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微塾
诗词创作之细节描写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像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
艺术的特质在于它的形象性,而鲜明的形象和细节描写是分不开的。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这种“见微而知著”的效果,不可一概排除。当然,艺术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就诗来说,诸如比喻、夸张、景物烘托、气氛渲染等等,都是成功的艺术手法,而运用活生生的细节,集中、凝炼、鲜明、生动地体现神韵,自有其奇妙的艺术功效。
在诗词创作中,以细节为中心组成全篇,往往能显得凝炼、集中、韵味无穷。
例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又如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末句的细节描写最为动人。《唐诗别裁》说它:“只四语已抵一篇长恨歌矣。”《养一斋诗话》称它:“二十个字,足赅《连昌宫词》六百字,尤为妙境。”究竟妙在何处?在于“小处寄慨,倍觉喝叹有情。”。诗人只是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细节组成全篇。按说,这些宫女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熬煎了一生,其罪,非玄宗而谁?她们应该怨玄宗、怒玄宗、恨玄宗。然而,诗人抛开了许多激烈的事情不用,只是让这些宫女,闲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以为消磨时光的谈资。如今,她们既不激愤,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甚至谈起自己的过去,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心如死水,无怨无恨。“闲坐说玄宗”看似轻笔带过,然而,厚积薄发,蕴含了诗人多少不胜今昔之感慨!所以,沈德潜赞曰:“只说玄宗,不说玄宗长短,佳绝!”
下列诗词,都是以细节描写为中心组织全篇,显得摇曳多姿,昭畅述情,各显其妙:
鸣铮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本诗以“时时误拂弦”的细节描写,传达出人物“欲得周郎顾”微妙的心理情态;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燕窝。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张佑《咏内人》
本诗以“剔开红焰救飞蛾”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宫女幽居深宫的哀怨;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本诗运用细节描写,更是平中见奇,有点铁成金之妙。诗中大意是说,诗人客居洛阳,见秋风渐起,不免勾起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故修书一封远报平安,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补写。《秋思》表现的是行客思念故乡的常情,前三句平平常常,“意万重”也好,“说不尽”也好,只是一般地直抒胸臆,眼看此诗在平庸的叙述中失掉了艺术的光辉,然而,结处一句“行人临发又开封”使诗人意恐不尽的复杂心绪流露无遗,使境界突现,形神毕露,骤然振起了全篇的精神。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古典诗歌中,细节描写同样有着奇妙的作用。细节在作品中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机械拼凑的。细节再奇妙,也不能为细节而细节。判断细节的价值,一要看它是否有益于主题思想的阐明,二要从作品的整体来考察,看它是否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表现思想的、游离的细节,无论怎么生动,也是没有意义的。
同样,给作品随便拼凑,硬贴上去的装饰细节,也是多余的,正如一块漂亮的丝绸补丁,硬缀在破麻袋上,并不能使破麻袋生辉,反因不谐调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
然而,像杜甫《北征》诗中,描写“小儿女”身上的补丁:“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运用这个细节来表现杜甫家人艰难的生活,就很有力。破衣服补上这块颠三倒四的绸子补丁,说明其家人穷得连一块合适的补丁也没有,在“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的气氛烘托下,又与小儿女“垢腻脚不袜”的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显示了细节的艺术生命力,耐人寻味。
又如唐代诗人胡令《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人描绘一个“蓬头稚子”的垂钓场面。选取典型的动作细节——“侧坐莓苔”“遥招手”。“稚子”掩身草丛中,恰逢有人问路,却怎么也不肯答应,因为若一旦应声,要上钩的鱼儿势必被人声惊起,于是只得连连招手;招手犹嫌不够,唯恐路人不识相地再大声问,只得拼命地“遥”(远远地)招手”。至于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则是读者的想象空间。全诗以生动入微的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垂钓小孩”的形象,形神兼备,趣味十足。
别林斯基曾高度评价成功的细节描写,“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能把你写上十来本书也无法表现的东西生动而充分地表现出来”。作为抒情性作品的诗词又何尝不如此呢?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