。在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内,陈康的军事素养等方面,得到极大幅度的提升。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开始他被调到八路军第129师作战,后来又被调到陈赓麾下的第386旅任职。在“七恒村战役”中,他率部两次大败日军。而在之后的“神头岭战役”里,他更是一鼓作气,直接将一伙日军全歼!陈康的表现很快得到师长刘伯承、旅长陈赓的大赞。而在日后的解放战场上,他亦是立下诸多功劳、建国后,他担任第13军的军长。后来在评定军衔的时候,陈赓得知陈康被拟授开国中将衔。为此,他去找毛主席鸣不平,直言以陈康的功劳,至少可以授予上将。最后,他甚至表示:“把我的一颗将星给他!”陈赓对陈康的惜才之心,足见其真挚。但是,授衔一事并非毛主席可以改变,所以陈康后来还是被授予的开国中将衔。然而,军衔高低并未影响他此后的发展。之后的他一路担任云南、昆明军区司令员等等。于2002年的5月23日时,92岁的陈康将军在北京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