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时在港理工上学与创业(手握3家科创公司版)

教育   2024-11-01 21:23   河北  



当年申请季结束,手握皇艺、伦艺、爱丁堡大学等offer时,我有想过选择港理值不值。


但如今站在港理校园,看着学校新建的MR、VR机房,隔三差五地参加科技讲座,听着同学们的自我介绍:


一溜的非应届生,有的工作多年寻求突破、有的从微软来深造少数几个应届生要么北航背景、要么江南大学背景还在清华未来实验室做过实习,还有央美、伦艺这种殿堂级学校毕业生。而了解到大家也放弃众多如UCL、爱丁堡、皇艺的offer选择港理后,就知道:


港理,我选对了。



本期分享人:C同学



H·ART 23届学员

香港理工大学 智能服务设计 MDes 在读



01

港理,一所又卷又chill的学校


背靠维多利亚港,校内有个大草坪,行走在港理校园,时不时就会看到有人躺在草坪享受午后阳光。


随地大小chill


选课时,港理对学生每周学习时长都有一个限制,像我刚入学时恨不得天天满课,把港理课表榨干,后来喜提选课上限。


目前我手上就有一节服务设计、一节交互设计原理(下学期上)、一个校企合作、还有一门学术课程、一门公共课已经触及每周学习时长红线,不能再选了。


这是港理chill的一面。



但同时,在港理没有不卷的人。


光前面介绍我的同学背景就知道一个个不是等闲之辈,本科小组作业时我见过最好的态度不过是人人不偷懒,合理做贡献。但港理不是,在这小组作业的信条是“人人抢着干,谁也不认输”。


设备过多,显得“并不忙碌”的机器


如果不能拿出自己的长处比如视传、战略、硬件甚至还有CS,那就等着失去小组任务吧。说到这我突然想起那几位央美的同学,他们自嘲“特长是屎上雕花,只要有个东西在,就能做到极致美观”,一句话奠定了小组审美负责人的地位。


除了课程,港理也为我们留了许多的“课后活动”。


比如学校的校企合作课,有的是帮某快递公司在工作流程中加入机器人,有的是帮香港本地的产业结合新技术焕发活力项目很多,加班加点地干也是常态。


疾风暴雨中调研


所以在上周六日我们就被老师薅着出去考察了,一周末的时间就哗啦啦地过,不过做设计嘛,花多点时间接触外界信息是正常的,但香港这个地区天气变化莫测,有时碰到雷雨天就会被淋成落汤鸡。可见想要设计做得好,不仅专业要卷,身体素质也得卷啊。


学校的讲座、活动更不用说,一周能收到10+条讲座短信,参加的都忙不过来,遇到感兴趣的我都会积极参加,这就说到我特别喜欢的一个点,港理的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不是上下级的交流关系。有什么问题想问、又想问老师寻求什么机会、甚至是建立合作,只需有点勇气,说不定机会就到手了。


勇敢发言


而我们作为设计学院的学生,一旦步入港理设计大楼,看到学校为设计生准备的最新苹果电脑、MR、VR设备、3D打印、激光雕刻时,就很难控制自己“物尽其用”的冲动了。


虽然港理在教室中设有沙发,让大家累了随时躺下,但遇上这么一群卷王,教室里的沙发反倒变得很占地方。


Vision Pro 随时可约



02

三家科创公司,我要感谢澳科大、H·ART、以及港理


作为三家科创公司的核心成员,一家主攻创新课程研发,另外两家都以AIGC为核心,是英伟达加速计划的一份子。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不想和大佬卷手绘,也没那个天赋,所以很早就开始学AI了,但作为幸运的猪,我碰上了风口,于是在AI领域越走越深,也认识了越来越多的人。


记得第一个机会来源于清华和国美关于AIGC的设计大赛参赛时大家都奔着拿奖去,但我的想法是拿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认识一群搞AIGC的人。


就这么一边在H·ART学习,一边被老师指导打比赛,我拿了越来越多的奖,比如UXDA的华南赛区金奖:



也认识了越来越多的人,比如参与CHESS和中央美术学院合办的首届医疗设计大赛展出与发展论坛后,认识了参赛选手中的北京协和医学生,他们也在做类似项目,日后想做医疗概念设计,彼此都能试试合作:



在一年半前我建立了一个创新社群,现在已经有300多人了,群内成员涵盖高校教授、大公司的总监,大家在里面聊天、谈项目,遇到合适的就一块试试。在这里,我见到了越来越多的机会,也参与了越来越多的项目。


之所以感谢母校澳科大是因为,高中时我还是一个比较循规蹈矩的人,但来了澳科大后我发现这学校很特别,它鼓励学生做他们想做的一切尝试,即使错误、会失败也没关系。


比如学校有一半外聘教授,里面还有清华的老师。只要学生有志向又能力,就能和那些老师沟通跟着做项目,而项目不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从大二开始和一位港科(广)的老师交流学习和技术中的问题,快四年了,他作为科学家和我这个设计届的小白,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内容很简单:


