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通过培养好家风好家教,倡导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良好风尚,营造人人懂家风、守家规、遵家训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有效推进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让好家风好家教引领社会好风气,增进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
什么是家风家教?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藉、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
家教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通过言传身教,让每个家庭成员刻骨铭心。
良好的家风家教
1.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父母应当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当对孩子有如何要求时,父母应先作为榜样。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言行以及心理发展变化极具影响力。孩子们就是在模仿的过程中长大的,所以家长更应在各个方面给予孩子正向的引导。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爱护、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孝亲敬长彰显好家风益服务活动
百善孝为先,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家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孝”不一定要用轰轰烈烈来诠释,它也可以用日常行动来表达。孝,是父母干完活回到家后我们送上的那一杯热茶;孝,是父母累的时候我们一句安慰的话,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后我们端上的洗脚水;孝,是父母看到我们的成绩后的笑脸;孝,是父母晚上回家从我们嘴里得到的一句体贴的话。在家中大家都真诚相待,互敬互爱,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逢年过节都会去看望长辈,陪伴长辈,帮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勤俭节约的家风立人品格
常言道,要做事,先做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帮助人们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和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有利于国家保持长期的繁荣昌盛。晚清重臣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读书明理。尽管他位高权重,但是却看不惯世家子弟骄奢淫逸的生活。他对子女们要求极为严格,女儿需要承担家务劳动,儿子则必须勤于功课。即使他公务再繁忙,也要抽空检查课业、指导孩子们习文练字。此外提倡节俭,在家中要珍惜粮食,让孩子深刻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学会多次循环利用的物品一定要物尽其用,不可铺张浪费。
4.诚实守信、待人友善的处事原则
诚实守信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做错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并从中吸取教训及时改正。
5、奉公守法、心怀天下的责任担当
家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域,也承担着培养家庭成员担当社会责任的勇气、胆量、意识。具体表现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对家庭尽责、为国家效忠,以及严守法律底线,做守法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