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学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公众号结合2024年度研究生校级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评选工作,持续推出“研究生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展,着力发挥“头雁效应”,辐射带动广大研究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机械工程学院化机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成立于2017年,2024年入选第四批全省高校党建项目培育创建对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支部按照“研究生党支部建在纵向团队上”的原则建制,现有研究生党员47人,并配有党建导师1人、德育导师3人。支部成员曾入选浙江省党代表1人、浙江省研究生党员标兵1人,曾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星系级作品特等奖、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支部聚焦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聚焦“制造强国”创新人才培养,形成集学院党建底色、学科方向特色、学生支部亮色的“三位一体”工作思路,通过探索“三筑三植”党支部建设模式,打造成为具有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头作用的“党建强、学术强、发展强”三强型新时代特色研究生党支部。
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托实验室、公共空间建设“学习点”3个,严格落实“书记上党课”,邀请党建导师做辅导报告,开展“思政一刻钟”“00党员开讲啦”“时政沙龙”等特色理论学习活动,建立矩阵式理论学习平台。深入做好组织建设工作,实施“先锋指数”管理,制作记录党员党建活动参与情况、奖惩情况等的“个人成长档案”。同时,按照“发展指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做到政治素质和科研业务“双培养”。近三年共计30人次获校优秀研究生干部、三好研究生等荣誉。
▲支部举办第97期时政沙龙
▲高翔校长走进寝室与支部党员开展谈心谈话
支部坚持打造“党建+”攻坚项目链,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优势资源,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率。开展“电磁脉冲强化对聚变堆金刚石微波窗残余应力的缓解与调控”项目探索,为未来CFETR所需的高气密性、高尺寸精度的金刚石微波窗完全国产化自主制造提供技术支撑。积极打造“产学研用”创新链,依托台州研究院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支部成员先后围绕“特种控制阀设计分析与动作性能检测的探索实践”“基于数字孪生的进汽阀损伤及寿命预测”等主题,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为企业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初步解决方案。此外,支部还依托校地共建嵊州创新研究院,以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赋能厨具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
▲支部成员走进企业实地考察
支部推进“科创强基工程”,积极响应国家“双创”赛事,强化创新人才培养。设立创新创业赛事专题组,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指导学生聚焦高端装备智能控制、异种材料连接、高压储氢等关键技术攻关,助力航空航天、核电、汽车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为国家装备制造和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力量。着力实施“青蓝工程”,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宗旨,引领全体党员将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贡献力量。近三年,支部成员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导或参与发表SCI/EI论文87篇,录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80余件,多人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10篇以上论文,主持或参与国家青年科学家项目、浙江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全国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星系级获奖项目团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研究生软件第一党支部成立于2021年。自成立以来,支部以学院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学校“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为契机,以提升“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影响力”为基本原则,聚力打造“党建引领谋创新,研本互助促发展”党建品牌。支部成员“向党建要战斗力”“向党建要发展力”,争做先行先试、敢闯会创的新时代研究生,形成党建工作与创新发展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
突出政治学习,强化使命担当。支部以“三会一课”、“人人讲党课”、主题教育等为载体,累计组织开展理论学习36次,人均累计学习时长达150h。创新学习模式,理论入脑入心。支部成员积极探索“VR+党建”新模式,参与开发虚拟党建平台,引入沉浸式体验,让党员在虚拟空间中重温革命历史,极大增强学习趣味性和实效性,让理论学习更有时代感、更具青年味。
▲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筑牢信仰之基,增强科研抱负。支部深化“青听青说”宣讲,依托学院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老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人才资源,定期主动邀请优秀老师、朋辈做专题宣讲,引领党员坚定科研报国的家国情怀。实施党员先锋指数排行,鼓励党员潜心治学和科研创新,近三年支部党员共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发明和专利40余项,获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等国家级荣誉10余项,获国家奖学金2人次。
加强岗位磨炼,涵养奉献品格。支部党员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实践,活跃在年级、研究生会、党支部等多个工作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共计6人获评校级优秀研究生、7人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2人获评学院研究生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在志愿服务方面,支部党员积极参与亚运会志愿者服务、校庆志愿服务等活动,累计志愿者工时达1800余小时,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研究生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搭建党团班联动平台,拓宽实践内容。支部联动学院各党团组织,利用“人人讲党课”“志愿服务”“主题党日”“主题团会”等多个平台,采取“党团建设+纵向团队”模式开展形式多样、主题深刻的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入到活动中,辐射带动全院同学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搭建博硕本联学平台,丰富实践载体。支部发挥博士、硕士的学术领航作用,以“CCF分会”为载体,邀请业内高水平专家、学者进校开展学术讲座10余场,受益学生达2000余人次,真正把优质的学术资源带到同学身边,助力本研学生走好科研入门关。
▲支部依托载体开展“新生未来规划分享会”
强基固本筑堡垒
凝心聚力担使命
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发展中
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来源 | 机械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审核 | 王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