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德育】打卡红色建筑 唤醒岁月回响——萧红中学七学年“关爱亚冬 助力尔滨”寒假德育实践作业

教育   2025-01-06 15:51   黑龙江  

打卡红色建筑

唤醒岁月回响

01

关爱亚冬 助力尔滨

这个冬天,亚冬会的热情火焰在哈尔滨熊熊燃起,整座冰城都沉浸在一场冰雪与热血交织的狂欢之中。当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萧红中学七学年学子进行一场特别的 “打卡” 之旅,用镜头解锁哈尔滨独有的红色记忆,为这场盛会增添别样的温暖底色。

哈尔滨,从来都不只是一座冰雪之城,它更是一部立体的史书。穿梭于大街小巷,那些或庄重、或古朴的红色建筑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往昔峥嵘。它们是革命先辈们留下的珍贵足迹,是时代巨轮滚滚向前的见证者,每一块砖石都封存着热血与理想的故事。

手持镜头,踱步至中东铁路管理局旧址。这座宏伟的建筑曾是沙俄殖民扩张与中国近代工业萌芽激烈碰撞的前沿阵地,风云变幻间,民族工业先驱在此抗争、探索,为自主铁路发展争得一线曙光,建筑上精美的雕花仿佛还萦绕着当年激昂的辩论声。或是踏入东北烈士纪念馆,肃穆凝重的氛围扑面而来,赵一曼、杨靖宇等英烈的遗物、信件,藏在馆内的角落,他们以凡人之躯挺起民族脊梁的画面,似乎能冲破岁月,在镜头下鲜活重现。

此刻,我们对历史心怀敬畏,拿起手机、相机,奔赴这些红色地标打卡。用创意剪辑串联起建筑风貌与背后鲜为人知的轶事,配上真挚的旁白或是激昂的音乐,赋予古老建筑全新生命力。

我们的视频会化作一把钥匙,开启新一代年轻人对本土红色文化的好奇大门;也许它将成为一份温暖的问候,让远方来客迅速触摸到哈尔滨坚韧的城市灵魂。让我们汇聚千万个小镜头,编织成助力亚冬会的文化锦缎,让世界看到哈尔滨不仅有梦幻冰雪,更有深厚的红色底蕴与不屈的城市精神。

具体要求:

一、视频主题与内容

主题明确:视频需紧密围绕哈尔滨的红色建筑展开,深入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展现哈尔滨独特的红色文化内涵。

内容积极:内容应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尊重历史事实,避免低俗、侵权等不良内容。

二、视频制作要求

格式标准:视频需为 mp4 标准格式,画面质量要求为 1080p 及以上,确保画面清晰、稳定,无明显噪点和卡顿。鼓励使用手机等设备用竖(横)屏构图进行创作,拍摄前请确保手机存储空间充足、电量充足。

时长限制: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 5 分钟,以确保内容紧凑、精华突出,避免观众产生疲劳感。

字幕规范:需添加中文简体字幕,鼓励添加英文字幕。字幕要求完整、准确,位置不得超出画面之外,字体大小和颜色应与画面协调,不影响观看效果。

片头片尾:需制作完整的片头和片尾,不可添加任何水印标识,不得插入任何商业广告。片头应简洁明了地展示视频主题、作者及创作单位等信息,片尾可适当添加对本次活动或哈尔滨亚冬会的祝福话语等。

拍摄技巧:运用多种拍摄手法和运镜技巧,如特写、中景、全景相结合,以及推、拉、摇、移等,丰富视频画面,增强视觉效果。注意光线的运用,避免过亮或过暗的区域,确保主体清晰可见。在拍摄过程中,保持画面稳定,可使用三脚架、稳定器等辅助设备,或寻找稳定的支撑点。

声音要求:视频中的讲解声音或旁白应清晰、流畅、自然,语速适中,富有感染力,能生动地讲述建筑背后的故事。如有必要,可添加合适的背景音乐,以增强视频的氛围和情感表达,但音乐音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讲解声音的清晰度。

原创性:作品须为原创,且有完整版权,如涉及著作权、版权、肖像权或名誉权纠纷,均由作者本人负责。

让我们携手关爱亚冬,为魅力尔滨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让冰雪盛会因历史的沉淀更加熠熠生辉!



审核:任志莉   马洪涛   杨   茜

文本:马洪涛

影像编辑:马   研   金靖雯

后期制作:马洪涛   马   研   金靖雯

信息发布:萧红中学办公室








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以德为先,因材施教作育英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