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一杯家万里”——为什么是浊酒?

教育   2024-11-30 14:06   北京  

古诗文写酒的名句频出,提到的酒也门类众多,如“旨酒”“清酒”“美酒”“薄酒”等。其中情感蕴含最丰富、使用最频繁当数“浊酒”。“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壶浊酒喜相逢”……为什么是浊酒?浊酒在中国诗词传统中有什么样的蕴涵?

何为浊酒?用黍和稻等酿造的酒多呈黄色,通常不过滤和沉淀,因此被称为“浊”酒。浊酒工艺简单,相对寡味,普通家庭即可酿造。在诗文中,“浊酒”一词较早可见于魏晋之际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不过,这时“浊酒”和“清酤”“素琴”一样,都是竹林名士生活场景的点缀,尚未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东晋陶渊明大量以饮酒为主题创作诗歌,让“酒”褪去了《诗经》中的礼乐色彩,也创造了“浊酒”的新意象,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笔下,“浊酒”凝聚着田园之乐、自然之爱,体现了一种自适自足、平淡真淳、安贫乐道、物我两冥的精神境界。

受到陶渊明的影响,后世诗文多用“浊酒”抒写隐逸、真朴、闲适的饮者情味。“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皆不言陶而陶自在。

到了诗圣杜甫笔下,“浊酒”与辗转飘零的生命境遇相互交融,意象情感产生了新变化。这杯混沌的“浊酒”不仅用来排遣,更是颠沛中的患难友朋。“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在大历二年秋作于夔州的《登高》中,诗人纵目高台,俯仰天地,百感交集,最终将“艰难苦恨”收束于“浊酒杯”中。正如胡应麟《诗薮》所云:“只如此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自此“浊酒”成为后世抒写风尘旅思、苍茫百感、今古伤怀的常用意象。“遥知兄弟持螯处,念我还停浊酒杯”“嵇生自笑颓唐甚,潦倒风前浊酒杯”……“浊酒”隐含的这种情感在后世诗词中与“陶令酒”的隐逸幽情并行不悖,甚至更为常见。

从陶渊明到杜甫,“浊酒”既能表达放逸闲适的自由个性,又能融括深沉凝重的时代情怀,两条情感主线交织在“浊酒”的意象传统中,共同表现出古代士人关怀现世、热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浊酒一杯家万里”,只此“浊酒”二字,跨越千年的颠沛风尘、家国忧绪已经透露其间。

(本文原作者为洪迎华,系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轩尧整理)

(原文见《说“浊酒”:从叔夜、陶令到杜甫》,光明日报2024年11月25日13版,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部内容)


来源:光明日报2024年11月25日13版
编辑:翟一凡
统筹:唐芊尔 陈鹏 

· END ·


最近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文章不再按时间轴排列了。不想错过最新推送的你,就把光明微教育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光明微教育”,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光明微教育
光明微教育·解读教育中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