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道路交通管理长期以来被一件事困扰着,因为自行车、特别是电动自行车太多了,但是我们想过下面的问题吗?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自行车和机动车都放在同一道路空间里相互干扰呢?
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大比例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分开线路行驶呢?机动车的转弯半径、路宽、速度,和自行车流的需求完全不同,可以在设计道路的时候就把它们分开吗?
自行车道可以窄到1.5米甚至1米,如果要双方向能上下行更从容,4米的自行车路更理想,道路承载力也不需要很高,路基成本要低很多,转弯半径要求很低,这样的线路资源其实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独立于传统的道路空间的!很多公园、绿地、小区、甚至机关大院儿里都可以设置供自行车穿行的捷径。
本文分享一个视频,介绍的是荷兰这个自行车超级大国的自行车路网规划的演变历史,视频介绍了荷兰是怎样从一个高度依赖自行车出行的社会(20世纪40年代),到经受汽车高度社会化,形成了对城市生活与生命的冲击,包括事故高发、道路拥堵等等(60年代),再到重新审视和调整城市道路空间布局,让人们重新热爱骑行的过程。整个视频做得见微知著,行云流水,让人从点滴之处体会宏大和智慧,非常值得反复观看。为了不影响观看质量,我没有做文字翻译,只是做了同声翻译,让大家有机会更多地关注画面,因为这些画面体现了很多交通工程的设计风格和细节,值得反复体会。
这里先简单做个提示:自行车骑行是需要体力的,骑行者要用血肉之躯迎风斗雨,所以尽可能在路网规划和设施设置上减少体力消耗、缩短骑行距离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迎合人类行为特点。人们出行总是希望抄近路和省体力、省时间,所以才会在单行路上为自行车提供双向骑行条件,让自行车抄近路穿越公园和住宅区,让自行车在路口获得专属配时远离机动车等等操作。为接驳需要,特别是进入目的地区域的道路,机动车也不是不可以进入自行车路,但是要作为客人,处处体现自行车优先的原则。在不得已有混行的空间,限速是个有效的措施。
请看视频,我为解说做了同声翻译,我还不会调整视频的速度,所以解读有的地方略有延迟,多看几遍会更有体会:
继续推荐阅读我写的《理想之路:漫谈道路交通科学》,毕竟目前交通管理领域这样通俗易懂的书很少,本号内很多主要内容书中有收录,是一本可以帮助外行快速建立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技术概念的工具书。
希望可以积极参与点赞和转发,这样能推动公众号算法提高文章的传播量,改善我们每一个人的出行质量。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打造理想之路的努力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