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7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系列活动将在南宁举行。从1981年创办至今,“骏马奖”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最高荣誉之一,见证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的蓬勃发展。总结回顾历届“骏马奖”中文学桂军的精品力作和发展篇章,对推动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最高荣誉之一,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和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称中国文学“四大奖”。自1981年创办至今,“骏马奖”已历经十三届评选,共计579部作品、49位译者获奖,在繁荣民族文学创作、发展民族文学事业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批批内容涵盖生命、文化、历史、民族的文学作品,带有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的本源性特质,获奖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者虽来自不同民族、区域,但都通过异彩纷呈的优秀文本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成为万古星辰与大江大河展示给读者,并将文学的魅力延展到更广阔的领域。“骏马奖”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让文学桂军得以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翱翔。“骏马奖”的评选标准严格而公正,它不仅看重作品的文学价值,更注重作品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使得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更能够吸收现代文学的精华,不断提升自身艺术水平。纵观历届“骏马奖”荣誉榜,广西共有55部作品获奖,包括壮、仫佬、瑶、侗、彝、京、毛南、回等8个少数民族的作家作品。这些作品用饱含深情之笔,书写着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强化着国土不能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同时体现我区少数民族文学的良好发展势头和新时代广西文学的整体进步。自第一届陆地、包玉堂、韦其麟、莎红、李英敏等老一辈作家开始,广西作家、诗人从未缺席过这张荣誉榜,他们的作品体裁涵盖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理论等多样体裁,他们一次又一次向全国展示了广西作家的创作实力。在第十二届、第十三届“骏马奖”评选中,广西均有三部作品获奖,获奖数量连续两届位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这是我区文学整体实力提升、创作水平飞跃的最好证明。“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系列活动在广西南宁盛大举行,更是一件振奋八桂文坛的大事。▲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广西获奖作品 《当代广西》制图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多年来,文学桂军用才华书写着这片热土上的故事,用满腔的真情传递着淳朴的声音,他们的创作不仅丰富了广西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也为全国乃至世界文学贡献了独特的广西元素和广西视角。在广西的少数民族文学领域中,“骏马奖”恰似那匹奔腾的骏马,引领着少数民族作家们不断向前飞跃,展现出广西文学的独特创作能力和影响力。通过对历届骏马奖获奖作品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从早期的注重民族特色到后来的融合创新,从单一的文学形式到多元的文学创作,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多年来,广西少数民族文学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又有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爱情、亲情的细腻描绘,又有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传承。如陆地、韦其麟、包玉堂、韦一凡、冯艺、黄佩华、鬼子、陶丽群、李约热、红日、凡一平等作家的作品,无不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八桂儿女在现代社会中的孜孜奋斗,同时又深入挖掘广西多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让读者在感受时代发展的同时,能够领略到民族地区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获奖作品绝大多数也成了广西文学的经典之作,长期影响和激励着年轻作家们潜心创作。广西文学的崛起有着特定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新时期的文学思潮对广西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上世纪80年代国内兴起的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思潮,带动了广西文学的发展。与全国文学主潮的步伐遥相呼应,广西还出现了“88新反思”的文艺争鸣现象,出现了享誉全国的广西文学“三剑客”(东西、鬼子、李冯)和文学桂军“四君子”(凡一平、张仁胜、黄佩华、胡红一)以及后来的田耳、朱山坡、光盘“广西后三剑客”现象以及以映川、锦璐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女作家。以东西、鬼子、李冯“广西三剑客”为代表的文学桂军犹如广西喀斯特地貌平地拔起的山峰,东西《没有语言的生活》、鬼子《被雨淋湿的河》两部中篇小说连续获得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李冯连续为电影《英雄》《十面埋伏》编剧,文学桂军以迅猛之势实现了边缘崛起。2023年,东西长篇小说《回响》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这是广西作家首次斩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实现茅盾文学奖零的突破,大大提振了广西文艺创作的势能。此外,民族地区特殊的地域环境与历史文化积淀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宝藏。红水河和左右江流域是壮族人民的集中居住地,从这里成长起来的作家如陆地、韦其麟、包玉堂、韦一凡、冯艺、韦俊海、黄佩华、凡一平等的文学创作具有本土意义,能代表少数民族文学的本土特色。“骏马奖”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标杆之一,见证着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的蓬勃发展。