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日,为期三个半月的中国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海南省超过13000艘渔船从各个渔港竞相起锚,满载期待驶向碧波万顷的大海。当天下午4点,柯景伟的渔船从省会海口的三联渔港出发。出海打鱼二十载,他熟知附近海域的潮汐规律,“下午才有‘流水(潮汐)’适合出海,那时鱼群会比较活跃。”
第二天凌晨,柯景伟的渔船载着开渔后的第一船渔获回到渔港,迎接他的是岸上熙熙攘攘的食客,迫不及待要购买这批久违的海鲜。除了各种新鲜渔获,柯景伟的渔船上还有一个蓝色网兜,里面装着他在捕鱼时一起打捞上来的海洋垃圾,这是他作为“无塑海洋”行动志愿者的日常。
海南“无塑海洋”行动起源于2021年启动的欧盟“塑料再思考——循环经济应对海洋垃圾”(以下简称“塑料再思考”)项目下的“渔船打捞垃圾”试点工作。该试点项目通过“积分换物”的方式鼓励当地渔民将捕鱼时打捞到的废弃物带回港口分类处理,共同参与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治理。
海南海口三联渔港的渔民在船上对与渔获一起落入渔网的垃圾进行分拣 供图/海南“无塑海洋”项目团队。
根据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最新研究,目前全球约有300-1100万吨塑料堆积在海底,海底已成为大多数塑料污染的“栖息地”,这些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对各类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
而一次性塑料产品和包装用品的广泛使用,更是加剧了海洋塑料污染,危及人类的饮用水和食物供应链的安全。除了废弃塑料,还有其他垃圾也被倾倒入海,比如被称为“幽灵渔具”的废弃渔网,甚至还有废弃的渔船。
海南省四面环海,海洋资源丰富,长达1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为渔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长期以来,渔业在海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值占全省农业产值的近1/3。当前,海南各类渔港共有65个,机动渔船近24000艘。
海口三联渔港地处南渡江入海口,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与社区大多数居民一样,柯景伟靠海吃海,以捕鱼为生。然而近几年的捕鱼经历,让他切身体会到海洋塑料污染的危害,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捕捞上来的渔获变少了。“海里那些塑料袋、废弃渔网、油漆桶、一次性杯具等垃圾增多,肯定会导致鱼缺氧窒息。”柯景伟感叹道。“特别是每次台风天气过后,会有更多塑料垃圾随着翻涌的潮水冲进我的渔网。”
这也是柯景伟加入“无塑海洋”行动的初衷——尽自己所能,依靠“渔船打捞垃圾”,减少海里的垃圾存量。虽然是在海南省内的渔港推广“渔船打捞垃圾”行动,但这个倡议具有跨地区甚至全球性的合作背景。2019年,以促进塑料循环经济发展,减少海洋塑料垃圾为宗旨的“塑料再思考”项目在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菲律宾和日本7个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相继启动。这个持续三年的项目由欧盟和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联合资助。
“塑料再思考”项目的目标是提升海洋垃圾治理、促进塑料的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以及减少海洋废弃物的来源。2019-2022年期间,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和法国国际技术专门知识机构为7个合作伙伴国家的20多个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建议。此外,海南的“渔船打捞垃圾”试点项目由海南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负责实施。
在海洋垃圾治理方面,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之间已有合作基础。2018年,第21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提出《海洋垃圾行动倡议》,旨在促进对塑料废弃物进行环境友好式管理,提高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具体包括循环经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可持续材料管理,以及提升对海洋塑料废弃物的认知、研究和教育等。
尽管国家在顶层设计方面做了相关倡议和工作部署,但“无塑海洋”项目团队花费了近两年的努力,才看到一个有效且可持续的“渔船打捞垃圾”治理机制真正落地实施。2021年,“渔船打捞垃圾”试点行动在昌化渔港正式启动。
