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热爱的事情中,人生自会发光

文摘   2025-01-05 05:10   加拿大  


后台发送“吸引力”,送你免费吸引力法则课

发送“写作”,送你1份写作干货彩蛋


转眼,我们第4期28天写作训练营,今天迎来了结营日。


无数个午后时分,当幼儿园小朋友们午睡后,伴随着贝多芬的钢琴曲,我便开始打开作业,逐一点评。


第三周,我们进入议论文和新媒体观点文写作实战阶段。


从前几期训练营的经验看,这一周是一个学习的分水岭。


有一部分同学开始掉队,乃至后面的简单任务也没有信心去完成。


可是一旦咬牙完成所有任务后,会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就像爬山到达顶峰一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体验,还是挺不错的。


让我惊喜的是,这期仍有同学能够迎难而上,每篇文章都在不断地改进和提升。


我经常说,写作是一种孤独的旅行。


一字一句,都需要你亲自去创造和完成,没有人可以替代你。


每次完成一篇文章后,内心的轻松和愉悦是无法言表的。


所以,我珍惜学员们写过的每一篇文章。总是认真读过每一段话,仔细揣摩核对后,才会写下自己的想法和评论。


为什么我会如此慎重对待点评呢?


因为我非常理解写作初学者的心态,太需要被鼓励和被看见了。


想起多年前,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写作班。


当时那个课程的老师只负责讲课,作业点评全是由助教们来完成。


当我认真地完成第一篇文章后,满心期待点评,结果等来的通篇全部是批评,也没有提任何修改意见。


看完之后,我的心像掉进了冰窟窿。


还好,我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坚定地朝自己的目标前进。


当然,对学员们的文章,除了鼓励和赞美,我也会提出改进意见。


每次沉浸式点评学员作业的过程,我感受不到周遭的一切,那种心流体验太美妙了,仿佛自己在闪闪发光。


分享一下第三周部分点评的内容吧:


1. 芳姐


芳姐妥妥的学霸啊,这是提前打卡的节奏。你已经完成了今天的作业啊,厉害🤩👍


很喜欢你这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开篇亮出了文章的主题,不与烂事纠缠,是对自己的成全。


然后正文部分,用了三个小观点(不与烂事纠缠,是一种智慧;不与烂事纠缠,是对他人的理解;不与烂事纠缠,是对自己的成全)进行逐一论述,最终落脚在核心观点上。


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流畅,很不错。


【优化意见】


在阐述每个观点的时候,如果能适当增加一些跟观点吻合的故事案例,比如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影视剧或书籍中的一些故事,会让内容更加丰富饱满,也更有说服力。


以上供参考,总体很棒,继续稳定加油🥰👍


2. 可琳


亲爱的可琳,每次打卡有两个可选任务的时候,你全都会认真完成,为你的努力点赞。


【议论文】


对孩子而言,哪种陪伴方式才是最好的呢?


标题采用反问式结构,引人思考。


开篇部分,你通过如今家长陪伴孩子的现状,引出核心话题:很多时候家长很困惑,不知道哪种陪伴方式是最好的。


正文部分,你提出了两个小观点:


1. 放养式陪伴成长的孩子就会没规矩


2. 溺爱式陪伴成长的孩子就会容易被宠坏


首先,这两个观点挺好,不过最好把”就会”都去掉,保留“容易”,变成:


1. 放养式陪伴成长的孩子容易没规矩


2. 溺爱式陪伴成长的孩子容易被宠坏


之所以这样修改,是因为“就会”过于绝对,读者很容易找出反面案例,比如有的孩子就是放养,也同样懂礼貌,守规矩。


而用“容易”是表达一种概率和现象,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其次,这两个观点你都有用实际故事案例来论证,非常棒。


最后,结尾可以尝试增加一个总结性的观点,比如:


最理想的陪伴方式,是放养和适度管教相结合。


在需要定规矩的时候,家长要有明确的立场和态度。而该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和尝试的过程,只要保证安全的前提,大胆让放手让他们去做。


