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身边的小秘书王汉斌,多年后当上副国级,妻子也官至副国级

文摘   2025-01-15 09:23   安徽  
说起我党的彭真同志,相信世人皆都耳熟能详。新中国成立后,资格老、德望高的他在北京长期担任市委书记一职,之后官至正国级。而正是在他的良好影响之下,其身边的一个小秘书王汉斌,多年后亦是当上副国级干部,就连其妻子也官至副国级。

王汉斌出生于1925年的福建惠安,父亲乃当地的富庶大户。自小生活优越的他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心中立志报效家国。
在校期间,他开始接触进步思想。于1941年的时候,年仅16岁的他毅然入党,之后开始投身抗日战斗中。
于1942年的时候,成绩优异的他考上西南联大就读。那时候他表面上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但实际上却在悄悄从事抗日运动。
眼看国家惨遭日寇侵略、荼毒,王汉斌誓死抗日杀敌。那时候他冒死到处宣传抗日思想,深入险区传递情报,深得组织的认可、信任。
在抗战取得胜利后,他又被组织安排前往北平。抵达北平后,他在一家报社担任编辑一职,然后私下继续从事我党的地下工作。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才慢慢恢复正常工作。由于其文化水平极高,所以他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赏识、提拔。
1949年的时候,彭真被任命为北京市委书记。很快,工作突出、文化较高的王汉斌被安排到市委工作,担任彭真身边的机要秘书一职。
在此期间,他从彭真身上学到很多重要知识。与此同时,他的工作能力、职务亦是得到提升。

后来他一路担任秘书、政策研究室组长、秘书长、北京市委副秘书长等等要职,可见其能力之优秀。
但是在特殊十年时期,他和妻子彭珮云、以及彭真都遭受了巨大冲击,之后被下放到工厂参加劳动。
彭珮云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于1946年申请入党。在抗日战争大胜后,她也被安排在北平从事地下工作。
解放之后,她原本在清华大学任职,于1950年的时候被调入北京市委组织部担任干事。
在“文革”时期,彭珮云和丈夫王汉斌受到批斗、冲击,日子过得极其艰难。不过,他们夫妻俩从未丧失斗志,一起互相鼓励、坚持着熬下去,最后两人都回到了原本工作岗位。
于1977年时,王汉斌被调任到中科院,在政策研究室担任负责人职务。而他之后的发展,则并且仅仅于此。
之后,他又被任命为法治委员会副秘书长、以及政法委员会秘书长等等要职。在任期间,王汉斌为健全新中国法律做出巨大贡献。
于1988年的时候,王汉斌被当选为人大副委员长,官至副国级,一直工作到1997年时退出主要领导高位。

而其妻子彭珮云是在1975年开始恢复工作的,一路在国科委、教育部工作。于1998年的时候,彭珮云被当选为人大副委员长,亦是成为副国级干部。到了2003年的时候,她亦是退出主要领导岗位,之后和丈夫王汉斌一同过着离休生活。老一辈革命家的无私付出,吾辈永远铭记感激在心。

历史墨香
千古事,明鉴心,与君共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