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监局连背锅侠都省了

文化   2025-01-26 12:32   河北  



时空弯曲了。



你有没有一种感觉,最近世风急转直下,简直可以用扶摇直下九万里来形容。

古早的时候,世风已经已经很坏,出了大件事的时候,一般要找个大侠负责为官家背锅。当时的人们以为,这世道啊,过于浇漓了。谁会平白无故背锅呢,临时工也是有脾气的,也要养家糊口,背地里谁知道有多少交易呢。

时光如白驹过隙,屈指也没过去几年,世道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很多人都懵了,说:这也行吗?这真的好吗?这倒也不知如何是好以至于伊于胡底了。

让大家意兴阑珊的大件事有很多,但最近的一根稻草分外起了些作用,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时空弯曲了,弧度很大,一根稻草沿着弯曲的时空运动时,竟有了千钧之力,压垮草民最后一点期待。

这根稻草名叫“编辑错误”。它的全称是:

在2019年和2021年公开相关产品信息时,由于编辑错误导致上述问题。中心已第一时间在中心网站对错误信息进行更正


刚才说过,在世风已经很坏的时候,需要一个大侠站出来背锅。这个大侠姓甚名谁,是张三李四,如何膀大腰圆,又怎地忍辱负重,把这口锅完完整整接住,一丝毫坏水都不能泼溅出来,此事就圆满了。侠客的那张大脸与铁锅形成了完美闭环,时空再度丝滑平直。

但“编辑错误”完全是个虚指,哪个编辑,咋个犯错,如何处分……都不得而知。一整个侠客消亡史。世风还有救吗?

我的朋友项栋梁在“建设性意见”公号上发了一篇 药监局说数据雷同是编辑错误,我有3点不认同 (点击可阅读) 可能是背锅侠消亡当天,最有价值的文章。

我引用几句:

“关于盐酸曲美他嗪片的数据雷同,是无法用编辑错误搪塞过去的。

第一,数据顺序有人为调整痕迹。第一个表格的三行数据排列是123,而第二个表格的三行数据排列是231,也就是人为把第1行数据剪切后粘贴到了第3行。

第二,数据一半雷同一半不同。空腹试验的数据完全一致,到了餐后试验的数据却又出现了明显不同。这更进一步表明该BE试验的数据不太可能是因为忘记修改出现了重复,也不太可能是因为整体复制粘贴导致的错误。

第三,两份数据相隔2年之久,分别发生在2019年和2017年。以常理推断,不太可能是因为连续处理这两份文件导致的编辑错误。

上结论:

更大的可能是,处理2019年文件时从此前的多份同品种药品数据中分别摘录了一些数据来填充,为了避免完全雷同,操作者对数据顺序做了手动调整。


这种严重犯罪的编造篡改药品试验数据行为,可能发生在不同的环节,其中嫌疑最大的是负责生物等效性试验组织实施的第三方机构,嫌疑最小的是作为监管方的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

原来是涉嫌刑事犯罪了,难怪这个背锅侠不好找。

最简单的办法是404。在药物一致性公开信息已无法下载 (点击阅读)之后,我发现昨天热传的那篇不正确公号的“GC药一致性涉嫌造假,活干得太糙了”,也人间蒸发了。推荐一下这个公号,可以点击关注:

估计这个事情就这么结束了。没错,你在见证这个时代,一部背锅侠都消亡了的史。

相关阅读:
《蛤蟆去看心理医生》骗了千万中国人
一群医盲成了主流媒体记者
别只喝虎尿,这些神药拿去不谢
下一个被抓的医保局领导
别只盯着医保局,这个衙门更坏……
药物一致性公开信息已无法下载
报告!提出问题的夏医生已被解决










《知情人透露当年明月发疯细节》已404,还没看的朋友可点击关注“翻车志”公号,在翻车志输入“当年”领取:

另外推荐原创公号“不正确

它的slogan是:“反流行见解、不政治正确”。


这个公号的主理人很有想法,以前在机构媒体和互联网大厂工作,也是专栏作家。他刚运营这个公号不久,就出现不少爆文。最近关于集采药物的舆情,“不正确”是表现最好的自媒体之一。大家可能看过“抢B一个郑筱萸并不够”和“药物一致性涉嫌Z假,活干得太糙了”,都是刚发布不久就直冲10w+,但很快就被404了。



但“不正确”还在努力发声,他最新的一篇文章是:

报告!提出问题的夏医生已被解决  (可点击阅读)


强烈推荐“不正确”公号,请点击关注:



看见
不为浮云遮望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