这样相当于你提出了问题,还给出了解决方案,整个文章结构会更加完整和严谨。


总体进步很大,继续加油哦!😄👍


【记叙文】爬山历险记


读这篇文章,全程心都被提到嗓子眼儿了。就像看电影一样的感觉,明明知道主人公最后会很安全,但过程就是让人胆战心惊。


冬日里空旷无人,山野浓雾弥漫,回头一看,竟然没看到同伴的身影,紧张情绪到了极点。


我想起几年前,我们一家曾在一个偏远的国家公园划船钓鱼。


结果风浪太大我们根本没法返程,当时手机也没信号。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没带手机,所以根本没法求助,在湖上漂了大半天,也是非常惊险。


后来遇到好心人用游艇马达把我们带回小木屋了🤣


还好,你很淡定地往回走,并且不断呼喊同伴,而他也同样在呼喊你,于是你们终于重逢了。


谢谢你分享这次历险经历,让我们也会汲取教训,在野外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3. 秋婵


亲爱的秋婵,这篇文章写得情真意切,非常打动人。


开篇讲述了你和少冰老师相识的故事,接着又描写了她对你的一些具体帮助:


1. 保健知识:艾灸、推拿、精油养生,还有食疗等,这些都是对自己和家人非常实用的知识。这部分展示老师有很专业的中医养生方法。


2. 霏霏和小猫的故事:我很喜欢老师给你的建议,通过绘画和写作进行心理疗愈。在输出表达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渐渐抚平内心的痛苦。


3. 弟弟纠正说话方式:老师首先建议你们去医院坚持,同时还给你们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小方法。


总之,这是一篇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的文章,多角度诠释恩师对你的帮助以及你内心的感恩之情。


继续加油哦💗


4. 咏骏


亲爱的咏骏姐,这篇议论文有理有据,故事案例丰富,每一点非常有说服力,大赞!


首先,标题就非常吸引人,反常规观点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可不是贬义词”,引人好奇,想一探究竟你到底是如何论述的。


其次,正文部分你列举了7个分论点:


1.增强体质

2.改善心肺功能

3.控制体重

4.促进心理健康

5.改善身体机能和智力水平

6.延缓衰老

7.改善睡眠质量


每个小观点,你都有详细的论述,并且还引用了身边人的故事、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强化观点的可信度。


最后,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呼吁大家坚持合理运动,保持身心健康。


总之,这是一篇观点明确、内容丰富的佳作,适合当倡导人们运动的科普文👍


5. 李华平


华平姐最近对“爱自己”这个话题有很多深入思考,很棒。


这篇文章的主题:允许情绪自由流动,是爱自己最好的标志。


两个分论点:


1. 爱,要大大方方说出来


这部分你运用了表妹和闺蜜的故事,很契合这个分论点。


一点小建议,故事结尾部分可以写一段类似的话:


表妹和闺蜜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此在生活中她们情绪稳定,亲密关系也非常幸福。


可以看出,敢于表达爱,允许情感自由表达,才是真正爱自己的表现。


这样做,就能强化核心观点“情绪”这个关键词,否则这个故事只是讲表达爱,跟情绪一点关系没有。


换言之,你的分论点是用来证明主要观点的,要为它服务的。


2. 不喜欢的人,主动疏远


这个观点,可以换成:“多与滋养自己的人在一起”会更好。


其余都挺好,继续加油💗


6. 李遂勤


亲爱的遂勤姐姐,很喜欢这篇关于共情主题的议论文。


首先,标题“共情,适可而止”,直接给出自己的观点。


通常,共情能力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但你却倡导适可而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其次,开篇部分用《反思的爱》一书中作者的精华观点引出文章主题,很贴切。


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话,如果孩子本身共情能力很强,还一味要求更多共情别人,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接着,你对共情的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再次引发思考,共情到底怎样才是合适的?


这个部分,你分别用几个小观点来论证共情过多会产生的弊端,比如情感上的共生、界限不分、产生讨好模式等。


你还采用了董宇辉老师的例子,契合主题。


后面你对过少共情带来的可能结果也进行了分析。


最后,你还对如何适可而止共情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分别是看个体、关系、发展三个角度,都很有说服力。


结尾处再次强调了适度共情的重要性,非常赞💗


总之,本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同时采用了正反论证,让内容更加丰富充实。


此外,最值得表扬的是,你不光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结尾还有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文章更有深度和参考价值🥰👍


