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建设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彭富庆
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商民主诸渠道中,在长期的协商实践中,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协商制度体系、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专业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协商经验,是将协商民主贯穿履职全过程的渠道,在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链条、全方位和全覆盖中具有独特优势。
一、价值意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原创性概念,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我们党自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民主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建立苏维埃制度,后来又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三三制”,在解放区普遍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形成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以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集中概括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创造性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引导人民民主迈向“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更高境界,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新型民主道路。
二、功能优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助力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落实、规范运行
(一)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过程完整性有利于实现“全链条”的人民民主。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不仅参与选举环节,而且在选举之外通过常态化和制度化的运行,深深嵌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过程,保障了人民群众广泛持续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搭平台和建渠道是人民政协最主要的特色。除全体会议外,人民政协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专题协商会议,形式灵活、密度较大,构建起多层次、体系化、高效运行的协商议政格局,推动政协协商与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等各种协商形式相衔接,提升了人民民主的时间连续性、内容覆盖性、运行协同性,推动实现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
(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体广泛性有利于实现“全方位”的人民民主。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具有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特点,具有广泛凝聚人心的整合优势,在协商议政和履职活动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促进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委员之间的思想沟通、传播共识,做好统一思想、理顺情绪的工作。如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机制,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提质升级,提升进站委员的责任意识、统战意识,围绕“联系谁”“联系什么”“怎么联系”等环节积极探索,充分调动界别群众积极性,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就业群体代表建立常态化、动态调整的联系对象机制,促进各工作站“实起来”、“活起来”。
(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领域全面性有利于实现“全覆盖”的人民民主。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区别于我国其他政治组织的显著特征,开展协商民主有利于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横向上实现参与领域的全覆盖,在纵向上实现参与层级的全覆盖,满足了人民群众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的民主需求。比如,全国政协设34个界别,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政协通过界别渠道与各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既宣传政策、凝聚共识、聚同化异,也反映诉求、汇集民智、共商国是,不断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实现全覆盖的人民民主。
三、实践路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力方向
(一)聚焦健全“三项机制”,强化“三化”建设。一方面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聚焦履职为民的价值导向,聚焦党政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提升民主监督实效。另一方面,推进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人民政协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强化思想引领和责任担当,确保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在哪里,政协工作就跟在哪里,努力方向就到哪里。
(二)重点提升履职能力。一方面,对于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深入学习领会全国政协有关文件精神,把握好此项工作的性质定位,加强日常联系和指导工作,引导委员聚焦界别群众需求开展履职,让界别群众积极参与工作站建设,努力达到“联系一人、影响一片”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在加强专委会工作规范上发力、在提高专委会组织协调能力上发力、在提高专委会工作质效上发力,当好党的政策宣讲者、群众利益维护者、社会和谐促进者。
(本文系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彭富庆在海南省政协“从人民政协的辉煌历程汲取奋进力量”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来源:海南政协
编辑:王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