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讯 | 第八届陆地生态学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轮通知)

学术   2024-08-04 10:02   北京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加强青年学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第八届陆地生态学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24年8月23日至26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本次会议由福建省生态学会主办和承办,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协办。会议主题为“生态环境与永续发展”,将围绕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过程、全球变化下的生态恢复和农业永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旨在为生态学研究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进一步提高青年生态工作者的研究水平。热诚欢迎广大生态学及相关领域优秀学者报名参会!

本次会议是继201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第一届)、2016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二届)、2017年在青海省西宁市(第三届)、2018年在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届)、2019年在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届)、2020年在江苏省南京市(第六届)、2023年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七届)之后的又一次青年生态学者交流活动。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形式


主办与承办单位

福建省生态学会


协办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

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二、会议日程


日期时间内容
8月23日14:00~23:00会议报到注册、研究生专题报告
8月24日8:30~9:00开幕式
9:00~12:00大会特邀报告
14:00~18:00大会特邀报告
8月25日8:30~12:00分会报告
14:00~18:00分会报告、颁奖仪式、闭幕式
8月26日8:00~12:00生态茶园自由参观,离会
会议地点: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学院、悦华酒店(武夷学院接待酒店)






三、主要专题(暂定,将根据最终提交的报告作适当调整)


专题一: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过程(召集人:李德军、吴迪)

专题二:植物生理与生态环境(召集人:许卫锋、林文伟)

专题三:土壤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召集人:蒋瑀霁、孔维栋)

专题四: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召集人:叶清、黄志群)

专题五:生态气象与模型(召集人:冯兆忠、邓建明)

专题六:全球变化与农林水生态系统永续发展(召集人:周旭辉、朱彪)

专题七:海峡两岸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与实践(召集人:张卫民、胡家朋)

专题八:青年学者专题报告(召集人:许飞云、李胜兰)

专题九:研究生专题报告(召集人:吴则焰、纪占华)






四、会议费用与会务咨询


会议注册费:8月5号前,在职代表(老师和博士后)1500元,学生800元;本次会议委托福州众合鑫会议服务有限公司统一收费,并由该公司开具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请参会的各位老师、同学将参会回执(扫描“会议注册”二维码)发送至会务组李胜兰(15652934220,sll0809@fafu.edu.cn),并扫描“费用缴纳”二维码缴纳会议费。回执中可选择口头报告或者墙报展示。


会议注册


费用缴纳


李胜兰  手机:15652934220;电子邮箱:sll0809@fafu.edu.cn

王   军  手机:15751868377;电子邮箱:wang.jing.jhao@gmail.com

纪占华  手机:18102463694;电子邮箱:jizhanhua12@mails.ucas.ac.cn

李晓杰  手机:17805965990;电子邮箱:xjieli@fafu.edu.cn
郑生猛 手机:15159902798;电子邮箱:297336605@qq.com

韩庆庆  手机:13919085912;电子邮箱:qingqinghan@fafu.edu.cn






五、期刊支持和会议赞助


特邀期刊:特邀《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Ecological Processes》期刊支持本次会议。

为更好地搭建会议交流平台,本次会议面向行业内各企业开放赞助,欢迎与生态学相关的科研仪器、软件、生态产品生产单位及文献出版单位积极支持本次活动。将为赞助单位提供如下形式的赞助方式:会议手册宣传页、提供展区、与参会学者面对面交流机会等。
合作意向的单位,请联系会务组王军(15751868377)商讨合作细节。





六、住宿与交通


为给各位参会嘉宾带去优质、舒心的参会体验,会务组与悦华酒店(武夷学院接待酒店)、兰欧国际酒店达成协议,协议价格如下图:

酒店名称
酒店地址
房型
协议价格
悦华酒店
武夷山市大王峰南路11号
大床房
400/间天
标准双床房
480/间天
兰欧国际酒店
武夷山市大王峰南路21号
大床房、标准双床房
350/间天

