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安徽楚文化论坛举行论文分享会

时事   2024-11-23 21:43   安徽  


分享研究成果 碰撞思想火花 激活楚文化活力

首届安徽楚文化论坛举行论文分享会
11月23日下午,首届安徽楚文化论坛举行论文分享会,10位专家学者分享了研究成果,碰撞思想火花,推动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楚文化活起来。


淮南师范学院教授、安徽省淮南子研究会会长方川主持第一阶段论坛论文分享会。


陕汽淮南公司总经理、文化学者王建业作《数字赋能下的淮楚文化基因的路径探索》论文分享。


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征宇作《“二湘图”文献研究》论文分享。


淮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张良宝作《<淮南子>二十四节气与十二律对应关系的文化学释读》论文分享。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蔡小柳作《从“孔子见老子”看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之交流融合》论文分享。


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家智作《略论新时代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论文分享。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方胜主持第二阶段论坛论文分享会。


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昌红作《释“郢”》论文分享。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吴昊作《里耶秦简脱色脱水效果简介》论文分享。


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德林作《从“筚路蓝缕”到“问鼎中原”:楚文化气质与品质》论文分享。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邹旻作《试论战国时期秦、楚等国域及秦汉时期“䌛”是“由”的规范字》论文分享。


淮南市史志专家周强作《楚国晚期都城体制探讨》论文分享。


楚国最后一座都城在寿春。楚国迁都寿春后,江汉文化与淮夷土著文化经过长期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以寿春城为中心的特色鲜明的江淮楚文化。楚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博大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力,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首届安徽楚文化论坛共征集论文42篇,汇集了楚文化最新研究成果。


论文分享会上,来自长江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滁州学院、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专家教授和淮南市史志专家、文化学者分享了楚文化最新研究成果,《释“郢”》,《数字赋能下的淮楚文化基因的路径探析》《<淮南子>二十四节气与十二律对应关系的文化学释读》《略论新时代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篇篇论文,见证着楚文化的恢宏灿烂,闪耀着楚文化的时代光辉。


“淮南是楚文化的集大成之地,留下大量楚文化遗珍,极具研究价值。”“楚文化是古老的,也是常新的,更是充满朝气的。”专家学者们表示,要深入挖掘楚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开展跨地区多领域学术研究,让淮南成为楚文化学术思想的策源地、楚文化内涵价值的阐释地、楚文化资料数据的汇聚地、楚文化优秀成果的转化地,让楚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淮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澹云 朱庆磊 采制

淮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越 摄影

责编  杜 瑶

初审  孙继奎

终审  沈国冰


     延伸阅读 ▼     

任泽锋调研“安理智谷”科技创新产业功能区建设

张志强率队赴江苏省、上海市招商考察

东淝河特大桥正式合龙!

淮南市对小区内临时停车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吗?“新媒问政”为您解答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淮南日报
在这里看见淮南,更多资讯请下载观淮客户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