昌化渔港位于海南第二大河流昌化江入海口处,这里的渔民志愿者将打捞上来的塑料垃圾带回港口,由岸上的环卫工人和当地的环境保护部门进一步对其进行分类处理或循环利用。渔民志愿者则可获得奖励积分,换取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物资。由此,昌化渔港建立起一个海洋垃圾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多元主体共治体系。目前,海南有五个“无塑海洋”行动示范渔港,超过500艘渔船2000多名渔民参与。
钟强彬是昌化渔港第一个加入“渔船打捞垃圾”试点工作的渔民志愿者。其实在过去20多年里,钟强彬就经常将打捞到的海洋垃圾带回岸上。在这些垃圾中,有一个方便面袋子让他颇为震惊。“那种‘白云’牌方便面在我小时候很流行,但已经停产多年,现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了。这么多年,那个方便面袋子就在海里漂流,无法降解,直到被打捞上岸。”钟强彬谈起多年前的这次经历时,依然感到心痛。
钟强彬日复一日出海打捞海洋垃圾的善举,带动了周边越来越多的渔民志愿者参与。陈华生是咸田渔港参与“渔船打捞垃圾”行动的首批志愿者。平日里,他会跟妻子一起驾驶渔船出海捕鱼,维持生计。虽然渔船不大,但他认为打捞海洋垃圾与日常出海捕鱼并不冲突。“因为这么做,对我们的海洋环境是有好处的。”他带着些许自豪感对记者说道。陈华生还是当地的村干部,他表示会积极动员村里的渔民兄弟一起加入“无塑海洋”行动。
三联渔港渔民柯景伟(左)把垃圾运回岸上。图/海口日报记者 石中华
海洋塑料污染的影响和应对行动经常是跨区域的。海南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吕淑果是“无塑海洋”项目的负责人,在她看来,由于大海都是相通的,海洋垃圾无国界,很难区分出责任主体。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海洋垃圾治理。2021年,生态环境部将海洋垃圾治理工作纳入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统筹部署,并且在该部牵头编制的《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中,将“推进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等内容纳入“十四五”重点工作任务。
在探索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与海洋朝夕相处的渔民群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的一些渔民在政府部门或民间社团的支持下,也自发回收海洋垃圾,如福建省石狮市祥芝镇2020年启动的“垃圾不落海”行动。2022年,海南的“渔船打捞垃圾”治理模式分别入选国家发改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成果案例”及生态环境部“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案例”。
此外,海南还持续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是中国第一个通过地方立法推行“禁塑”的省份。自2020年12月1日起,海南进入“禁塑”时代。截至目前,海南共发布了三批次禁塑名录,对4大类19种塑料产品实施禁止和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从源头上控制塑料污染源的使用和排放。
2022年4月,由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海洋垃圾多元共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暨欧盟‘塑料再思考-循环经济应对海洋垃圾’项目海南终期试点研讨会”在海口举行。欧盟驻华代表团环境与气候变化参赞帅俊伟点赞海南的“渔船打捞垃圾”试点工作成果。他认为,四面环海的海南是中国最适合进行这类研究和试点工作的地方。“这里的人们最能发现塑料污染问题,并且能切身体会到清理海洋垃圾的难点在哪里。”帅俊伟点评道。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项目主任刘晓认为,海南的“渔船打捞垃圾”行动最大的特点是形成了一个多元主体共治的机制。这个治理机制从渔民把打捞到的海洋垃圾带上岸开始,接着有岸上环卫工人负责对这些垃圾进行登记和分类处理,后续相关政府部门根据所登记转换的“积分”给渔民物质奖励。“所以说它既不是纯商业模式,也不是纯政府行为,而是由不同主体共同合作达成的一种多赢机制。”刘晓还补充道,海南在这方面的实践比其他沿海省市的行动更加深入,不只是对垃圾进行回收和处理,还进入到一个综合治理的层面。
作为全国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海南正在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已在全国率先实行海上环卫全域覆盖。据海口京美环卫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陈其文介绍,三联渔港渔民从海上打捞带回岸上的塑料垃圾,由他们公司负责对接并进一步分类回收。在休渔期间,京美环卫的海上环卫作业船还负责清理三联渔港近岸海面漂浮的塑料垃圾。