如需标准间单床位,请自行寻找同住人,合并预定双人标准间。悦华酒店与兰欧国际酒店相距1公里。8月26号之后仍需在酒店续住的参会代表,可享受会议期间的价格。

推荐到达高铁站:武夷山站。高铁站、武夷学院与酒店的地理位置如下图:




国内专家名单
康绍忠中国农业大学
冯起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吴文良中国农业大学
方运霆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叶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易可可中国农业科学院
周顺桂福建农林大学
明瑞光福建农林大学
刘建全兰州大学
周国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黄志群福建农林大学
张颖东北农业大学
王二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冯兆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邓建明兰州大学
周旭辉东北林业大学
李德军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孔维栋首都师范大学
朱彪北京大学
蒋瑀霁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张林波山东大学
张卫民北京林业大学
王幼平扬州大学
章家恩华南农业大学
赵艳琳福建农林大学
许卫锋福建农林大学
报告人持续更新中……


海外专家名单
陈镜明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张建华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骆亦其

美国,康奈尔大学

Ian Charles Dodd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

Sebastian Leuzinger

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

王光玉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刘福来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Guy Schurgers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Jean Wan Hong Yong

瑞典,瑞典农业科学大学

OvenK Aktin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Amos P. K. Tai香港中文大学
报告人持续更新中……



国内专家简介

康绍忠 院士,农业水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武威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长期从事干旱区农业高效用水与水资源研究,创建了基于生命需水信息的作物节水调质高效灌溉理论与技术体系,建立了旱区流域尺度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理论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科技著作三等奖1项。

冯起 院士,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寒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理论和技术研发工作,揭示了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机制,建立了寒旱区生态环境恢复的系统理论,多项课题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十大科技进步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吴文良 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态和环境科学系主任、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有机食品研究与认证中心(筹)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农业、区域农业、绿色--有机食品、农业科技园区、观光农业、粮食超高产等。十余年来先后主持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教博士点基金、省部级攻关和国际合作项目近二十项,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茅以升科教基金北京青年科技奖一项。

方运霆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辽宁省稳定同位素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中科院前沿重点、中科院国际团队等项目十余项。建立了辽宁省稳定同位素技术重点实验室,森林野外模拟氮沉降和增温等多个平台。

叶清 研究员,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副主任,华南植物迁地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植物的响应与适应,从植物个体、进化类群、森林群落、生态系统到全球尺度,系统开展功能性状与森林植物应对全球变化的生理生态学机理研究,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易可可 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第十四届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先后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联合基金重点、优秀青年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等项目。主要从事土壤-植物互作方向研究。

周顺桂 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福建省土壤肥料学会理事长、广东省污泥产业协会会长。主要从事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土壤微生物电化学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重要科研项目30余项。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北农科技奖等。

明瑞光 教授,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专家,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主要从事热带、亚热带作物分子遗传和基因组演化相关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性染色体演化和热带、亚热带植物基因组生物学。已在Nature、Science、Cell、Nature Genetics等国际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60余篇。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

刘建全 教授,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高校10大科技进展、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从事进化生物学研究,主要研究青藏高原地区植物物种形成机制、高山植物的分子谱系地理学和生态适应,长期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引种和筛选了一批优良的植物种质资源。

周国逸 教授,二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生态学会理事,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研究领域为生态系统生态学、森林生态水文学。陆地生态系统过程与模拟创新团队领军,采用野外控制实验、遥感技术、生态系统模型模拟等研究方法,探索森林、农田、草地、湿地、城市等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碳氮水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发表SCI论文150余篇,中文200多篇,出版专著4部,以第一受奖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等。

黄志群 教授,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福建省百人计划和闽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人工林经营和森林土壤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森林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森林生态系统地球化学循环。2002年与陈楚莹撰写的“在我国亚热带、热带地区建立优质高效人工用材林的建议” 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采用,国务院总理批示。

