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制定了《北京市昌平区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27)(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
公开征集意见时间为:2025年1月9日至1月15日。
意见反馈渠道如下:
1.电子邮箱:wangyang@jxj.beijing.gov.cn。
2.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西环路15号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科(请在信封上注明“意见征集”字样)
3.电话:010-69709472
4.传真:010-69742365
5.登录昌平区人民政府网站“政务公开”版块下“政策性文件意见征集”专栏、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在“政民互动”版块下的“政策性文件意见征集”专栏中提出意见。
附件1:《北京市昌平区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doc
附件2:《北京市昌平区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27)(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doc
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1月9日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是新时期增强发展新动能、塑造竞争新优势的重大举措。为了贯彻落实《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现结合昌平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围绕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和未来信息四大领域,重点发展细胞与基因治疗、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美丽健康、医疗器械、智能机器人、合成生物制造、氢能、新型储能、能源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和6G等“4232”共11条优势特色赛道,着力在产业主体引育、产业集群培育、标志产品打造、应用场景建设、发展要素保障、发展空间优化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形成未来产业新体系,努力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27年,“4232”未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打造3-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生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建设3-5家北京市未来产业育新基地,建设2-3家未来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中心和概念验证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持续壮大,未来产业母基金群总额达到400亿元,产业生态链日趋完善,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二、四大领域
(一)未来健康
1.细胞与基因治疗
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全链条,着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重点解决中试开发和临床试验等环节难点问题,加快推动重点企业和重磅成果落地。
(1)突出前沿技术创新策源优势。依托昌平实验室、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等高水平研发机构,重点围绕多尺度遗传操作的精准基因编辑、非肝靶向的精准载体递送及新型仿生载体递送、高效安全的新细胞系建立等关键技术,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协同攻关。支持头部企业、高校院所和各类创新团队,围绕免疫细胞治疗药物全封闭、细胞与基因治疗品种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等技术领域开展协同攻关,提升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竞争力。
(2)提升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依托昌平临床研究联合体建设契机,加强对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研究型病房临床研究和试验项目的跟踪服务,积极推动市级研究型病房与创新型企业的研发合作,努力促成1-2个技术先进、成药性好的创新药在昌转化。充分发挥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带动作用,衔接首都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优促计划,提升全区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依托高博研究型医院,吸引全球高水平临床试验和国内首创标志性临床研究项目落地,打造高水平医疗服务和科技创新平台。依托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加速推进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药物的产业化进程,推动全球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产品集聚昌平。
(3)强化产业全链条服务布局。依托飞镖国际、新生巢等标杆孵化器积极开展概念验证和转化孵化,加快推动昌平实验室、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等机构前沿成果在昌平落地转化。依托飞镖国际、新生巢等引领类标杆孵化器,进一步汇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打造具有标准引领、市场准入加速功能的研发硬科技服务平台和产业赋能平台。依托禾芫、昌科国际等培育类标杆孵化器,持续开展优质项目挖掘和平台研发支撑,推动成果转化和硬科技创业项目加速成长。
(4)推动一批创新品种上市推广。加快推动百济神州创新药研发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市级创新服务站作用,推动细胞与基因治疗品种审评服务前置。密切关注百济神州、华夏英泰、诺诚健华、慧心医谷、可瑞生物等具有创新成果储备的企业,对已进入关键临床的突破性治疗品种,采取“动态跟踪”、“一品一策”、“研审联动”的方式,提前介入、全程指导、全链条服务,加速实现品种的市场应用。支持基因诊疗技术和药品在患病风险筛查、预防以及靶向治疗等领域开展临床试验和应用推广。
2.脑科学与脑机接口