此外,谢谢你结尾的圣诞🎄彩蛋🤩


7. 二毛


“幸福者退让原则”,第一次听到这个网络新名词,谢谢二毛姐的科普。


首先,开头通过圣诞节蛋糕店外送订单陡增,导致有极少数骑手不小心损坏蛋糕的现象,引发出文章的主题,很是贴切。


接着,你阐述了“幸福者退让原则”的真正含义,并不是一味鼓励人们退让,而是在特定环境下,选择灵活的退让,从而更好的做自己,也让环境对自己的影响降到更低。


其次,很喜欢你做生意时的果断与大气,与其跟客户斤斤计较,不如理性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


最后,你还对“幸福者退让原则”与“烂人烂事”进行了对比,从感觉上说,我也更喜欢前者,它让人内心平静且柔软。


文章结尾处,你还提到对于没有底线的人,还是要勇敢机智地捍卫自己的权利,大赞!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观点新颖,有理有据,是一篇很棒的议论文。


8.Lucky


抱抱亲爱的Lucky,给孩子断奶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还好有妈妈的陪伴,这一切才得以顺利进行。


通过清晰的时间线记录,看得出来前两个夜晚,你、孩子、妈妈,你们三人都睡得很不踏实。


这是孩子成长途中的第一次大挑战,但我相信在妈妈和外婆的爱心呵护中,可爱的小清清一定会越来越棒的。


祝福可爱的小宝贝快乐成长呀🥰💗


9.幸福女神


吴谢宇弑母案,早有耳闻,确实是一件让人心痛的悲剧事件。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打着“一切都为了你好”的旗号,试图掌控他的人生,却何曾想过:这都为后来的悲剧结果埋下了伏笔。


很喜欢纪伯伦的这首小诗,孩子通过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守护和祝福。


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相信他们有能力追逐自己的梦想和幸福。永远不要以爱的名义,去控制和限制孩子的一切。


总之,这篇文章观点明确,案例剖析透彻,结尾还延伸到夫妻关系、朋友关系等方面,再次强调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


另外,可以给文章取个标题,比如:


父母最好的爱,是给孩子足够尊重和自由


10.爱明


关于死亡,我们从小到大都没有接受过相关方面的正规教育。


在很多地方的文化中,大人们都是避讳谈论这个话题。


所以,这也导致我们很多人对死亡更多的充满恐惧,最直接的体验便是源自最亲的人离开。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往往要很长时间才能驱散。


对于琼瑶阿姨以这种方式的离世,着实让人遗憾和心痛。一切可能都源自她内心对生命意义和生命质量的理解与解读。


斯人已去,只能诚挚祝福她在另一个世界一切安好。


谢谢你分享了很多关于生死的哲学与思考。知道死,才能更好地生。


很赞同你的观点,死亡并不是终点,对于灵魂来说,在地球上走一趟,才是过客。我们都应该好好关照自己的灵魂💗


【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爱明给出了四条具体的建议:


1. 学会照顾自己的情绪

2. 跟同频的朋友在一起

3. 跟自己的心在一起

4. 提升认知、终身学习


你对这几个点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还给出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思路清晰,有理有据,非常棒。


【优化建议】


1. 以上第3条观点可以像其他几条一样,换成更具体的描述。


比如:允许自己放慢生活节奏。


作为观点的话,尽量避免过于感性或抒情的句子。


2. 第3条观点下,若能增加一个自己或身边人的实际案例,内容会更丰富饱满,有说服力。


比如,你之前一直紧张忙碌,当你尝试放松静下心感受生活的时候,发现自己比以前更快乐。


以上供参考。


总体挺好,继续加油🥰👍



小桃说


每次沉浸式点评学员作业的过程,我感受不到周遭的一切,那种心流体验太美妙了,仿佛自己在闪闪发光。



   END  



猜 你 喜 欢


如何吸引100万?附《秘密》HD电影高清版(建议收藏)

反转:第一次公众号卖书接到2单,营收112元

第一次公众号带货0收入,但我却信心满满~

这本让我获益10000倍的书,你一定要读!



作 者 简 介

张小桃(Grace),现居加拿大。21天吸引力法则实践营创始人,付费学员600+。9年吸引力法则实战经验。十点读书签约作者,著有《邂逅心想事成的人生》,当当网热销中。

吸引力法则的魔法见证
分享《秘密》之吸引力法则的奇迹见证,生活的实相都是由自己创造的,你若美好,世界自然美好。新书《邂逅心想事成的人生》已经上市,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