Web3d 技术 已经发展很成熟了,包括很多技术在学术界也被认为有创新突破,但这么具有突破性的新东西,我们找不到可以铺开的使用场景,更不要说颠覆人们的生活了。一项不能被产品化的技术,很难焕发生机。


首届医疗设计大赛入选后的展板


这事有点“”,我们常说技术无法满足需求,如今却是需求无法满足技术,也是因为这点,虽然有一家公司因为AIGC陷入了瓶颈,但我仍然期盼通过设计把AI带入生活的那天,那必定是一片属于设计的蓝海。


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我说的这些挺空的,好像因为太有勇气,“不实际”。


但其实澳科大给我的与其说是这些具体的项目、参与的公司,不如说是社交与presentation的能力。


参加英伟达活动


前文提到我的科创公司是英伟达加速计划成员,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有一天我高中朋友毕业找工作很焦虑,我说要不你去我们公司面试吧他说好,于是从BOSS上找公司、找职位、投简历。


我感觉有点奇怪,问他:你为什么不通过我的那个群呢,直接连线CEO,你们彼此聊聊,合适就能入职了。对我来说,勇气、社交、presentation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寻找门道”、“寻找更多机会”的习惯。


带带学生


我知道世界上有大路,有小路,同时也有适合自己的路,每个人比学会努力更重要的是要先学会思考、学会寻找值得努力的机会,而在这种思维的成长初期,我很感谢澳科大的培养与兜底。


后来我的高中同学成功入职了,前段时间还发来了感谢,感谢我把他带到了一个好平台,和一群优秀的人共同进步、成长。


这让我想到H·ART校友群,优秀校友带来就业机会,面对面地谈招聘需求和岗位职责,大家说白了只是想找到一起就业的人罢了。我不知道我的思维有多少受到H·ART的影响,但我确实感激在选择作品集机构学习时,他们教的不止是作品集。



03

港理可以说,为我提供了更大的一个平台吧


最近在港理上课,我发现很多东西是我在H·ART接触过,甚至还挺熟的。于是回去问了主带尤老师和猫老师,问她们是不是给我开小灶了。


两位老师和我讨论了一下说,是因为我“够实在”。


比如在H·ART夏令营中,老师说要在作品集中加入interview,很多同学做着做着interview就蒸发了,我做了;又比如老师让我们去调研,找天眼查,找CEO去补具体的逻辑架构,大家可能选择二手调研就绕过去了,我也很头铁地去试了。


在英伟达蹭吃蹭喝 showcase 当牛马


这么一套下来,港理老师上课说的调研方法、设计思路我不仅学了,我甚至还做过!只需和同学一起把它高度概念化和理论化概括出来,就可以学习论文发表了(这为我省了不少时间,有更多精力去使用港理其他资源)。


来到港理,我更多是接触到了更为优秀的人过去我要通过竞赛打入的平台资源,如今我可以更轻松、更方便地获取,让我硕士短暂的一年中,把时间花在刀刃上,不必费那么老大的劲去“敲门”了,对我而言这就是最珍贵的。


在H·ART也认识很多优秀小伙伴,我们后续也在港理一起继续学习:l 同学送的好运断尾猫猫


包括我当初做AI时,少年志气,觉得自己做的早、比同龄人快。


如今才知不过是挂在风口尾巴上的小兵,OpenAI是2015年建,花8年时间成为巨头,如果其他企业/其他人想赚到它的钱,就得比他更早、更快、做的更好。


而前文也提到,我现在跟着老师们,就是一起研究、思考AI这个技术还有哪些运用场景。


第二家公司出席广州信息安全周


一方面我感谢港理给了我这么多的机会,甚至到了量变产生质变的程度,比如讲座参加多了,我发现有的研究人员希望产品能变现,就算他们是材料背景的,大家也能一起搞ESG(可持续发展)但有的是很忠诚的学术信徒,就是想搞研究,那么跟着他们能接触很多业内垂直的信息,学到很多新的技巧与研究理论。


另一方面我也很感谢自己学了设计,并在H·ART接触到了服务设计的理念,第一次知道工程师他们是以技术为导向,被技术限制或者突破技术是他们的追求;而作为设计师,我们是目标为导向,把技术拿来用,只为了打造更好的生活场景。


就这么一步一步的,从本科到备战作品集到硕士,我就像不断迭代的产品,在下一轮生命周期中改掉上一轮的bug。



虽然不知自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但我已经为自己定下了读博的目标,也在H·ART开始了读博的课程,至少5年后的我,会比现在更厉害一些,解答了当前的一些困惑。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你我都是能不断迭代的设计师,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如果你还有更多艺术留学,或者考研、保研、申博、艺术留学、作品集创作相关问题,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康石石老师: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




















汉艺国际上海校区
集全球各大艺术院校新鲜资讯、海外留学情报于一身的国际艺术教育平台。提供艺术升学信息服务,为准备艺术升学的学生提供专业化的作品集解决方案以及申请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