以行业应用需求为牵引,以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头部企业为依托,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点推出一批标志性产品,促进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推广和新标准研制,积极争创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先导区。
(1)加快推动关键技术集成突破。发挥昌平实验室、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等高水平研究机构优势,加快推进脑认知基本原理解析、认知障碍及神经系统相关重大疾病、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等基础前沿研究创新。支持芯智达、优脑银河、超目科技等头部企业开展脑机接口专用传感器、芯片、电池、馈通、超细涂层导线等核心器组件技术攻关。支持头部企业以需求为导向,加快脑机接口手术设备、超高场脑磁采集设备、闭环神经刺激和调控设备等核心仪器设备研发布局。支持北京高博研究型医院开展脑机接口的极早期探索性临床研究。
(2)重点推出一批标志性产品。密切关注头部企业研发进展,支持品驰医疗持续推出脑起搏器、脊髓神经刺激器、骶神经刺激器、迷走神经刺激器等神经调控标志性产品。支持未名脑脑持续开展基于脑机接口的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双向情感障碍、自闭症、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睡眠障碍、疼痛等多种适应症的精准医疗产品研发,推动相关管线临床试验和注册申报。支持芯智达与天坛医院开展深度合作,围绕神经调控、言语解码、运动康复等领域进行产品研发。
(3)积极打造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依托昌平实验室、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等高水平研究机构,大力培育孵化一批脑机接口领域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与中科院、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宣武医院等机构合作力度,推动各类优势创新主体联合打造产业创新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培育特色化脑机接口产业集群。吸引海外资源在昌平设立外资研发中心和分支结构,引导全球优势资源集聚发展。积极争创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先导区。
(4)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研制和试点。支持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与芯智达、品驰医疗等头部企业积极参与北京市脑机接口标准化组织筹建工作,加快推动脑监测、脑功能康复和脑功能替代行业领域标准制定。组织研发机构、头部企业和社会团体围绕基础共性、互联互通技术开展行业标准、团体标准预研和制定。强化标准应用,支持条件成熟的行业、领域在北京高博研究型医院开展试点。
3.美丽健康
积极推动合成生物学前沿创新技术在医美药物和再生材料等领域应用。以“未来美城”为重要承载地,按照“一核、三园、四高地”的总体布局,推动“产业+园区+平台”集聚发展,建设集总部经济、研发创新、高端制造、检验检测、国际消费为一体的美丽健康产业生态链,支撑北京建设全球美丽健康产业“创新之城、消费之城、未来之城”。
(1)加快前沿技术攻关。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头部企业等围绕生物工程学、皮肤科学、动植物学等学科前沿成果在化妆品领域应用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化妆品天然来源功能性物质提取等创新原料研发,以及配方和生产工艺设计开发。支持爱美客、美图茉颜等医疗美容企业围绕激光、光子、射频、超声和再生医美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2)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力推进小汤山美丽智造园、小汤山美妆创新园、天通科技创意园、未来美城产业创新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发力定制化妆品、“医×美”、特医特膳等领域。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企业和高成长企业,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先科技成果转化和重磅产品商业化开发。鼓励化妆品跨国公司总部、龙头企业优先向“未来美城”集聚。
(3)搭建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北京市茉颜个性化妆品科创平台3.0版”“华科医药创新技术服务平台”等特色平台投用。推动一批标准化技术组织、检验检测机构、产业计量测试平台等集聚落地。促进高校院所、头部企业、第三方专业机构多方协作,打造一批化妆品配方研发、共性技术创新、功效及安全评价、产品包装设计、工艺验证等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平台。
(4)做好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利用北京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契机,依托京艳创新策源地、京韵国妆首发地、京品孵化育成地和京彩智造主阵地建设,吸引更多首店、首发、首展落地昌平。常态化举办中国化妆品国际合作论坛、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RCEP化妆品国际交流合作平行论坛、“中国化妆品原料创新大会暨北京‘未来美城’发展大会”等专业活动,搭建美丽健康产业高质量会展平台,提升“未来美城”知晓度和影响力。
4.医疗器械
围绕体外诊断、植介入器械、高端诊疗设备、生物医用材料等重点领域,形成具有示范性、标杆性、旗帜性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昌平模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聚发展高地。
(1)强化重点环节技术创新能力。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昌平区内高校院所,围绕神经调控、高端植介入器械、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医学检测、医学成像、治理设备、康复辅具、生物芯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支持国家医疗器械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昌落地实施。
(2)搭建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发挥昌平医疗器械企业和研究型医院优势,加快推动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布局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医疗器械领域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外包服务(CRO/CDMO/CMO)平台,建立检验检测、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定制化生产等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有序推动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探索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积极筹建首都临床医学成果转化平台、特定疾病领域协同创新平台,承接在京各大医院成果转化溢出。
