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市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近年来群众呼声较高的通村通组硬化路为重点,重点实施较大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拓展攀枝花南站综合客运枢纽工程,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在便民出行的同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今天的《民声》栏目《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系列报道,让我们关注交通建设有关情况。
仁和区啊喇乡的岔河路是连接啊喇乡与仁和城区的重要通道。近日,记者在这里看到,新铺设的沥青路面宽敞平坦,红黄蓝三色标线宛如一道美丽的彩虹在乡间一路延伸,岔河路也被当地村民称为“彩虹路”。
村民们告诉记者,岔河路以前坡度大、弯度急,路面破损严重,长期影响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2024年,这条路的提档升级工程被列入攀枝花市省级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12月底,主体工程及路面面层施工全部完成,公路等级由四级升为三级,全长7.8公里的岔河路变为了“彩虹路”,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岔河路提档升级工程惠及啊喇乡5个村38个村民小组,共9300余名村民,为当地芒果、樱桃、板栗等特色农产品运输提供了一条更为安全便捷的通道,有效助力啊喇乡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通村路提档升级,通组路硬化工程也在加快推进。2024年9月,我市开工建设米易县得石镇得石村大槽沟组通组硬化路项目。2024年12月底,项目完工通过乡镇级验收,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家门口的变化。
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我市农村公路2024年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已圆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21公里,总投资9000余万元,为目标任务的104.3%,项目共涉及全市19个乡镇、100余个村(组),约20万名群众因此受益。
农村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城市交通运输状况也在不断改善。为进一步拓展攀枝花南站的综合客运枢纽功能,2024年我市启动了市级民生实事项目——攀枝花南站长途客运站和公交换乘枢纽站后续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进出站岗亭、车辆安检、清洗以及充电设施、站务系统搭建等,为攀枝花南站进出旅客提供公路、铁路“一站式”换乘服务。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80%,信息化工程正在抓紧实施。
2025年,我市将持续全面提升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效率和工程管理水平,坚持目标导向,全力打造民心工程、优质工程、精品工程,为推动攀枝花高质量发展铺就一条条“快车道”。
*《民声》专栏是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求打造的民生栏目,栏目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协同发力”为措施,持续推进解决市民急难愁盼问题,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民声热线:0812-3666666。
反映问题请扫下方二维码
↓↓↓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报道
编辑:苏虎 李青蔓
校对:代琳
审核: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