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不管你有钱没钱,都别做这3件糊涂事,一定要记住了!

文化   2024-11-24 21:01   江苏  











































































































































































































































































































































































































































































































































作者:枳为橙

来源:听书369(ID:tingshu369)


《白鹿原》中,白嘉轩说过一段颇有哲理的话:

“人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

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里,做下瞎事也刻在家心里,都抹不掉;

其实天知道地也知道,记在天上刻在地上,也是抹不掉的。”


半生已过,才渐渐明白其中深意:原来这世间诸事,都有因果可循。


选对了方向,事事有分寸,做个聪明人,自己心里踏实,余生皆可顺遂。


迈错了步子,犯下糊涂事,堵死了前路,生活阴云密布,悔恨伴随终生。


人老了,图的就是踏实,所求不过心安,别再因为一时大意,伤了人心,毁了晚年的幸福。


退休之后,不管你有钱没钱,都别做这3件糊涂事,避免伤及自身、祸及家庭。


别因攀比伤儿女心,家和人旺

听过一个观点,让我印象很深刻:

“自古以来,孝分两种,一种是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衣食住行,这叫养口体;

另一种是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引以为荣,这叫养心智。”


而这两种孝顺,不分高低,不论贵贱,都是给父母的回报,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却常常要将孝顺分个高下,让孩子“争出输赢”。


或是虚荣心作祟,或是习惯了攀比,或是管不住口舌,总是想拿儿女们做比较。


在外人面前,常谈论哪个孩子为家里付出的多,哪个孩子有出息,哪个孩子买的东西贵重,哪个孩子能争光。


在家人面前,又指责哥哥不如弟弟优秀,妹妹没有姐姐嫁得好,哪个儿媳更体贴,哪个女婿更体面。

久而久之,难免让儿女心生怨恨,一家人失了和气,变成一盘散沙。


《人世间》里,周秉坤和周父对峙时声泪俱下,不少网友直呼感同身受。


在秉坤看来,父亲只看重上过大学的哥哥姐姐,而自己因为不够出色,而被父亲厌弃。


所以逢年过节,当着外人的面,周父似乎只会夸赞周蓉和周秉义,却很少提及秉坤的付出和孝顺。


一直以来积攒的怨气埋在心底,秉坤和父亲的关系也一天天变得僵化。


火车站送别时,父子俩再次发生激烈冲突,周父脱口而出就是责备:“你有什么出息,你哥你姐读大学,让你去考,你能考得上吗?”


父亲短短一句话,却深深刺痛了秉坤的心,甚至在他心里留下了多年难以愈合的伤口。


自此一别,秉坤再也没有主动联系过父亲,周父甚至都不知道儿子搬了家,买了房,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周父在打听之下,找到儿子的住处,这次相见,秉坤终于将心中委屈一吐为快:

“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都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都是一个爹一个妈养的,就我没出息,我多难受你知道吗?

我这辈子最大心愿就是让我爹我妈满意我,你不安慰我不说,你就撒盐,什么话难听你说什么话,哪疼你抠哪儿。”


有句老话说的很对:当孝顺置于利益之上,所谓真情就变得不堪一击。


这世上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也没有哪个家庭能在争吵声中得以长久兴旺。


家和万事兴,是天下父母的心愿。和睦的家庭氛围,是晚年幸福的根本源泉。


永远别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伤了儿女的心,破坏了家庭的和气,弄丢自己原有的幸福。


对待子女,多一点包容,少一点比较;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苛责,亲情才能长存。


一家人在一起,没有怨恨,互敬互爱,以和为贵,日子才能越过越兴旺。


别跟亲戚走得太近,交往有度

作家周国平曾在书里写过一句话: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


朋友如此,爱人如此,家人如此,亲戚之间亦是如此。


一旦失了分寸,丢了距离,超了边界,走得太近,就容易引发一系列灾难。


《奇葩说》里,陈铭讲过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陈铭的父亲小时候家境一般,平日里无人问津,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里买了房,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有的亲戚得知了他们家的情况后,就开始三番五次上门求助。


