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壮美的沙漠
是许多人旅行清单中
不可或缺的目的地
秋末冬初的大西北
地是黄的,天是蓝的
除了黄蓝两色
向来霸道的沙漠
似乎再容不下其他色彩
然而
沙漠美景也有着它的另一面
——风沙的肆虐、沙丘的移动
严重威胁着西部生态安全
在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前沿阵地——酒泉,人民群众在全市国土面积73%为荒漠化土地的严酷自然条件下,奇迹般地将绿色、蓝绿色、紫红色(骆驼刺)、粉色(红柳)等不同植物的色彩“绘”进沙漠,用盎然的生命之绿施展“定风诀”,将沙丘牢牢固定在原地,用劳动书写了“人沙和谐共生”的生动样本。
从“黄风来了”到给沙漠锁边
酒泉市耕地面积465.21万亩,沙化土地面积1.42亿亩,守护土地难度等级为“困难模式”。即便如此,一条条绿色防护林带向戈壁沙漠延伸,草方格、耐旱植物阻挡了流沙西进东扩,酒泉人民在“生命禁区”不断创造出了治沙奇迹。
沙丘不长脚,风吹就能跑。“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基本上每一两天就有一次特别大的风沙。每到刮风的时候就是漫天黄沙、风吹石头跑这种感觉。”金塔县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股股长雷建生说。
亲历过沙尘暴肆虐年代的许多本地人,至今对那个场面记忆犹新。酒泉人称沙尘暴为“黄风”。“黄风”铺天盖地袭来时,裹挟着沙土,屋里屋外无孔不入,白昼宛如暗夜,沙丘也会不断逼近城市乡村。
金塔县自然资源局干部杜登高说:“之前没有用草方格压沙的时候,沙的流动速度特别快。当我们第一次采用草方格压沙的时候,压了一部分,感觉这个对沙丘的固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减缓了沙丘的流动速度,对公路还有县城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沙非治不可,但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运作自有其内在规律,开展防沙治沙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
新时代的“三北”工程,已由单一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转变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综合性生态工程。作为国家“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核心攻坚区”,酒泉市确定了“南护水源、中兴绿洲、北拒风沙”的总体思路,围绕黑河中游、疏勒河中下游、祁连山北麓等重点区域,启动实施了库姆塔格沙漠东缘党河流域敦煌阿克塞防沙阻沙锁边工程、瓜州玉门绿洲南缘防沙阻沙锁边工程、巴丹吉林沙漠西缘黑河流域金塔肃州防沙阻沙锁边工程和肃北马鬃山北缘防沙阻沙锁边工程“四大工程”,竭力阻止沙漠“乱串门”。
新时代“愚公”恪守“绿职”
金塔县城至酒泉核技术产业园金瑞科创城公路沿线造林绿化项目是金塔县“三北六区”绿化建设重点区域,总规划面积18.01万亩。今年投资4328万元,完成造林绿化与防沙治沙面积8314亩。
“这一片原先全都是戈壁滩,我们的环城防护林这一片区域是从2016年开始栽植胡杨、沙枣、红柳、梭梭。栽植当年就对公路起到了初步的保护作用,3到5年后基本上就可以见到成效。”雷建生说。
国土绿化的成效,不比农田的春种秋收,但人们依旧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变化。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一片林子,位于金塔县城西面白水泉沙系的边缘,在县城西面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能够减少风沙对县城的危害。像这样的屏障,在金塔城南有一片,城东还有一片。”金塔县环城防护林负责人丁爱军说,“在防护林工程实施以前,每年的沙尘暴比较多,县城有风天气也多。通过这几年实施环城防护林工程,现在每年春天的沙尘暴明显减少。”
与沙鏖战的还有瓜州县。11月初,记者步入2024年瓜州县城东入口防护林工程南侧的600亩林地,看到曾经的戈壁滩上,胡杨、梭梭已牢牢扎根。
“这是一个风沙口,等栽植的胡杨长大,不仅可以防风阻沙,而且还能提升县城整体形象。”瓜州县林草事务中心干部辛丽说。
经过多年治理,瓜州全县的风沙口由原来的42个减少到如今的7个。胡杨和人,都尽心竭力履行着“绿职”。
“有很多管道都已经老化,我们每天都要在疏勒河南岸和北岸进行管道检查维修。因为两天不检查,这个滴灌就堵了。每人基本上每天都要走1万到2万步。”瓜州县城北管护站站长王彦龙说。
11月11日,“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全省首个试点项目在瓜州县开工。风对人的反哺,将融入农村家家户户的日常。