新时期以来,广西少数民族文学进入一个崭新的繁荣发展阶段,文学桂军迎来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新局面——每一届“骏马奖”都有文学桂军的位置,这些作品在广西文坛乃至中国文学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小说创作方面,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多管齐下,题材和内容丰富,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新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小说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潮,具有较强烈的地域意识,反映了民族地区在改革开放中的真实状况以及城乡差距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在思想主题上深化突出了作者深厚的民族情感。如仫佬族作家鬼子在其第七届获奖小说集《被雨淋湿的河》中,以特有的深沉和悲悯对众多底层人物所遭受的苦难给予温暖的慰藉。黄佩华具有自觉的民族意识,致力于描写壮族人民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他先后凭小说集《南方女族》《远风俗》两次问鼎“骏马奖”,其对于民族身份的强烈认同感,对于红水河的真挚爱恋,在文化流动、文化共享的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壮族作家凡一平近年来以红水河畔乡村人民的风俗人情、常态生活为素材,创作了一批被称为“红水河系列”的小说,反映了壮族地区农村生活的现状。瑶族作家红日的长篇小说《驻村笔记》体现了少数民族作家立足当下,根植地方,对本族群生活变迁的关注。壮族作家李约热的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结构扎实紧凑,语言精准流畅,努力打造一个以“野马镇”为中心的文学世界,反映乡土人物的生存状况。瑶族作家光盘长篇小说《烟雨漫漓江》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为主题,作品饱含家国情怀、故土深情,是新时代农民的生活史和心灵史的生动阐释,是献给新时代农村的一部长篇佳作。
与小说家相比,广西少数民族散文家的作品更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他们的作品多以描写广西本土自然山水和风土人情为主,聚焦本民族文化资源,真实记录了家乡的秀美景观和个人的生活经历,热切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如壮族作家冯艺的散文诗集《朱红色的沉思》以优美而简练的文笔,深沉而强烈的感情,表达了对祖国、家乡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思考;《桂海苍茫》描写了广西多元、异质、独特的人文地理,深入挖掘和探究了广西人文历史和民族心理。毛南族作家莫景春以敏锐的触觉,感受着现代文明对毛南族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在散文集《被风吹过的村庄》中,他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着毛南族人聚沙成塔、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挖掘出毛南族深厚的文化根基,对毛南民族文化接力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西少数民族诗人们则运用创新的艺术形式和手法描绘新时代新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特点。在历届“骏马奖”获奖名单中,广西少数民族诗人韦其麟、莎红、包玉堂、莫义明、黄钟警、黄青、李甜芬、唐玉文等创作的诗歌作品或诗集曾位列其中。新世纪以来,广西少数民族诗人不断有新作品推出,并在全国重要刊物亮相,他们的诗歌作品充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表达了热爱家乡和故土的真切情感。其中,壮族诗人黄芳的诗集《落下来》荣登第十三届“骏马奖”榜单,打破了从第五届到第十二届没有广西诗人获“骏马奖”的僵局。此外,壮族作家钟日胜以亲身经历为基础,2010年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记录了一名中国医生不远万里去非洲做援助医疗工作的感人故事,获第十届“骏马奖”;蒙飞和黄新荣创作的长篇小说《节日》(壮文)成为壮族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获第九届“骏马奖”。纵观问鼎“骏马奖”的作品,无论是老一辈写作者还是新生代作家,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都延续了极具标识性的民族空间和地域路径。民族文化元素如基因一般渗入每一位写作者的血脉中,他们携带着民族记忆的根系,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时也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的未来创造出更广阔的空间。总结“骏马奖”,对推动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把握民族文化的精神纽带,深入挖掘和呈现民族特质,把广西多民族共融的精神内核和基因深度挖掘和展示出来,将会成为广西作家长期探索的方向。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相继出台系列激励制度为广西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支持与保障。如:出台《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为建设文化强区勾勒清晰的路线图;2019年起,以“三年规划”为周期,滚动实施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统筹存量一定金额的资金设立全国第六支、民族自治区首支省级公益性艺术基金;将广西作协由自治区文联所属全区性文艺家协会调整为单独设置的副厅级群团机关,支持文学桂军发展壮大;中国·湄公河国家文学论坛等“国字号”文艺活动在广西举办,中国作协东盟文学交流中心落户广西,广西作家作品海外传播势头强劲;中国—东盟文化周、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等活动持续开展;深入实施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制定或修订一系列激励、奖励文件,系统性重塑了广西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扶持激励政策体系。有了厚实的土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系列活动在广西盛大举行,是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认可与鼓舞,也将激励广西作家继续立足八桂大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平陆运河建设等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创作营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执着的精神挖掘和展现民族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宏大场景中推出更多顺应时代之变、广西之进、人民之呼的精品力作,抒写壮美广西建设的文学篇章。
(作者简介:丘文桥,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大花房》《必要的迷恋》等多部作品集)
不想错过重要推送&官方福利?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加个星标吧
进入微信公众号“当代广西”主页,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就可以了
作者 | 丘文桥
责编|黄雅文
审核 | 朱金莉 钟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