张颖 教授,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国家高层次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荣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科研奖励13项。

王二涛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组长,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重点项目等资助,担任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中国青年科技奖”和2020“科学探索奖”等。围绕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开展研究,是植物-微生物共生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者。

冯兆忠 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环境变化生态效应研究组首席,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主要研究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多因子对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的复合影响,重点探讨植物、土壤、植物-土壤界面、土壤-大气界面及生态系统尺度的碳氮循环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适应与反馈。主持多项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第四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邓建明 教授,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荣获2006年英国生态学会“Young Author Investigator Prize”国际奖,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主要从事植物个体间相互作用和植物代谢生态理论方面的研究。对森林、荒漠灌木群落以及草本作物中个体的异速生长指数和代谢速率异速指数对环境变化和竞争强度的响应机制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

周旭辉 教授,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所带领团队主要从事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野外试验和生态模型研究,在多个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论文被引12000余次,H指数53,高被引论文8篇。

李德军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高层次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喀斯特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喀斯特退化土地肥力提升机理与技术等方面研究,为喀斯特区域生态恢复工程深入实施及国家生态保护战略实施提供了科技支撑。在国内外主流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论文被引用超过3200次。

孔维栋 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南非University of Pretoria微生物生态与组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长期研究全球干旱区微生物固碳、微生物生态及其对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应,主持多项面上项目、国际重点合作项目、重点研发-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担任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委员,牵头建立全球干旱区土壤微生物固碳观测网,多次组织和参与青藏高原、南北极、非洲-阿拉伯干旱区微生物生态观测网(AADMEN)科学考察。

朱彪 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生态学会理事,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和土壤生态学的研究。通过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等多学科手段,研究森林和草地等生态系统的地下碳循环过程(根系分泌物和周转、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形成、养分循环等)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理,为我国制定应对全球变化的政策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持。相关论文发表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Global Change Biology、New Phytologist等期刊上。

蒋瑀霁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针对南方典型红壤酸化阻控和地力培育等问题,长期从事土壤动物捕食机制与养分调控,食物网生态与土壤健康提升机制等研究。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目前已在ISME J,Microbiome,Environ Microbiol.和Soil Biol. Biochem.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张林波 教授,山东大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心,黄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与机制研究实验室主任。紧密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与政策机制研究,为相关部门和行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出版著作17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张卫民 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资源环境核算与价值评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林业软科学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政府委托科研项目10余项,获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制定林业行业标准1项。参与了自然资源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工作的技术咨询,被聘为山东省和广州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专家委员会专家。

王幼平 教授,植物学学科、博士点带头人,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10项、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2项,参加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60多篇。参编教材3部,专著2部。获授权发明专利8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扬州市科技进步奖各1项。

章家恩 教授,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生态学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一级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土壤生态、入侵生态、生态规划、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规划策划和战略咨询服务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合作等科研项目70多项。

赵艳琳 教授,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生态学科带头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海洋微生物生态研究,以具有重大生态意义的海洋优势细菌和噬菌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微生物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微生物生理生态研究以及多组学技术分析细菌-噬菌体的相互作用。多项研究成果在Nature、Environment Microbiology、The ISMEJ、mSystems、Applied and Environment Microbi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

许卫锋 教授,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农业农村部神农英才,牛顿高级学者(国家基金委与英国皇家学会),香江学者,闽江学者,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作物根系响应与适应根际土壤环境变化的研究工作,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研究课题,总计发表SCI文章70余篇,获多项专利授权,参编中英文专著各一部。


