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一个足以铭刻历史的岁月跨度。创始于1986年的“华溪春潮”春节联欢晚会,宛如一幅画卷铺展在永康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以艺术的形式记录着永康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开拓奋进的足迹,见证着丽州大地的时代变迁、发展成就。
在即将迎来第40届“华溪春潮”春节联欢晚会之际,永康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华溪潮涌40年”系列报道。报道选择“华溪春潮”晚会中具有代表性的节目,围绕五金产业转型升级、先贤人物故事讲述、城乡巨变、非遗文化、“浙江有礼 益满丽州”等主题,一同走进这台“百姓演、演百姓、百姓看”的视听盛宴,感受那份属于时代的声音和脉搏,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新的一年里凝心聚力、干字为先、落实为要,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加快建设“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
永康,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孕育出了众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溪春潮”春节联欢晚会是永康影响力最广、号召力最强的电视综艺品牌活动。她犹如一座桥梁,将古老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社会紧密相连,成为了展示非遗文化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匠心独运的“春潮”舞台上,经过挖掘提升的非遗文化节目,不断进行跨越代际的传承接力,向着未来奔腾不息。
在丰富的文化资源里,民俗表演犹如未经雕琢的璞玉,虽带着与生俱来的天然之美,却也有着未经修饰的粗糙与质朴。
而“华溪春潮”的舞台就像是雕琢工匠的案头,策划导演团队就是技艺精湛的琢玉大师,他们用敏锐的艺术眼光,仔细审视着节目细节,挖掘着其中深藏的潜力,让流传于古老街巷、田野山间的质朴蜕变成舞台上的熠熠生辉。
“像这种非遗民俗节目,原本都是村里面自娱自乐的表演,村民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道具简陋,动作简单。”“华溪春潮”策划导演组相关负责人介绍,40年来,他们一直以弘扬地方优秀文化为己任。他们会从街头小巷的文艺表演中,筛选出能够展现永康独特地域文化并且有挖掘潜力的节目,在舞美、动作、音乐上对其进行重新编排,让这些游走于乡间野巷的民间文艺变得更加典雅端庄,走上更大的舞台。
1991年第6届“华溪春潮”晚会里,观众们第一次饱尝民俗文化节目的盛宴。首次登台的《九狮同乐》《罗汉献艺》《双龙腾飞》的民俗“三连”,将民间艺术九狮图、打罗汉和舞龙表演带到舞台上,营造热烈的开场气氛,同样是首次在正式舞台上亮相的《十八蝴蝶》也让人眼前一亮、流连忘返。
在绚烂的礼花中,10个演员扛着一个巨大的狮子架走上舞台,在狮子架的后方,还有数个演员通过纤绳在幕后操控着前面的彩狮。伴随着激昂的鼓乐声,狮王率先跳出,上下扑腾,左右跳跃,围绕着长杆上的彩球欢舞,边上是两只小狮子扭头摆身,随后是4只小狮子从架子窜出,狮群嬉戏。最精彩的是狮笼上方的彩球突然打开,窜出2只幼狮,9只狮子扑腾、跳跃、抓痒等动作展现得活灵活现。
“由于各方面原因,《九狮图》曾一度濒临失传,表演的道具散落在祠堂里,村里传人稀少,也不会做道具。我们“华溪春潮”主创人员一边尽可能地寻找完整道具,一边又找了民间艺人制作道具,同时还丰富了表演形式和内容,使其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这才将这个表演搬到舞台上。”“华溪春潮”策划导演组相关负责人说。
民间舞蹈《十八蝴蝶》是依附于方岩庙会的娱神活动,其道具制作难度高、彩绘工艺复杂难保存,导致制作技艺濒临失传。
“华溪春潮”策划导演组与电视群文工作者对这支舞蹈进行挖掘整理,改编成为“新十八蝴蝶”,在道具、服装、音乐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
尽管最初的舞台简洁朴素,没有绚丽的舞美搭配,但经过改编的《十八蝴蝶》一亮相也带来了惊艳的表现:身着绚丽彩衣的少女,背着轻盈的蝴蝶翅膀道具,随着悠扬婉转的音乐翩跹起舞;她们的舞姿轻盈优美,仿佛真的蝴蝶在花丛中嬉戏穿梭,时而轻盈地旋转,时而整齐地摆动翅膀,变幻出各种美妙的队形。
一花引来百花开,千枝绽放万枝来。除了《十八蝴蝶》和《九狮图》,《永康莲花》《九串珠》《手狮拱瑞》《调花钹》《滚叉舞》《永康鼓词》等节目也陆续通过“华溪春潮”舞台,更好地走近城乡观众的视野。这些精彩的非遗节目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共同编织出丰富多彩的文化锦缎。
一览39年“华溪春潮”,有个节目格外引人注目——九登舞台的《十八蝴蝶》。
为什么这样一个民间舞蹈能够几次三番上台演出,不用担心观众们的视觉疲劳?
