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自然师法造化所谓"自然"、"造化",即包括世间的万事万物。
盆景正是名山人川、奇百老树的艺术概括和艺术再现。创作盆景,最重要的是须胸有丘壑林泉,而后才有"概括。和"再现"。学习自然、师法造化,是收集素材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创作的前提。当然,既是创作,就不是人日然景色的照搬、照抄,不是照镜子似的"缩影",而是现实主义札浪漫主义的结合。千里之出岂能尽奇,万里之水焉岂能尽秀。盆景创作,必无对出山水水、参天老树作仔细地观察、研究,认真进行一番剪裁、取舍、渲染、夸张的艺术加工,才能集中、更典型地再现自然。对于人日然,历代诗人、画家、艺术工作者都无限讴歌、崇拜,从大自然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作。
盆景工作者也必须不辞辛劳,爬山涉水,对出水树不作深入研究,抓住特点,掌握规律。山,或幽、或秀、或险、或雄、或奇;树,或遒劲豪放,或潇洒飘逸。要全神贯注,捕捉其特点。而每一特征,又要注意细微之别,搜尽奇峰打腹稿。在大自然中深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盆景艺术素材,但需我们去开掘,收集素材,才能避免刻板老套,从而创作出立意新、构图美、色彩宜人、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来。百人有这样的经验:"自江陵登三崃夔门,长流三千余里…旋涡回流,雄波急浪备在其间……悬崖峭壁、陡岸高风,峻岭深岩,幽泉秀谷,虎穴龙潭,奇危峻险,骤雨狂风,无不经历……真所谓探囊取物也。"不少盆景技师文化水平不高,但能创作出颇有意境、神形兼备的精品,正是他们在观察自然,在"行万里路"上下功夫的果。当然,强调行万里路,胸有丘壑,并不否定读万卷书,腹藏诗书,而是要正本清源,不要把师法百人当作源流。如果本末倒置,盆景的艺术源泉就会枯竭。
怎样学习自然,学些什么?学习自然,就是要抓住各稗事物的特征、特性、神情、态势等,抓住事物的规律性。自然界万事万物无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树有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落叶、休眠等规律;山有春夏秋冬、朝夕晴雨等变化规律。
以植物而言,各有不同的植物学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奇姿异态,变化万千,如竹的劲节潇洒,松的苍翠刚劲,桂花的香韵,海棠的妩媚,不一而足,各具特征。拿雅趣来说,就有古雅、秀雅、淡雅之别,而百人又把雅分成五类:"百谈天真,不着一点色相者,高雅也;布局有法,行笔有本,变化之至而不离乎变化依规矩者,典雅也;平原疏木,远岫寒沙,隐隐遥岭,盈盈秋水,笔墨无多,愈玩之而愈无穷者,隽雅也;神恬气静,使人顿消其躁妄之气者,和雅也;能集前古各家之长而自成一种风度,目不失名贵卷轴之气者,人雅也。"总之,观察事物越细致,在创作时,就越能随心所欲,应物像形","随类博彩,使作品达于"形似"、"神似,具有生动感人的意境。
所谓形似,就是指艺术作品形象逼真地反映出客观物象的形貌;所谓神似,是指表现出事物生动而鲜明的神态情况和独特个性。形是基础,没有形似,也就谈不到神似。但如果拘泥于形似,而去追求外形局部的真实,就唯以突出对象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在这里,神是关键,形似是为了传神,形与神必须兼备,二者缺一不可。盆景艺术由于受材料、表现形式等客观条件的局限,在写实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追求严格的形似,则往往反而失真,何况盆景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表现意境。抒发感情,唯有形神兼备,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形神兼备的审美要求就“不似之似”。我们强调盆景应符合自然,拜不意味着成为自然景物的模型。盆景要将笞匀坏木拔“缩龙成寸”、“缩地千里”,达到“一峰则大率千寻,一匀则江湖万里”,就必须要概括、凝炼和集中,也就不可能完全形似。盆景中的景物同被表现的自然界景物相比,形虽不全似,神却相似,而且只有形不全似,才能取得神似,过于形似,反而失去神韵。在盆景的创作中,要做到形神兼备,必须从各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对所表现的对象有充分的认识,为了突出神,在选择表现对象时,应对形作适当地概括和取舍,有时只选“一鳞半爪”即可,也就是繁中求简。在加工制作时,对于植物、山石等,务必要做到因材施艺,以充分利用其固有的形态来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神韵。在布局选型中,则须灵活运用形与神的关系,为求达到形象的完美,使观赏者激发感倩,产生联想,引起共鸣。构成深远的意境,而意境就是情景乏融。并且在盆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灌注作者的主观感受,凝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有限的景物中产生无限的联想。如桩头和树干雄浑嶙峋、盘根错节的,则将其塑造成大树型或老榕型;头根流畅、树干侧斜的,将它塑成飘斜树型;树干挺拔冲霄的,则塑成大棉树型等。要求所成的作品其形态符合自然,使每一种形态都有它的个性和特征,既有天然美,又有艺术美,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创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