有人特意跑来,让他父亲帮忙安排工作,也不管麻不麻烦,只想为自己谋个生计。


有人大老远赶来,声称他们家经济优渥,所以要借点钱用。


一切正应了那句古语:“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他父亲为了不得罪人,也不想伤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更不想失去这么多年的情谊。


于是,一次又一次,一点又一点,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他本以为,亲戚之间互帮互助也没什么不好,可事情的发展却慢慢偏离了原来的轨道。


不打一声招呼就直接找上门的人越来越多,帮忙的要求也一个比一个过分,越来越肆无忌惮。


一旦他们表示拒绝,或者有半分不情愿,那些人就会在背地里辱骂,用恶毒的话诅咒。


真心不仅没有换来感恩,还带来了祸事。


善意不但没有得到回馈,还增添了恨意。


终于有一天,陈铭的父亲忍无可忍,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借着酒劲当着众人发飙了。


没想到自那以后,找他家办事的人少了,真心实意相待的亲戚反倒多了起来。


近两年,“边界感”这个词常出现在人际关系有关的热门话题中。


没有边界感的人,相处起来让人不舒服,感情难以长久。


没有边界感的关系,会扰乱生活的节奏,会生出太多是非,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亲戚之间来往,边界感尤为重要,守住一定的距离,拥有合适的分寸,把握适当的尺度,自会有来有往,让彼此都感到舒心。

很认同作家三毛说过的一句话:


“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和亲戚相处,始终谨记:升米养恩,斗米养仇;救急不救穷,帮难不帮懒;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是非。


保持一碗汤的距离,亲而有间,密而有疏,终会得以圆满。


别和兄弟姐妹断交,珍惜血缘

前些日子,去医院探望多年前的一位师父,聊起过往他慢慢红了眼眶。


年轻的时候,因为一些利益纠葛,他和亲兄弟闹了矛盾,气头上还放下了狠话:

我就当没你这个哥,跟你就当没这层血脉关系,没有这点亲情我也能活得好好的!”


当年华逝去,他们白了头发,本以为旧怨也应该随之淡化,兄弟俩也该握手言和了。


可是他哥早年间便被儿女接去了国外生活,现在身体也不太好,行动不便,只能电话联系,想见一面都难上加难。


如今躺在病床上的他,十分渴望那珍贵的血脉亲情,多么希望能再和亲兄弟谈谈往事,说说心里话,道一声“对不起”。


可事与愿违,回忆起儿时打闹的场景,心里难免酸楚。


俗话说: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落在地上,化成水,结成冰,就再也分不开了。


当人老了,父母离去,最亲之人除了儿女,就是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血脉相连,心在一起,终能温暖彼此,一家人的日子也能因此红红火火


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就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后来分隔两地后,又常常通过书信往来,关心对方的近况。


当苏轼入狱后,很多亲朋好友为了不被牵连,纷纷远离。


而苏辙却立马把哥哥的家小接去身边照顾,还多次上书,为兄长求情。


在苏轼生命的最后,也交代家人,让弟弟苏辙为自己作墓志铭。


很多年后,苏辙因病离世,临终前嘱咐身边人,务必将自己葬在哥哥墓旁。


兄弟姐妹之间,是割不断的血浓于水,剪不断的手足情深。


所以,永远不要轻易和兄弟姐妹断交,珍惜这份亲情,珍惜眼前人。


退休以后,闲来无事,记得常和兄弟聊聊天,喝喝茶,一起追忆儿时的快乐,找寻生活的美好。


人生路上,有兄弟扶持,有姐妹依靠,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迈过难关。



作家萧伯纳说:“六十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


人只有经历过大风大浪,见识了世事的千变万化,明白了人心的复杂,才能明白什么最珍贵。


往后的日子,不做糊涂事,做个明白人,别再走错路,珍惜和家人相聚的时光,才算是不负此生。


作者:枳为橙     来源:听书369(ID:tingshu369),用你的耳朵,保护你的眼睛,每日听名著,读好文,百万书友的共读平台,美好生活,从这里开始!转载请联系听书369。

醒读文化
醒读,清醒处世,阅读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