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监狱以“六型”功能性监狱建设为核心,不断探索和实践罪犯的科学认知、精细化管理、有效矫治及综合评估体系,为罪犯的重新社会化铺设了一条坚实的道路。在众多成功案例中,腿部残疾罪犯孙大牛(化名)的转化尤为引人注目,他的故事见证了南汇监狱四监区民警水滴石穿的坚韧与循循善诱的智慧。
罪犯背景:迷失的羔羊
孙大牛,一个年逾六旬的残疾人,他的命运似乎从出生那一刻起被刻上了不幸的烙印。先天腿部残疾,让他从小就生活在残缺的阴影里。他家庭出身贫寒,母亲溺爱过度,让孙大牛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明确目标。摆烂、躺平直至辍学后,他像一只迷失的羔羊,一步步踏入了犯罪的深渊。一个酷热的盛夏,与他人因口角之争演变成动手打人,矛盾不断升级孙大牛被警方拘留,虽然百般抵赖,可是铁证如山,最终因故意伤害罪入狱。
铁窗之内,孙大牛的内心世界如同一座孤岛,拒绝与外界交流,成为了难转化罪犯的典型代表。生性多疑的他,对“残废”这一称谓极度敏感,常常因他人的无心而暴怒。在南汇监狱四监区,孙大牛就像一块千年的坚冰,拒绝春雨的融化。
面对孙大牛这样的难以转化的罪犯,南汇监狱四监区“獬豸”教育矫治团队并未轻言放弃。他们深知,每一起犯罪的背后,都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心理动因。要打开孙大牛的心扉,必须先获得他的信任。
心理疏导,破解沟通障碍
沟通是转化的第一步。为了打破孙大牛的沉默壁垒,民警对其进行谈话教育。一次次谈话无果,民警采取了迂回战术。
一天,孙大牛伫立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香樟树发呆,民警走到他的身旁,轻轻递给他一封信。这是一封孙大牛母亲写来的信。信中,母亲讲了自己身患重病,期待他能够早日回家,给自己养老送终。
望着枝繁叶茂的香樟树,孙大牛思亲的情愫在心头缠缠绕绕,不禁泪雨滂沱。民警耐心细致、春风化雨般劝导孙大牛,并鼓励他面对现实,走好当下的改造路。
民警还邀请监狱心康室专业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疏导技巧,帮助孙大牛缓解了焦虑和抑郁情绪。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孙大牛慢慢打开了紧闭的心扉。
认知重构,消除思想误区
民警发现,孙大牛不认罪,源于他对法律认知的缺失。为了帮助他理解法院的判决和量刑原则,“獬豸”矫治团队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治方案。通过法律宣讲、条文解读等方式,民警耐心地向孙大牛以案析法,阐述法律的公正与威严。
监区组织开展了认罪悔罪教育,引导孙大牛正视自己的罪行,树立正向的改造观。监区罪犯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改造心得。在身边罪犯的带动下,孙大牛也有所触动,陷入了沉思。
行为引导,促进全面转化
在“N+1”改造一体化模式的指导下,南汇监狱四监区“獬豸”矫治团队从狱政管理、教育矫治、生活卫生等多个维度对孙大牛实施针对性干预。通过家属的正面引导和鼓励,孙大牛感受到了来自民警和家人的关心与支持。
监区还积极联系残联等社会资源,为孙大牛解决实际困难。如配备助行器等设备,组织法律咨询活动,提供法律援助,增强他的改造信心。这些举措不仅让孙大牛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包容,也让他看到了重新回归社会的希望。
经过系统的教育转化,孙大牛的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遵守监规纪律,与其他罪犯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行为上,更深刻地体现在他的内心世界里。
孙大牛主动书写了一份认罪悔罪书。这份用心书写的认罪书,不仅标志着他从内心深处接受了法律判决,更体现了他迈出了真诚悔罪、积极改造的一步。他的转变令民警感到欣慰,看到了教育转化的成果。
锲而不舍,铺就新生之路
细细数来,这名残疾罪犯的“再生”之路共有8名主管民警接力攻坚,17名民警参与矫治工作。他们累计开展了970余次个别谈话、90余次普法和认罪悔罪教育、40余次家属沟通以及21次心理咨询与团训活动。这些数字背后,是监狱民警们无数次的耐心与坚持,是他们对罪犯不放弃、不抛弃的执着信念。
这一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南汇监狱在“身心两治”理念下的创新实践。通过信任建立、认知重构和行为引导等多方面的努力,监狱不仅成功转化了孙大牛这一难转化罪犯,更为监狱教育改造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南汇监狱将继续深化“六型”功能性监狱建设,强化个别化矫治策略的运用,充分利用亲情纽带与专业力量,不断探索和完善难转化罪犯的教育转化机制。
在中国古老神话的璀璨星河中,獬豸是正义与光明的化身,象征着司法领域至高无上的理想——公正与光明。南汇监狱四监区的“獬豸”教育矫治工作室,由一群个教能手、监狱教师、心理咨询师、矫治师等专业人才组成,他们以智慧与爱心并重,引领罪犯重塑新生,彰显法治文明新高度。
在教育矫治的道路上,他们以獬豸精神为指引,成为公正执法的先行者,用专业与爱心书写着警旗下的荣耀篇章,为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成为新时代上海监狱工作的一抹亮色。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编辑:许立春
供稿:南汇监狱 王燕虹
长
按
关
注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