2024年4月,海口印发《2024年海口市“无塑海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确保海口“无塑海洋”试点工作落地见效提供制度依据。随着海口三联渔港“渔船打捞垃圾”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海口对海洋垃圾清理管控的范围得到延伸扩展。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监测数据显示,2021-2023年,海南岛近岸海域海面漂浮垃圾、海底垃圾和海滩垃圾平均个数呈逐年持续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83.2%、81.7%、22.2%。
海南“无塑海洋”行动成效逐渐显现。昌江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蔡进三见证了这几年昌化渔港水域环境的变化。“以前渔港附近水面上经常漂浮很多塑料垃圾,随着越来越多渔民和当地居民有意识地参与减少塑料污染行动,我们的水域环境变得干净多了,岸上的社区卫生环境也改善很多。”蔡进三感慨道。
2023年12月,在昌化中心小学的“海有渔”课堂活动上,“无塑海洋”行动渔民志愿者受邀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 供图/海南“无塑海洋”项目团队。
“这些年,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挖贝觅珠,串珠成链’。”谈到最初昌化渔港“渔船打捞垃圾”试点成功,吕淑果认为关键在于尽可能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在“挖贝觅珠”这个阶段,吕淑果团队和中国本土第一家专注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非营利组织——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智渔”)几乎走遍海南所有大大小小的渔港,与当地渔民和政府部门沟通,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制定具体行动落实方案。
智渔创始人韩寒告诉记者,经过调研发现,在不同的渔港,渔民使用的渔具渔网种类、采取的捕捞方式以及出海时间都各不相同,而这些实际情况正是他们制定项目执行方案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例如,临高县黄龙渔港的渔民出海时间比三联渔港的渔民相对较长,使用的渔网也比较大,若还让黄龙渔港的渔民将传统的垃圾箱放到渔船上回收垃圾,就会占用很大的渔船空间,影响日常捕捞作业。为了更好调动渔民的积极性,吕淑果团队坚持从渔民的立场出发,寻找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在海洋垃圾回收工具问题上,吕淑果最终寻觅到另一颗“珍珠”——海口白沙门环保教育站志愿者赵月英。年过八旬的赵月英奶奶用废弃材料缝制了环保回收网袋,免费提供给加入“无塑海洋”行动的渔民。这些编织网袋最大的特点是不占地方,可重复利用且能把海水沥干。“渔民打捞海洋垃圾是在做好事,这些环保袋我就是‘加班’都给他们做。”这三年来,赵月英持续不断为渔民志愿者缝制这些网袋,还在每个袋口处缝上布块。渔民可在布块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船号,方便后期的积分统计。
海洋环境的保护不只限于打捞海洋垃圾和清理海滩,提升公众海洋保护意识和开展相关科普教育也同样重要。随着“无塑海洋”行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吕淑果开始推进“无塑海洋”社区减塑行动。自2023年9月以来,吕淑果团队在昌化镇中心学校开展了四次“海有渔”主题课堂实践活动,给当地学生科普海洋、渔业及塑料污染知识,并邀请参与“无塑海洋”行动的渔民志愿者分享经验故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课堂互动交流活动,激发学生认识海洋、尊重海洋、保护海洋的自觉和行动。”吕淑果说。
从吸引更多社会主体支持减少海洋垃圾行动的角度考虑,刘晓还建议,海南未来可考虑建立“塑料信用”减塑认证机制。这类认证机制已经在很多国家实行,成为缓解废弃物管理系统资金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公众用行动清理一定量的塑料垃圾,经过认证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塑料信用”。类似于目前比较常见的碳信用,“塑料信用”也可以转让,企业和消费者个人都可以通过购买“塑料信用”来抵消他们产生的“塑料足迹”。
从长远来看,海南“无塑海洋”行动与欧盟循环经济实施计划相关联。同时,“无塑海洋”行动也是中国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巴黎气候协定》以及实现国内“双碳”目标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来源:今日中国、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