(3)集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快招引世界500强、全球行业百强、国内行业50强、细分领域前5强以及独角兽企业等在昌平设立总部或研发中心、建设生产基地,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支持链主企业探索实施平台化发展战略,采取“一企一策”定制式帮助协调解决战略投资、并购等相关问题,打造一批全球领军企业。绘制招商地图及企业招引目录,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分批次、分领域主动联系对接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等产业资源。
(二)未来制造
1.智能机器人
以机器人产业园建设为引领,加快具身智能、垂类大模型等前沿领域的布局,大力推动国内外机器人领先企业集聚发展,建设国际领先的机器人产业创新基地。到2027年,突破不少于9项机器人关键技术,开发不少于7个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培育不少于6家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推动重大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动北京清华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建设,充分发挥研究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研发优势,促进1-2项前沿技术成果在昌平落地。支持开展多模态大模型、垂类大模型等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多类型机器人大脑模型,实现多具身任务、多应用场景、多智能体类型适配;构建基于强化学习训练的运动控制小脑模型,突破全身协调控制、仿生感知认知等领域技术瓶颈。依托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企业,推动垂类大模型在医疗健康、家用服务、航空航天、公共安全、仓储物流、高端装备、汽车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2)打造机器人产业成果转化基地。布局建设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中心、前沿基础零部件研发制造中心。支持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骨干企业建设企业创新中心,全面提升控制系统、传感器、伺服系统、减速器、执行器、关节、屏蔽器等关键部组件综合性能。加快建设“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智能制造标杆工厂、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和加工服务中心,鼓励机器人企业、专业机构在昌建设设计、小批量生产、加工和装配等加工服务平台。拓展“机器人+场景”综合示范模式,形成机器人+应用产品推广体系。
(3)加快推进各类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北京大学昌平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建设,发布昌平区科研仪器共享服务平台,上线传感器特性测试系统等仪器,加速创新链自主化进程。依托赛迪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平台,持续推动机器人CR认证,搭建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和中试验证环境。依托中国计量院“测量仪器与智能传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型传感器”、昌科华光“创新医疗器械”、沙河高教园高校成果概念验证中心等专业平台,打通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2.合成生物制造
聚焦生物医药、美丽经济、农业及食品、环保、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加快建设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引进落地一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1)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微元合成、齐禾生科、博雅辑因等创新型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底盘菌株构建,加强高效高精度基因编辑、大片段基因人工合成、新分子生物合成设计和组装、代谢分子动态监测与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不断创新和突破。支持头部企业创建合成生物制造领域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和市级创新平台。
(2)支持建设共性技术平台。支持微元合成建设国际水平的合成生物元件代码库。推动中粮集团营养健康研究院、中国烟草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等央企研发总部,联合在昌头部企业、在京高校院所共同开发行业亟需的生物设计自动化工具,联合搭建行业级细胞分析检测平台和生产工艺放大平台。加快与海内外头部企业对接,在迈瑞空间引进落地一批质谱分析检测、高通量测序、胶原蛋白生物制造科创平台。加快建设生物催化剂设计、生物制造原料开发、生物制造过程强化、生物制造产品工程等四大中心,促进合成生物制造工程化技术突破和应用。
(3)持续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加快推动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战略合作,联合多美康生物、巨子生物、创健医疗等头部企业共同搭建胶原蛋白生物制造科创平台,通过科技服务、专业活动、人才培养等方式,构建“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创新生态。积极推动在京合成生物制造优势团队、初创科技企业和驻昌央国企等协同创新,通过投资并购、企业孵化、合作共建、渠道共享等方式延伸产业链,培育绿色低碳经济新动能。引进培育一批合成生物制造CRO/CMO/CDMO等市场化专业服务平台,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
(三)未来能源
1.氢能
以未来科学城“能源谷”为核心,推动央国企及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带动北七家成果转化基地、沙阳路先进制造产业基地等区域,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发中试基地、氢能与燃料电池“三链联动”协同创新孵化基地、氢燃料电池汽车高端装备智造基地,建设世界水平氢能产业集群。