海外专家简介

陈镜明 院士,植被遥感领域专家,加拿大高级首席科学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通量观测网络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部全球变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植被遥感及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等研究,在定量遥感方面、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以及在理保护环境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将遥感应用到生物圈研究的世界知名科学家之一,也是国际上最早对定量遥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张建华 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孔雀计划首席科学家、讲座教授,原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植物科学与农学顶尖科学家,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学会理事, 香港科学会常务理事。自八十年代中开始从事植物胁迫生理学、作物生理学以及作物节水灌溉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250余篇,三次出任国际青年科学家奖评委或评委会主席。2008年,被Nature选为五位可改变世界的作物研究者之一。

骆亦其 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生态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担任美国生态学会亚洲分会主席、CO2浓度升高与全球变暖国际研究联盟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国家生物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组成员、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模型和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成果对生态学经典理论进行了重要的补充与完善。2018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之列,论文总计被引用近6万5千多次,在Web of Science的前1%之列。

Ian Charles Dodd,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可持续农业教授,欧洲水分研究中心主任。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论文引用次数14800。主要通过鉴定调控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变异、调整植物根系的分布、砧木介导的作物改良、不同的灌溉技术、促生根瘤菌以及土壤改良剂的利用等方式,研究土壤环境如何影响植物由根到梢的化学信号(植物激素)传递。

Sebastian Leuzinger,奥克兰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长期从事植被生态学试验及模型预测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驱动的植物生理生态响应、森林系统水汽传输和碳交换、森林转换对碳汇潜力影响和政策管理方面的取得重要学术成就和全球影响,为联合国“未来地球”项目核心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陆地-生态系统-大气过程研究项目委员会成员。谷歌学术影响 H 指数 35,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被斯坦福大学评委 2020 以来论文引用排名全球前 2%。

王光玉 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林学院林业资源管理高级研究员,亚洲部主任。有20多年从事林业科研和管理实践的国际经验。从事流域水平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重点关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流域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流域森林经营决策管理中的应用,并成功应用于加拿大菲沙河流域、福建闽江流域与江西的赣江流域,与福建省高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并在世界顶尖科学期刊《Science》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刘福来 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植物环境与科学系教授,作物逆境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作物水分关系、作物生理生态、农业水肥管理与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先后参与或主持欧盟第六框架项目、丹麦研究理事会基金、丹麦农林渔业部项目、DANIDA项目、Villum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等项目资助。在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他引一万多次。

Guy Schurgers,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陆地生物圈与其(物理和化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变化对这些过程的影响,开发并应用了描述陆地生物圈过程的模型。主要关注在广泛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不同陆地生态系统过程的转移和不同尺度之间的影响,从小规模过程(例如在实验室或实地测量)升级到大规模模型,进而评估陆地生物圈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

Jean Wan Hong Yong(杨远方),瑞典农业科学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植物根际生长调节因子/植物激素及其对不同土壤肥力下植物生长适应和养分利用的调控,并致力于以植物根际生长调节因子的研究和开发为突破口进行矿山的修复和生态保护。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190余篇,出版植物生物学领域专著7部。Scopus citation index 总引用次数 5200,h-index 为44,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合作网络。

Oven K Aktin,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理学院教授,创业农业技术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养分梯度和水分有效性变化对植物呼吸和相关植物代谢途径的影响相关研究。将实验室和实地观察相结合,以确定植物呼吸响应环境梯度是否存在系统模式,并确定造成养分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的潜在因素,以提高植物呼吸全球气候-植被模型中的作用。

Amos Pui KuenTai(戴沛权)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学部。主要从事大气物理化学,利用气候模式模型和基于全球观测站点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进行多元模式整合分析,主要研究大气环境变化与生物圈层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并探究当前和预测未来O3浓度升高和极端天气事件对粮食安全所带来的影响。在地球科学前沿产生一定学术影响,对地球科学模式尤其地球化学传输模型、地球系统模式、DNDC生物地球模式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做了重要贡献。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植物生态资讯
《植物生态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力图反映植物生态学学科热点和生长点,月刊,平均发表时滞6个月左右。本订阅号主要提供期刊目次,文章摘要,科研动态,学术会议,招生招聘等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