技术上新 治沙水平升级
“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环境改善了,老百姓的体会也最深。”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说。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酒泉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市委把生态立市战略作为“四大战略”之首;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酒泉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系统部署绿色转型整体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七大战役;印发《全面推进美丽酒泉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生态目标。
在瓜州县,2022年起实施的“绿色瓜州”三年行动即将收官。
“三年来,我们加大乡镇林木管护力度,农村枯死树木越来越少,风沙变小了,村里的环境更美了,绿化面积增加了,生态保护力度加强了,生态屏障筑得更牢。”辛丽说。
一并筑牢的,还有沙漠里的绿色屏障。
1992年,酒泉市全面启动治沙工程。近年来,防沙固沙技术不断上新,沙漠锁边效果显著。尤其是在2021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十四五”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金塔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20多年保持了“双减双降”势头。秘诀之一就是工程固沙。无数草方格如一张绿色大网,将流沙牢牢锁住。
“治沙技术有很多,像砾石压沙、草方格压沙、阻沙网压沙,还有泥土沙障等。现在,我们普遍采用的是草方格压沙、砾石压沙。一是方便施工,二是成本相对较小,固沙效果比较突出。”杜登高说。
如今,借助无人机,工程固沙的触角已延伸到了车辆不易到达的沙漠腹地。
11月5日,在金塔县城至大墩门公路“三北”工程防沙治沙现场,一捆捆稻草正排着队乘坐无人机前往沙漠深处。
在酒泉市黑河中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金塔县2024年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濮宁告诉记者,项目计划给1174亩沙漠戴上草方格“围脖”。工期50天,预计需要稻草410吨。
干草是治沙“良方”,光伏亦是。在肃州区、敦煌、金塔、玉门等地,巨大的光伏板不仅能“捕光”生绿电,还能“捉风”降低地表风速、减少风蚀作用,保持水土稳定。
国家首批“沙戈荒大基地光热+示范项目”——汇东新能源750兆瓦光热+光伏试点项目,位于阿克塞县四十里戈壁。从空中俯瞰,11960面五边形巨蜥式定日镜阵列蔚为壮观。
项目由中国能建华东电力设计院自主开发。“阿克塞处于柴达木盆地荒漠与河西走廊荒漠包围之中,年日照3000小时以上,是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华东院阿克塞项目经理方军看来,发展光热发电,阿克塞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各方优势。
只要稍有空闲,方军就带着拍摄设备四处转悠。拍多了光伏板,上海人方军总觉得缺点东西。
“绿植,我们想尝试一下。我们种了十几种植物,红柳、梭梭等长得挺好,就看能不能熬过冬天。”方军说。
除了严寒,方军的试验田成员还有三关要过:高海拔、盐碱地、风沙大。水倒不是大问题,光伏板要定期清洗,洗完顺便浇灌植物。
光伏板下种植的植物,用根系将沙土固定在地表,还有望实现发电、农业增收、治沙“三合一”目标。“看哪些能活下来,我们再选择好一点的种植。后面有1000多亩到2000亩的空地,我们想种梭梭,下面可以寄生肉苁蓉。”方军说。
在林草人看来,沙漠景观虽美,但还是自己种的树更好看。
“这一片是我们今年新引进的品种乔化柽柳。在公路两边造林,要考虑林景结合。这种植物秋天开红花,和旁边的黄色胡杨搭配,就形成了景观。9月的时候景色很漂亮。”雷建生说。
无论环境多恶劣,都能将根系深深扎入土地,活下去。这是荒漠植物的基本技能,也是西北人的必备本领。他们秉持“敢把沙漠变绿洲”的信念,在与大自然的关系中,一步步由被动变为主动。
善待大自然,也会得到大自然的反哺。戈壁风光资源,不断转化成清洁能源;青山绿水颜值,不断转化成文旅产业价值。
这场双向奔赴,没有完成时。
来源:《酒泉日报》
记者:张 花 翟丰国 李晓艳 张小成 陈 柳
编辑:王晓娇 李月辰帆
审核:王锐仁
终审:李爱龙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02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