(1)依托能源央企打造技术创新策源地。以“能源谷”为核心,支持能源央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牵头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带动组建一批企业创新联合体、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校企联合开放实验室和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支持央企、科研机构以氢能全链条创新为突破口,推动原位海水电解制氢技术、低温液态氢规模化制备技术、加氢站关键装备材料、全氟质子交换膜、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等关键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突破。
(2)构建央企民企融合发展产业生态。依托央企研究总部集聚优势,推动研发机构市场化转型,打造京内“总部+结算中心”、京外技术服务推广的研发经济落地模式,推动央企民企研发合作。鼓励引导知识产权密集型研发机构建设运营中心,提供高科技含量的研发产品和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好成果转化落地。打造以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为核心的“1+N”品牌交流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
2.新型储能
依托能源高校和央企资源,促进上下游新型研发机构和民营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北京新型储能示范区,加速布局产业链,持续提升新型储能产业对能源转型的支撑作用。
(1)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支持能源谷央企、头部民企以及高校院所重点围绕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储热等细分领域方向,开展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易回收储能技术基础研究,突破先进容量型储能、超高功率大型储能等关键技术。鼓励新型储能企业面向长寿命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关键技术、材料部件和重大装备研发。
(2)搭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新型储能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等环节,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市级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支持能源电力央企、民企和高校院所共同建设中试验证平台,加快新型储能工程化实施和产业化应用进程。推动能源央企联合上下游筹建国家级新型储能(新能源)检验检测平台,开展标准制定、仿真建模、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定等行业服务。持续办好全球能源转型大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全面支撑新型储能等未来能源产业发展。
(3)建好北京新型储能示范区。发挥“能源谷”央企优势,依托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加快建设国家级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推动京内新型储能企业与产教融合平台,围绕数字能源、公共服务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先进制造等领域,打造产教融合、央地融合的“融合创新区”。培育和集聚新型储能标杆企业,布局储能示范及产业化项目,重点围绕半固态/全固态电池、液流电池等高安全性储能技术路线和储能系统安全技术开展示范应用。
3.能源互联网
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推进能源互联网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示范应用,支持能源互联网企业集聚发展。
(1)构筑能源互联网创新高地。支持华能清能院、国电投中央研究院、明阳集团北京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主体,围绕常规电源清洁利用技术、新能源构网型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和长时储能技术等关键性技术开展攻关。支持国网智研院聚焦能源信息采集、传输、分析计算等重点环节,在直流输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工新材料技术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支持能源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等主体,聚焦新能源智能算法等技术方向开展攻关。
(2)打造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鼓励国家电网,国家能源,国电投等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作用,吸引生态链企业聚集。推动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作用,推动上中下游企业集聚,打通产业全链路,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支持能源央企、民企和高校搭建创新联合体、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开放实验室,开展联合攻关。发挥先进能源基金牵引作用,吸引世界“500强”能源企业新设、迁入总部及直接控股管理的研发、结算、销售型区域总部等独立法人机构落地昌平。
(3)推动能碳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加快建成全国首个能碳监测管理平台,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面向科学城管委会、区级各部门、科学城入驻企业等用户打造集监测、管理、调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大脑”,推动动态碳计量先行示范,实现用能单位能耗碳排的监管,支撑区域能耗双控向碳排双控转变,助力昌平区双碳目标实现。
(四)未来信息
1.人工智能
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医疗、药物研发、教育、政务等多领域的创新应用,加速培育智能产业。到2027年,进一步推出2-3个AI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打造1-2个AI应用创新产业集群。
(1)推动人工智能对医疗健康的深度赋能。推动数坤科技自研多模态医疗大模型ShukunGPT在全区落地应用,针对专病风险人群提供全链路全方位健康管理。积极探索AI医疗区级试点,开放区医院、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场景资源,搭建AI医疗数据获取场景应用示范平台,加快推动AI辅助诊疗产品的落地应用。依托中关村AI新药研发平台、冷冻电镜与药物发现创新中心,加速创新药研发进程。
