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东明这片土地,承载着千年的记忆,而地名,便是开启这记忆宝库的钥匙。我们将深入挖掘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传说。从本期开始,让我们跟随着每一个地名故事的脚步,在东明的历史中穿梭,去邂逅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去感悟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底蕴,去见证东明地名文化的不朽与辉煌,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秘之旅。
东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门户,是黄河入鲁第一县。东与牡丹区、曹县接壤,南、西、北与河南省的兰考、长垣、濮阳为邻。全县总面积1370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和两个街道办事处,408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88万。东明县历史悠久。十多处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据《书经·禹贡》记载,东明之域西邻黄河,南越济水,北跨濮水,位于兖州、豫州的结合处。
一、地名来历
东明县地名来历与秦始皇东游有关。秦始皇二十九年,嬴政东游至户牖,遇“霾雾四塞,不能进”,遂将此地命名为东昏。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在户牖(you)邑始置东昏县。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于元年将东昏县改为东明县,东明县名始于此。
秦汉三国时期:秦始皇时属三川郡阳武县故址在今兰考县县城北10公里。汉武帝置东昏县,隶属兖州陈留郡。三国时期,东明县域属魏境,公元223年,废除东昏县降为东昏镇,原境域归属陈留国的外黄、济阳二县。今东明县北、东及东南部属济阴郡的离狐、冤句县,西及西南部属陈留国的长垣、济阳县。
两晋南北朝时期:西晋境域归属沿袭东汉,东晋先后归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国。南北朝时属北魏,西部属司州的济阳,东部属兖州的离狐、乘氏、冤句。578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改西兖州为曹州,今东明县归属西兖州的冤句、离狐二县。
隋至清朝时期:隋朝今东明县境北部隶属曹州的离狐县等,东昏镇归属济阴郡的外黄县。唐初境域有变化,天宝元年改离狐县为南华县。宋朝改东昏镇为东明镇,乾德元年在今兰考县城北10公里的东明镇复置东明县。金因黄河改道冲坏宛亭县城而废除宛亭县,兴定二年东明县改辖冤句故地。元朝属南京路曹州,后隶属中书省大名路开州。明洪武元年迁县治所于东明县的云台集(今县西堡城),洪武十年废除东明县,弘治三年重新设置东明县,属北道布政使司大名府。清朝建制不变.
民国时期:初期属直隶大名府,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6年隶属河北省第十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0年3月建立东明县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3月,在东明县西南、长垣县东南结合部建立东垣县抗日民主政府等,1943年至1945年期间东明县有设立与撤销等变化,1945年8月再次设立东明县,1949年8月,东明隶属菏泽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11月归属河南省郑州专区,1955年10月改属开封专区,1963年4月改属山东省菏泽专区,2000年6月撤菏泽地区建菏泽市,东明仍属菏泽市管辖。
如今,走在东明县城,高楼林立,五四路、曙光路、沿河路、梦蝶路、站前路横贯东西,黄河路、工业路、向阳路、解放路纵贯南北,万福公园、南华公园、东明湖公园、体育公园、逍遥湖公园、五里河湿地等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去处,充分彰显出东明县独特的美丽与活力。
在东明土地上,曾先后孕育了先秦思想家、文学家庄周,西汉丞相陈平,晋代名相卞壶,隋末农民起义将领单雄信,唐初大将徐懋功,中唐经济改革家刘晏,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宋大臣张齐贤,明兵部尚书石星、文学家穆文熙等一批彪炳史册的历史名人。
来源:东明县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