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让文化遗产“永励后人”

政务   2024-11-06 17:30   甘肃  

让文化遗产“永励后人”


“伏羲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要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农民日报》2024年11月05日01版△


秦陇要塞,羲皇故里。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天水市考察时指出,伏羲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要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总书记的论述从大历史观的角度,阐明了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和最终意旨,也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次次追溯文明源流,“文化足迹”遍布全国。“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切切叮嘱,念之系之,言语里对文脉赓续的重视始终如一。
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年璀璨文明的独特记忆标识,凝结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创新创造和智慧成果。作为历史悠久的农耕大国,乡村文化遗产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源,无数乡村文化遗产镶嵌在农耕文明的画卷中,承载着世代乡民的生活记忆与文化认同,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农业的辉煌历程。它们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智慧、生态理念和乡土情感,更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可以说,乡村文化遗产的存在,回答了我们从何而来,而我们对待乡村文化遗产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将去往何方。在着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下,我们更应以历史的耐心和长远的眼光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乡村文化遗产。不仅要让乡村文化遗产完整地交到后人手上,还要让过去的智慧和创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丰厚滋养源泉。
对待乡村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好有形的物质遗迹,还要传承好其中蕴含的历史智慧、民族情感、大国气韵。通过追溯“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历史深处,重新唤起当代人对中华文明的骄傲,积蓄起民族奋进的力量。例如,守护哈尼梯田,就不应局限于对梯田沟渠的简单修缮,还应深化探索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哲学与智慧。研究高原窑洞村落,不能只求原汁原味的保护,还应大力弘扬昔日农民面对恶劣自然环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精神与创造宜居生活的崇高追求。就如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所强调,既要挖掘“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故纸堆中的文字活起来,让古建筑群砖石能说话,让民艺古乐净化心灵,激荡起新时代的文化共鸣。
对待乡村文化遗产,不仅要薪火相传,也要与时俱进。文化遗产生发于生活,也应以更鲜活的方式重回生活,才能拥有生生不息的力量。要通过深挖其多重价值,推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今,靠着虚拟现实技术和在线直播等形式,远在他乡的游子可身临其境地感受春种秋收;曾经默默无闻的民间手工艺,成为市场上的热门文创产品;一些地区聚焦农业文化遗产农业品种的全链条开发利用,研发出食品、饮品、日用品等系列产品。借力科技、旅游、研学等新生元素,一批批乡村文化遗产不仅守住了文化根脉,还在新时代大放异彩,为乡村振兴和文化强国注入强大发展动能。
根之茂者其实遂。葳蕤的中华文化遗产恰如有源之水,滋养了弦歌不辍的中华文明,维系着生生不息的民族血脉,照鉴过去,也必将照耀未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来源:农民日报 新天水


小天推荐阅读▼
总投资5.33亿元!天水这一项目顺利封顶
天水,你怎么这么“出色”啊🤩🤩🤩
「 天 水 」 你 果 然 很 秋 • 味࿐࿐࿐
天水葡萄,首次出口!


编审 :胡江

责任编辑 :张娟辑 :冯进毅


天水发布
发布天水新资讯,讲述天水好故事,传播天水好声音,展示天水新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