(2)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创新。持续深化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央企和属地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项目为支撑,以AI基础教育大模型试点为抓手,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创新,推动形成创新教育和数字教育、智慧教育互融互促的良好生态。
(3)进一步丰富“回天大脑”应用场景。依托回天智慧城市试验区,在龙域中心、AI加速中心、科创中心、天通科技园、云集中心等地区加快布局一批数智产业综合体,集中承接AI图像、AI医疗、AI金融、AI教育、AI政务等领域技术应用落地。引入市级数据、社会化服务等资源,持续补强数据、算法、算力等基础支撑。进一步拓展丰富交通管理、人口流动、回天城市会客厅展示等应用场景。
2.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
依托6G数智创新港(一核)和中国移动信息港(西翼)、未来科学城东区(东翼),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卫星互联网产业集聚;以沙河高教园为核心构建校城融合区,以回龙观、天通苑为核心构建产城融合区,打造“一核、两翼、两融合”创新发展格局。
(1)超前布局6G关键核心技术。依托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技术优势,聚焦先进无线通信、新型智简网络、通感算智融合等关键领域,支持面向6G新型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支持北理工协同创新基地6G实验室建设。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学科优势,加快布局空天信息、网络空间安全等前沿赛道。
(2)推动构建6G开放试验验证环境。支持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搭建5G-A/6G领域共性试验平台和开放验证环境。支持相关创新主体牵头建设6G国际标准研究的端到端共性试验平台。支持开展6G系统级关键技术测试与验证。支持推动太赫兹通信、空基通信平台、通感一体、智能超表面等6G关键技术在专网中率先应用,探索6G赋能车联网、自动驾驶、智联通信感知及空天地一体泛在接入服务。
(3)加快建设6G创新产业集聚区。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牵头建设6G领域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和技术研发验证平台等载体,促进6G关键技术成果转化。积极培育发展卫星数据增值服务、重点行业低成本卫星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整合利用中国移动信息港存量空间,打造集研发办公、小试中试、孵化加速和产业配套服务于一体的6G创新产业集聚区,强化智算中心布局,努力争创国家级6G产业示范园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细化工作计划,明确发展目标,研究制定细分领域培育发展策略,梳理创新主体清单和重点项目清单,明晰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定期围绕未来产业前沿技术、创新模式、领先业态召开行业研讨会,提高前沿技术前瞻布局能力。
(二)强化资金支持
探索设立早期种子投资专项基金,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市场化基金失灵的早期项目进行合约式锁定。积极推动国内外知名基金机构作为发起人、驻区龙头企业作为出资人,配套一部分国有资本,共同成立未来产业专项基金,加大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组合式联动投资。大力引入社会资本做大未来产业母基金群,加大直投力度,实现早期基金与中后期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兼顾。
(三)锻造企业梯队
加速推动国家实验室、国重基地、企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和市级创新平台原创成果在昌平转化落地,聚力培育一批初创企业和前沿技术企业。重点挖掘和扶持本土高成长性企业,支持其在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承担重大任务,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和鼓励创新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厚植,加快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等。围绕优势领域加速聚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在昌平发展。
(四)布局应用场景
加强对未来产业应用场景的顶层设计、项目发掘和引导扶持。鼓励符合条件的未来产业项目申报北京市重点应用场景示范项目。面向“4232”赛道发展需求,拓展“未来产业+标杆应用场景”模式,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率先试点示范,打造一批未来产业场景应用标杆企业,形成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推广体系。
(五)加快人才引育
依托“昌聚工程”着力引进和培养具有前瞻判断能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领导能力的战略型科学家、领军型企业家。面向一流科研机构、顶尖高校和国际知名科研团队,引进有核心赛道或大项目研发经历的科研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强化“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多措并举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联合驻昌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专业咨询机构等以未来产业为切入点,探索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分析能力、社会影响力的未来学专业人才。
(六)重视监督评估
围绕重点赛道深化研究,持续建立和完善产业链发展图谱,及时调整完善重点企业、标志性产品、重点项目、年度任务等清单,按照“实施-监测-评估-调整”强化方案实施的动态管理。搭建未来产业统计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各细分领域发展动态,设立追踪反馈、评价调整机制,对于技术研发有突破、市场潜力较明朗、产业化进程明显加速的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加速产业培育。
关于我们
企业落地、服务合作
创促会闫老师
18500192812(微信)
创促会—谢老师
13718607172(微信)
创促会—李老师
13810101030(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