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重来,我一定早点参加比赛……

教育   2024-11-12 17:00   北京  
今年8月份那会儿,我参加了咱们汉艺的竞赛夏令营。那个时间点去冲奖其实已经不太能赶上九月推免了。能赶上保研的应该是年初汉艺的冬令营,我当时有事就没有参加。这会参营的目的更多出于想挑战自己,看自己有没有能力拿到国际大奖。一转头,伦敦设计金奖和缪斯设计银奖就都来了。

然后我就想,其实我是有能力拿奖的。如果之前有多参加一些学校认定的竞赛,多写几篇论文,或许我今年保研季就不会这么被动。因为个人软背景一般,综合绩点不高,导致外保困难,只能保本校了。

哎,不过那样的生活或许也太过辛苦hh,我这个人还是更喜欢凭喜好做事情。反正现在也有学上了,不慌不慌~




|本期分享人|


唐僧洗头爱飘柔


汉艺国际教育 24届学员
本科 南京理工大学 工业设计
保研 南京理工大学 工业设计工程


获奖经历(截至发稿前)
伦敦设计金奖
缪斯设计银奖



#1

竞赛项目,做晚了!

我这次保研吃亏在综合绩点加分上面了。

我们学校加分分为几大类:一类是任职加分,比如担任班长、团支书、院学生会等任职可加分;一类是参加比赛,无论是个人作品获奖还是团队作品获奖也有加分;其余就是论文产出、申请专利、社会实践等那些杂七杂八的活动了。

学校某雪雕大师的杰作


其实如果纯算绩点,我在班里排名挺靠前的。

就是可能过去三年来过得太佛了吧,我也不像别人那样有明确目标院校、有计划去投那么多设计奖。在参加活动上多凭兴趣决定,不在意它加不加分

这样有失有得,虽然不后悔参加了许多不加分的活动,至少玩的开心也收获了成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没能得到太多加权分,导致综合绩点排名落后,在保研择校时就吃了大亏,还是感觉有些遗憾的

在宿舍阳台看日落


从头聊起吧,我大概是在去年10月份,也就是大三上学期开始来汉艺学习的。

找机构主要目的肯定是奔着保研去,但其实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之前对自己在学校里面完成的那些作业没什么自信

我们学校理工科还不错,设计这块本科也教的比较多面但不太深入。比如我们有学机械的东西,类似工程制图;也学专业设计课,不过这种设计方向往往以结果为导向。就是老师在课上说大家要做个什么东西,然后你闷头思考怎么把它实现就完事。“理科思维很重。

不好的地方在于你做久了就特别像在完成任务。我很迷茫设计到底是什么,就这种体系化的东西没有建立起来。找个机构辅导也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项目访谈碰到的一位视传背景的被访者,人很真诚,我也有所收获


所以刚来汉艺那会儿我思考问题就特别像做作业,上来就说我想要做个什么样的产品。何老师说这样不对,我们做设计需要先从问题出发,再基于问题来思考解决方案,从这些解决方案里挑一个合适的方向再深入下去研究,这才是一个非常正向的逻辑推理过程。

后来我把这个毛病扳过来后,的确是感觉让人舒服了许多。所以这也是我成长特别大的地方。



#2

参加了江南大学保研夏令营,得到一些失利经验

对大部分同学来说,从去年10月开始准备作品集这个时间点不算晚。但我属于那种特别爱纠结的类型。第一个项目中间就卡了很久,然后时不时还懈怠一下。做项目的时间就紧巴巴的,二月份汉艺的竞赛冬令营因为学校放假晚也没法参加

结果7月就被江南大学的保研夏令营冷冷甩了一个巴掌。


江大的保研营考核主要看面试,没有workshop什么的,所以我感觉它看的还是这个人既往履历强不强

夏令营期间在酒店里拍到的江南大学校名

除了上文我提到自己的综合绩点排名比较低的问题。另一方面我是觉得自己这本作品集没有做到“对症下药”。因为后来和王老师聊起江大,她说这个学校应该会更喜欢一些能体现跨学科的综合应用,比如把工业设计和交互设计相结合,或者更注重项目的落地性,有没有基于你设计内容做的原型测试。

