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曾说:“人之初,性本善”,但荀子却始终坚持“性恶论”,认为人天性本恶。
但其实,人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动物,很难用单一的善恶来分辨,只是各自的偏向有所差别。
恶贯满盈的罪犯,可能身上也有些微的闪光点,平日慈眉善目的老好人,也或许会有作恶的时刻。
毕竟,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永远不知道一个人的伪装能够多么的逼真。
许多城府极深的人,都会把自己伪装成人畜无害的模样,实则内心早已包藏祸心。
那些想要在背后陷害你的人,多数都会有这3个表现,若是发现端倪,一定要有所警惕。
私下散布谣言
这世上的恶人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横行霸道的恶匪,一种则是精于算计的小人。
前者总是让人闻风丧胆,唯恐避之不及,但也因此间接避免了正面的冲突,少了许多麻烦。
而后者则常常让人防不胜防,因为他们时刻潜伏于自己身边,伺机出击而自己却浑然不知。
正所谓:“明枪易躲而暗箭难防”,就是这个道理,敌暗我明的时候,往往最为致命。
这类人往往不会与自己正面交锋,而是会选择躲在阴暗之处,用一些卑鄙的手段谋害自己。
譬如恶意的散步谣言,毁伤他人的名誉,或是将道听途说的消息,添油加醋的篡改一番。
只要能闹得满城风雨,即便最后自己竭尽全力去自证了清白,他们依旧能坐收渔翁之利。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之中早已经是屡见不鲜,更堪称是暗箭伤人的利器。
很多早就功成名就的名人或明星,若是长久不出来抛头露面,就会有人谣传他们“去世”的消息。
逼得很多人不得不打破生活的宁静,被迫出来澄清一番,但仍然有很多人对谣言信以为真。
对于普通人而言,若是发现有人恶意的诋毁自己,一定不要纵容对方如此的肆意妄为。
一定要勇敢的拆穿对方的谎言,还自己一个清白,以后更不要和这类人产生任何的交集。
当面刻意捧杀
相信很多人对“捧杀”一词并不陌生了,虽然是现在颇为流行的词汇,但却并诞生于现在。
早在东汉时期的《风俗通》一书中,“捧杀”便已出现,鲁迅先生的《骂杀与捧杀》也专门提到了这一词语。
其具体含义是指,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得被吹捧者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这个方法也算是一种百试不爽的阳谋,很多人都因此而从高台陨落。
秦赵长平之战时,赵国主将廉颇坚守不出,秦军无可奈何便心生而出“捧杀”的计策。
他们故意散播消息,表示秦军最惧怕的将领不是廉颇,而是赵括,并将其能力一顿夸大吹嘘。
赵王听闻此事以后信以为真,便在关键时刻临阵换将,让赵括代替了廉颇与秦军交战。
然而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完全名不副实,在前线冒然出击导致赵军深陷包围,最终全军覆没。
捧杀你的人,并不是真心觉得你有多么厉害,而是内心之中早已谋划好了阴谋诡计。
在人前的恭敬尊重,不过是他们溜须拍马的说辞,完全没有可信之处,只待你掉以轻心之时,他们便会伺机而动。
所以,人要先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别人恭维夸耀自己的话,千万不要信以为真。
许下虚假承诺
若要问及身边哪一种最令人生气,想必信口开河的人,总能在很多人的心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类人经常满嘴跑火车,将自己包装和吹嘘地言过其实,却也让很多人被骗上当,轻信其言。
无论你和他说到怎样的话题,他们都能畅所欲言,仿佛早就已经知晓了所有的一切真相。
而真到了定下承诺的时候,他们又会满口答应,好像这件事成竹在胸,一定能达成目标。
可这些要求他们并不能达成,最终只能不了了之,或是用欺骗等过分手段妄图瞒天过海。
战国时期,原本齐国准备联手楚国攻打秦国,秦国便派使者张仪前去拜访楚怀王。
张仪和楚怀王说,如果楚国能和秦国联手反攻齐国,那便割让出一部分秦国的土地给楚国。
楚怀王信以为真,便向齐国倒戈一击,但秦国却并没有割让土地,反而侵占了楚国的国土。
楚怀王大怒想要杀张仪,而他便再一次向楚怀王许诺,表示如果楚怀王能去秦国,便归还土地。
群臣纷纷表示不可信,可楚怀王却不顾众人反对,前往了秦国,被扣为了人质,并客死他乡。
《谷梁传》中有言:“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一再言而无信的人,那也没有什么新来的必要,盲目信从只会让自己身陷囹圄。
俗话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是所有人都天生善良,有些人披着纯洁的外衣,内里全是算计。
你可能在不经意之间就得罪了他们,又或者因为观念冲突而成为对方的仇人。
无论如何他们都会将你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打算借机会害你。
当你彻底相信对方的时候,就是他们最容易击溃你的时期。
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最好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对方有以上三种行为,就一定要远远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