“华溪春潮”策划导演组给出的答案就是——持续创新。
1994年,《十八蝴蝶》已经第三次登上舞台,但它此次有一个新的名字《春回大地》,节目里面加入了4位越剧演员,用越剧曲调作为舞蹈的背景音乐,婉转悠扬的曲调与灵动舞姿完美融合,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气息;1995年的《十八蝴蝶》,已经有了简单的灯光、烟雾等舞台效果,打造出“人间仙境”的氛围感,同时演员队伍也扩充了不少,加入了更多复杂的阵容变换,还首次出现了儿童扮演的小蝴蝶,象征着传承的生命力;2006年的节目《百蝶闹春》也是以《十八蝴蝶》为基础,崭新的编曲和多变的灯光,让表演整体的层次感更加丰富,悬挂威亚的“飞天蝴蝶”活灵活现,编排进去的儿童舞蹈表演让整个团队的演员数量达到了100多人,真正演绎出了百蝶闹春的盛景……
在2017的“华溪春潮”非遗节目《腾飞吧,永康》中,《十八蝴蝶》尝试与永康自产的平衡车、轮滑等现代科技产品相结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赢得了全市观众的一致好评。
紧接着,时隔7年的《十八蝴蝶》再次登上舞台时,又让观众看到了这个节目在声光色上新的突破:以大家熟悉的永康民谣歌曲开场和结尾,柔和多彩的光束交织错落而下,给演员们披上一层光影纱衣,全场的背景屏幕变幻出不同的场景,从月光下神秘优雅的静谧花园到繁花似锦的春日盛景,蝴蝶和仙女在天地间嬉戏、欢舞,尽情展现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多次登上“华溪春潮”的《九狮图》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在2002年的“春潮”舞台上再次亮相时,《九狮图》的狮子架已经进行了大改造,从需要人扛着变为用轮子推动,还增添了喷水、喷雾功能。群狮抢球、单狮戏球、双狮挪球等表演形式的不断丰富,让节目的视觉冲击力更强、更精彩。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表演里有二次开球,第二次开球的时候,“迎十年市庆 创永康新业”的横幅骤然落下,赋予了这个节目更多的意义。
“要想让老节目再次登上舞台,就一定要进行创新,编排出新的亮点。”“华溪春潮”策划导演组负责人说。在2024年的舞台上,拱瑞手狮节目也是推陈出新,由一群小朋友使用迷你手狮表演,增添了新意和活力,也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正是因为不断地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从舞蹈的编排到表演形式,从音乐的搭配到舞台的呈现,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创新设计,才能使这些传统节目能够在保留核心元素的同时一次次焕发出新的活力,持续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在“华溪春潮”的舞台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只有民族性,才能有世界性。如今,这些走上“华溪春潮”舞台的非遗节目,从聚光灯下重新出发,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在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续写着属于“春潮”的荣光。
2024年9月28日至29日,《九狮图》和《十八蝴蝶》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受邀赴香港演出。两支团队在非遗荟萃彩灯节上呈现了10场精彩表演,让香港市民和海外游客领略到了中华文化和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
此前,《十八蝴蝶》多次应邀参加全国各地的演出,在国际秧歌节、国际友好城市节上,一举囊括6项大奖,被浙江省委宣传部授予“精神文明作品奖”。1997年7月,在法国举行的第25届桑特世界民间艺术节和1998年第6届亚洲民间艺术节上,《十八蝴蝶》的翩翩舞姿,倾倒了无数国际友人,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大蝶”。
经“华溪春潮”包装改造的《九狮图》身影,也频频闪动在北京国际旅游节、大连国际服装节、西湖博览会、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国家级重大节庆舞台上,参加过法国芒东艺术节及新西兰、新加波等地的重要文化演出活动,被誉为“东方一绝”。《九狮图》和《十八蝴蝶》成为了永康参与国际交流的闪亮金名片。
融媒记者 | 何悦
融媒编辑 | 应祎
校对 | 华偎兑 一审 | 应栩漪 二审 | 应芳蒙 终审 | 王贻江
永康市融媒体中心原创文章、图片、视频等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