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头”“笔头”两相宜
情系三农促振兴
2009年8月,张林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怀揣着发挥所学、服务西藏、服务“三农”的豪情壮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已在西藏农牧战线挥洒青春15年。他当兽医,大胆探索新技术,敢于向新领域冲锋,用“针头”护航畜牧业健康发展;他干文秘,以笔为剑、以墨为锋,很好发挥了“以文辅政”的参谋助手作用,用“笔头”描绘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深耕业务 解决行业难题
西藏的黄牛改良工作起步较晚,在措美县工作时张林发现县里冻精配种采用的是内窥镜输精方法,母畜受胎率远低于内地直肠把握输精方法。张林大胆尝试,将大学学习掌握的直肠把握方法运用到黄牛改良上,经过几个月的辛勤付出,终于迎来了收获时节,经统计试点村母牛受胎率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在西藏推广直肠把握输精方法是可行的,也是畜牧业发展急需的。这次大胆探索,为之后直肠把握输精方法的大范围推广奠定了实践基础。
在山南市畜牧兽医总站工作期间,张林发现市畜禽良种繁育中心饲养的藏鸡苗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鸡苗成活率明显偏低。为揪出致病“元凶”,他与良种繁育中心的职工并肩作战,从饲喂、防疫、环境卫生等各个环节查找原因,并采集病料样品送区外实验室检测。有心人,天不负,他终于找到致病“元凶”——志贺氏菌,并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制定出一套治疗方案,将藏鸡苗的成活率提高至正常水平。他还整理了诊治过程第一手资料,形成学术文章《藏鸡志贺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在《中国家禽》(2015年第37卷第22期)上发表,成为首次在藏鸡中发现志贺氏菌的公开报道。
张林同志在查看藏鸡生产情况
锐意开拓 填补行业空白
2017年,张林通过区直单位遴选考试到自治区动物卫生及植物检疫监督所工作。张林主动承担起畜禽屠宰监管工作,面对全新的充满挑战性的工作领域,他大部分时间用于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对于不懂的从网络、工具书中查找资料,实在不明白的就向兄弟省市同行请教,为此他还主动申请前往湖北省畜牧兽医局跟班学习。得益于单位领导的重视和同事的协力帮助,得益于张林日复一日的勤学深研和从湖北省学成的宝贵经验,各个问题逐个被攻克,屠宰监管工作起色明显。针对顶层设计问题,制定了自治区畜禽屠宰管理办法、肉品品质检验规程等规章制度;针对业务不熟问题,组织举办了首届全区畜禽屠宰肉品品质检验员培训班;针对质量安全问题,指导开展了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管、定点屠宰资格清理等工作;针对监管手段单一问题,建立了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兽药监察畜禽屠宰监管平台,在我区开创了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的先河,也为之后的“无纸化”出证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林同志在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以笔为戎 甘当农牧工匠
组织需要他,他就去哪里,勇于接受、勇于担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工作,且样样很出彩。2018年11月,张林从热爱的兽医事业转战到文秘岗位,放下“针头”,拿起“笔头”,扎实练好文秘工作“三套功夫”,服务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他秉持“学无止境”的态度,把学习贯穿工作和生活日常,手机上最多的APP是人民日报、西藏日报、学习强国等,电脑上最多的也是搜集到的优秀文章作品,切实练好“基本功”;立足以文辅政定位,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干好文秘工作的“早、全、深”工作法,对有关问题早学习、早研究、早介入,任何工作做到熟知上情、吃准下情、通晓内情、了解外情,加强与各级各部门经常性的深入交流和沟通,不断练好“研究功”;认真领会上级意图,以严谨的态度、温和的作风,在上传下达和厅内沟通上发挥“穿针引线”作用,服务党组、服务业务、服务基层的能力不断提升,扎实练好“统筹功”。他执笔起草的综合性材料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更有多篇理论文章、新闻发布会稿件见诸报端,以自己绵薄之力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张林同志在加班撰写全区农牧业工作会议报告
编 审:张鹏
编 校:付晓微
编 辑:张琼
来 源:区党委组织部
期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西藏先锋”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