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重磅定调!2025,这么干!

财富   2024-12-11 15:19   北京  

2025年经济工作的大方向已明确。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会议还对明年提振消费、扩大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体制改革、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作出部署。
业内分析,本次会议整体定调积极,明年宏观政策有望继续加码。
会议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政策调节”,这是重大会议首次提到“超常规”三个字,或表明后续政策的举措将更加多元化。
内需扩张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后续促消费政策的范围和力度均有望加大。

一、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政治局会议认为,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回升的态势。

一方面,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符合预期目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继续呈现新亮点,特别是9、10月份以来,各项指标呈现边际改善,市场活力也有所增强。

另一方面,国内需求不足、企业利润下降、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依然突出,宏观指标与微观感受之间仍然存在明显温差,经济稳定回升向好的基础需要进一步筑牢。

自9月下旬以来,针对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密集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和增量政策。

随着刺激政策落地见效,近期多项经济指标明显改善,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2024年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左右的增长目标,为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日前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意义十分重大。

从有利条件看,一揽子增量政策扭转了经济增速逐季下行的态势,提振了市场信心,资产市场回暖也有利于修复资产负债表,改善市场预期。同时,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举措,能够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从挑战看,2025年需要高度关注或将来临的贸易摩擦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冲击,出口的大幅回落叠加内需的低迷可能增大下行压力,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的外溢效应等。

何为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政治局会议明确,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院教授刘晓光认为,2025年是积极的宏观政策的持续实施年。本轮宏观政策调整不仅是力度的持续加码和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更是政策定位和政策逻辑的重大转变。

作为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措施,本轮债务置换政策是一场“及时雨”。

从短期看将大幅减轻地方流动性压力、降低付息成本,推动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修复;

从中长期看有利于激发地方活力,腾挪更多财力用于经济转型发展和民生领域补短板,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政府信用问题,逐步提升市场主体信心。

二、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政治局会议明确,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的挑战仍然较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王一鸣认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虽然有起伏,但是总体呈现回稳向好的态势。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8%,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当前经济运行,总体上表现为供给强于需求、供需强弱不平衡的态势。

当前经济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0.2%,增速较10月放缓0.1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落,为近八个月来最低;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至0.3%,依然偏弱,显示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增长内在动能尚待巩固。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扩大内需,既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和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的治本之策。

国内需求扩大,一方面,能够部分对冲美国需求份额的损失,也将增加中美关税谈判的筹码;

另一方面,使微观主体跳出“内卷式竞争”的陷阱,从低水平均衡提升至高水平均衡,增强各方的获得感。

今年以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为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有力举措持续发力,“两新”政策成效显著,有力地拉动了投资增长,释放了消费潜力。

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2月6日24时,2963.8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4585万台,带动销售2019.7亿元,其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认为,当前面临的挑战主要在内需层面,需要从“政策给力”和“改革发力”两个方面双向驱动,以提振预期、增强信心,让拉动经济的“内需引擎”更强劲。

从供给侧来说,市场要创造出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从需求侧来说,推动高质量就业和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为此,应该加快培养文化教育、托育养老、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现代服务业人才。

同时,持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增加居民收入,进而推动消费的增长,政治局会议还提到了“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202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年,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改革举措,其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些重要改革举措,将在2025年加快推出,这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国经济优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表示,当前制约经济稳定回升的因素,表面看是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而深层原因则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和外部环境问题。

结构问题需要有一个逐步调整和转型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下一步,要按照中央已经明确的方针,在继续推动宏观调控政策落地见效、持续增强宏观刺激政策力度的同时,围绕稳预期强信心这个核心任务,加大改革力度,突出重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增强改革对经济回升的支撑作用。

财经小报告
聚焦宏观经济,投资,在大时代中洞察财富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