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尺,做人有度。
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养生,都需要有个界限。
正所谓过犹不及,凡事过度求满,最后只会害人害己。
还记得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写道:“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生活中,唯有那些做事恰如其分的人,方能过好这一生。
01
怒不过度
人生在世,生气在所难免,但如果常常怒不可遏,就会沦为情绪的奴隶。
多少人怒气一上来,会气的浑身发抖,血液逆流,甚至感觉肺都要气炸了……这,无异于是在慢性自杀。
中国有句古话:“百病源于气,气大伤身。”
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那只会让情绪扰乱自己的心智,伤害自己的身体。
所以,无论当时有多愤怒,当下有多生气,都不要过度宣泄怒气。
身体是自己的,拥有一个好心态,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诚如圣经所言:“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控制自己脾气的,强如取城。”
善待自己,从怒气可遏开始。
02
名不过求
人为名死,鸟为食亡!
世人追求名利无可厚非,但如果把名利当成了毕生追逐的唯一目标,就注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正如《道德经》有云:“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记得当年楚威王以重金邀请庄子当自己的国相,面对如此丰厚的名利,庄子却淡然拒绝,他对前来聘请迎接的使臣说:
“千金的确是一大笔诱人的财富,卿相之位也称得上是位高权重,不过你难道没有见到郊外那些用来祭祀的牛吗?
每当它们被精心喂养多年之后,就会佩戴饰物进入太庙,难逃被宰杀的命运。等到那个时候,即便想成为在污泥中打滚嬉戏的小猪也已经办不到了。”
人生在世,如果能像庄子一样把名利看轻,人生便能快乐的多!
尼采说过:“一切烦恼皆来源于过多的欲望”。
人生很短,没必要把全部时间都浪费在虚名上,凡事看淡一点,一切便会豁然开朗。
03
利不过贪
早前在网上见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富商在查出癌症晚期之后情绪失控,当场在医院过道里撒钱,一边撒一边哭着说:“我拼了命挣回来的钱,现在却没办法救我的命!”
人这一辈子,最可悲的事情,无非就是拿命换钱。
为了所谓的优质生活和自己的虚荣心,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每天过着颠倒黑白的生活,让自己几乎癫狂。
殊不知,钱不是万能的,它能买吃、能买喝,却买不来好日子和好身体。
懂得知足的人生,才不会被耗尽。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为人不要太过贪心,取舍有度,方为做人最上乘的境界。
04
衣不过暖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
人在衣食无忧的状态下,很容易不思进取。
尤其吃饱穿暖的时候,不仅身体免疫机能容易因过度依赖外界环境而消极怠工,自己的斗志也可能受到影响。
所以有时候,适当让自己“冻一冻”,保持“不满足感”,可以让人时常警醒。
"穿到七分暖,神敛心也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从养生的角度看,穿得过暖容易感冒,过冷则容易受寒。
东晋的葛洪曾说: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露卧星下,不眠中见肩。
做到衣不过暖,是对身心最好的保养!
05
食不过饱
"食不过饱"指的是不宜大吃大喝,身体处在七分饱时是最好的状态。
正所谓:“常有三分饥,百病不相袭”。
如果经常多食过饱或者暴饮暴食,则不利于养生。
大诗人白居易,就是一个饮食有度的人。平日里他主张素食淡味,饭吃半饱即止;虽爱喝酒,但绝不贪杯,酒至微醺便停。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自己的《富兰克林自传》一书中也说过:“我吃的东西非常简单:常常是一片饼干或一块面包,一把葡萄干或是从面包店里买的果馅饼。在他们回来之前,我就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看书学习。通常情况下,节制饮食不仅可以使人头脑更清醒,而且思维也更加敏捷,因此,我在学习上取得很大的进步。”
人生需要留白,胃亦如此。少吃一口,给胃腾出一点空间,心灵才有空间。
世间万事万物,皆是这个道理。
06
逸不过安
人生难得是安逸。
但在闲适的生活中,也不能彻底松懈下来。
对自己有要求、对生活有追求、对未来有期待,人生才会一直走上坡路。
否则生活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误入了一个空间。
在这里,有吃不完的食物、用不完的金钱。他想,这一定是天堂,于是在此地开心的生活了下去。
直到有一天,他过腻了这样的生活,想出去的时候,才发现怎么也找不到出口。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你以为这是天堂吗?其实这里是地狱。进来容易,离开可难。”
做人,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
正所谓:“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安逸的时光多了,奋斗的时光自然也就少了,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变得颓废了。
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地撑起一片天。
07
懒不过惰
人,可以偷懒,但绝不能有惰性。
因为一旦懒惰成性,就只会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丧、无所事事,这样的人,注定一事无成。
还记得曾有人在知乎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算是不求上进的人?
其中一个回答道出了真谛:“最不求上进的人,天天为现状焦虑,却又没有毅力践行决心去改变自己,永远是三分钟热度。他们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却过着最最煎熬的日子。”
懒惰的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它会成为一种习惯,一旦开了头,就很容易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找借口,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行为。
所以,物要防腐,人要防惰。
哲学家康德曾说:“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即自由。”
当你把懒惰放一边的时候,所有想要的,皆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
08
喜不过欢
人生一程,或多或少地,总要经历一些大悲大喜。
但悲不过伤、喜不过欢,则是生命步入从容状态下的一种处事之道,也是人生从岁月深处提炼出来的一种心境修为。
做人最高的境界,便是在淡泊宁静之中,欢喜无波澜。
当年“范进中举”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穷困潦倒的老秀才范进,正在街上苦哈哈的卖鸡换米,忽然得知自己竟高中举人。
如此天降喜讯,让老先生喜不自胜,喊了一声“我中了”之后,当场就变得疯疯癫癫,披头散发在外面疯跑。
若不是老岳父赶紧上前一个巴掌,这好不容易苦尽甘来的范举人,恐怕就得乐极生悲,后半辈子做个可怜的疯子。
人生在世,还是要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所谓“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只要内心安稳,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会是平和人生。
09
劳不过累
人们时常感慨:忙死了、累死了!
当一个人忙到没时间休息,没时间吃饭,没时间思考,那和一个没感情的机器有什么区别呢?
何况日夜不停歇的运转机器也有坏掉的时候,更别说是有血有肉的人了。
于是我们隔三差五就能看到某总裁某医生某工程师猝死的消息,我们也能看到某明星年纪轻轻地身患重病或者突然撒手人寰。
学会劳不过累,才能让自己在繁琐生活中得以脱身。
《菜根谭》里说:“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见。”
这就告诉我们,人不能太闲,但也不能太忙,太忙,则身心疲惫,易失真性。
最好的状态,是半忙半闲之间,张弛有度。
把握好生活的节奏,才是快乐人生最重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