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提出“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为全省做好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戏窝子”泉州,坚持守正创新。11家国有文艺院团和70家民间文艺院团携手打造文艺精品,构建出文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1月份即将为群众献上80场公益性文艺演出;春节前后,市直文艺院团即将献演超百场演出,去年以来更是花式“出圈”——
奖项更高端。市直五大院团剧荣获国家级奖项14个、省级13个;个人获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103个。其中高甲戏《围头新娘》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泉州南音《南音魂》荣获第13届中国曲艺类最高奖牡丹奖表演奖(包揽牡丹奖大满冠);7个剧目摘获福建省第九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创下历史最佳成绩。
高甲戏《围头新娘》精彩演出
创作更多产。全市国有院团创排高甲戏《围头新娘》《阿旺的幸福生活》、梨园戏《缇萦》、南音《弦管雅乐千古传》、提线木偶剧《霍去病》、歌舞剧《大海铭记》等大型剧目20多部,成为大型剧目高产地,去年到20多个国家交流演出。
品牌更多元。全国南戏展演列入文化和旅游部支持项目,成为全国戏曲界新品牌;成功推出提线木偶折子戏商演、《遇见泉州》,提线木偶戏“一票难求”,在全国传统戏曲界首创“为了一出戏来到一座城”的“泉州现象”。
营收更可观。各大院团全部面向市场演出,去年以来票房演艺收入达2000多万元,其中木偶剧团比2022年增长50倍。
以高质量创作展现泉州文艺的新作为、新气象,是泉州文艺院团工作者们交出的答卷。
回首泉州文艺院团一年多来的成绩,可以用“热闹”和“登顶”两个关键词形容。热闹,是因为捷报频传;登顶,是因为基本把能拿到的最高奖都拿到了。
泉州三年两获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最高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分别是电视剧《爱拼会赢》和戏剧《围头新娘》,成绩居全省地市前列。“高甲戏《围头新娘》能在国家最高艺术赛事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获此殊荣,既是动力,又是鞭策;既是高峰,又是起点。”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主任周杰俊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今后泉州高甲戏将持续探索前行,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泉州地方戏曲融入现代社会,与当代观众产生精神、思想和审美上共鸣。”
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宽。南音《百鸟归巢》登上央视春晚;高甲戏《昭君出塞》《连升三级》《玉珠串》、梨园戏《朱买臣》《陈三五娘》等入选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高甲戏《阿旺的幸福生活》《凤冠梦》、木偶戏《火焰山》等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建党“百年百部”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南音魂》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7个作品在第九届福建艺术节中获奖,为历史最佳成绩。福建省第十届百花文艺奖中,泉州10件作品获奖,其中长篇小说《故香》等2件作品获一等奖,泉州市委宣传部被授予组织工作先进单位。泉州另有3个剧目入选全国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计划,6个剧目入选全省舞台艺术和美术精品工程,10多个剧目在全国平台上展演交流。
如此高质的作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戏迷,各大戏院、剧团出现抢票潮。以龙年春节为例,泉州木偶剧院连续演了81场《古艺新姿活傀儡》,开票就秒光、加场又加座;歌舞剧院《遇见泉州》打响“一座城,一场剧”品牌,高票价依然挡不住“每场都满座”,整个春节的演出呈现历年开演最早、演得最多、演到最晚的火热态势。
高产与出彩,则是泉州文艺院团工作者根植传统、大胆创新后对观众最朴实的回馈。
深入推进文艺“名家”“精品”等工程,泉州组织重点文艺项目参加各级各类重大艺术赛事、文化活动、剧目展演等,一大批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泉州形象的精品力作“喷涌而出”。去年以来,全市国有院团创排高甲戏《围头新娘》《阿旺的幸福生活》、梨园戏《缇萦》、南音《弦管雅乐千古传》、提线木偶剧《霍去病》、歌舞剧《大海铭记》等大型剧目20多部,备受瞩目,获奖数量创新高,其中市直五大院团剧荣获国家级奖项14个,省级13个;个人获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103个。
为了让文艺精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海内外唱响“泉州文艺好声音”,泉州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世界闽南文化节、“万里海丝路·千年刺桐情”活动、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4全国南戏展演、世界闽南语金曲盛典暨海峡两岸闽南语音乐大奖赛等大型文艺活动,受到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领导以及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惠安小岞举办的“万里海丝路·千年刺桐情”活动中,中央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和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两位大咖联袂献艺,为群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壁画作品《世界商埠》惊艳亮相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特展暨第160届法国巴黎国际艺术沙龙展,并获特别艺术作品奖,在“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引起轰动。
“泉州是我国著名的戏曲之乡,长久以来坚持守正创新,让泉州南音、提线木偶戏、梨园戏、高甲戏和闽南歌舞等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带动文旅融合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市文旅局局长吕秀家说,今后,我市还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加强内容上的创新、表现形式的创新、传播方式的创新,大力创新创作传统题材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相融合的精品力作。
出人、出戏、出精品。人才是文艺精品创作的根本,培育壮大文艺人才队伍是泉州多年的坚持与努力。
近年来,泉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文艺名家和文化艺术优秀人才评选,至今已评选8批共78人,推荐拔尖人才参加各级专家评选,涌现出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优秀拔尖人才。
泉州名家在全国绽放风采,市高甲戏剧团演员褚育江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新时代中国戏剧(丑行)领军人才;市文联兼职副主席林筱聆被中国作协授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优秀作家;曲艺家协会庄丽芬入选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主办的“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曲艺人才展演”;作家蔡景典散文集《踏车去散步》获2023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集奖;作家蔡崇达作品《大湾》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书法家曾锦溪、林景辉作品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吴德强石雕作品《同心协力》获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另有11人上榜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12人15件作品入围全国第13届书法篆刻展。
安溪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届获得全省戏剧会演剧目奖一等奖殊荣的县级院团。中心主任谢志斌告诉记者:“创作是院团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多年来,中心委托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泉州艺术学校招收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开展高甲戏进校园活动,为高甲戏传播和发展储备人才。同时,与省内外知名院团开展文化走亲,交流演技、联袂演绎,助力青年演员拔节成长。
坚持守正创新,让南音与现代艺术成功走出了融合之路。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负责人庄丽芬深有感触:“我们不断鼓励演员们发挥创意,将南音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与知名导演、编剧等艺术家紧密合作,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深受观众喜爱的南音新作。”去年起,泉州市“五一”期间举办全国南戏展演,每次数十位名家、近30个剧团汇聚泉州,项目列入文化和旅游部支持项目,成为全国戏曲界一个新品牌。
【240-Hour Visa-Free Transit in Quanzhou 丨泉州一日·世遗千年】
【35场演唱会!文旅新业态带火泉州】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小玲 陈智勇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一审 | 佳 佳
二审 | 轩 轩
三审 | 曾世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