但我的作品集中都没有这些东西。我做了3个纯工业设计项目和1个服务设计项目,其中2个还是以学校作业为基准改的。没有通过3D打印做一些原型测试,或者通过代码来实现它的一些功能,基本只停留在建模渲染上。况且我项目的类型基本也不允许我做这些。

说白了就是一开始没有特别具体的目标说去申哪所学校,没有规划导致的问题。就没能拿到江大的优营

从功利性角度来看,大家肯定是要从学校喜好的角度出发,说你接下来要朝哪个方向多努力,才更可能找准你作品集的定位

参与志愿活动,第一次走上讲台,略显局促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的痛hh。就希望学弟学妹们提前避雷,不要趟我踩过的坑吧。

好在外保不成但是可以保本校,咱也算有书读的人了,现在终于能放下压力开心去玩了呜呜!



#3

没有压力后,设计大奖也如约而至

奖来得晚了些,但还是很开心的!保研没来得及用到,可以拿去申请实习嘛,总归不亏!

我是今年八月份参加的汉艺夏令营,认识并与许多来自不同学校、不同背景的同学们一起合作,感觉不错~

夏令营同组的伙伴们和老师们


我们做了一款给高空作业人员配置的可穿戴设备。当时是组里一位男生分享了一个有关高空作业的新闻,大家一拍即合说就往这个方向试试。不过试的过程并不顺利。

比方聂老师就直接提出来说,现在不是有很多可用于高空擦玻璃的机器人吗?那既然都有机器人了,为什么人还要上去?大家听完就“额”,卡住了,我们好像确实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想换个方向。

后来另一位指导老师夏老师又把这个项目给救回来了,他说你们可以不仅限于高空擦玻璃的工人啊,你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下它的使用场景,比如做一款所有高空活动都能使用的可穿戴设备。感觉老师们的每一个建议都给大家的思考推进了很多空间,所以后来我们在设计服装时就在上面配备了很多应对不同场景的配件。

金工实习学习砂型铸造

这样来说建模难度就变得非常大了。不过我们组有5个人,3人学工业设计,另外2人学的是数媒。所以从分工来说大家分摊下也不会压力过重。我主要就负责给衣服作建模渲染和出图,有位男生负责各种配件的出图,还有另外一位女生负责屏幕的建模渲染。

校园里小孩儿画的宣传手抄报


现在我们组也在陆陆续续做修改,后续还要投IDA和其他奖项。就是进度慢了许多,毕竟开学了都忙着上课,效率肯定不如夏令营那3周干的猛。

而我也在准备毕设,有卡住的地方就去找汉艺老师约课还得继续精进下作品集拿去投实习,也不能说保了研就万事大吉了。

2023年“520点灯活动”的无人机表演

其实我觉得在机构学习,为了升学是其一,其二也在于我们可以多学习一些课堂上没办法学到的知识。比如你可以多了解下世界上那么多顶级的设计学院,他们在做什么?国外那么多知名的设计实验室,他们又在做什么?

我之前就问过主带何老师一个问题,因为他是一个知识面非常广的人,我就问他说您这些知识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呀?他说,一方面是教学生带学生,经验上就变得娴熟;另一方面就是看的东西多了,多看看多想想,自然就积累出丰富的知识库了

总之故步自封很难做出好设计。大家“多吃点好的”叭!~


保研与拿奖形影不离









汉艺国际上海校区
集全球各大艺术院校新鲜资讯、海外留学情报于一身的国际艺术教育平台。提供艺术升学信息服务,为准备艺术升学的学生提供专业化的作品集解决方案以及申请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