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居为先,民以居为安。岷县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安居工程、系统工程,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实现群众安居梦。
近年来,岷县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能融入”的目标,积极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截至目前,已有375户群众搬离原本的危险地带,搬进交通便利、商贸活跃、配套齐全的平地川间,实现安居。在寺沟镇纸坊村集中安置点,走进杨小红的新家,精巧别致的二层小楼安静矗立,室内简约大气的装饰让人眼前一亮。杨小红夫妇二人正在厨房里烙锅盔,一个揉面,一个切葱,默契十足。本就是装修师傅的他,作为第一批入住安置点的住户,在装修完自家房屋后,还主动承接起安置点里其他人家的装修工作。谈起现如今的生活,他眼里满是笑意。岷县寺沟镇纸坊村集中安置点村民 杨小红:我们以前是住在舍扎村的,山崖特别高,雨量一大就会滑坡,现在住的这个房子是我自己建的,装修也都是自己做的,现在住在自己建的新房子里,心里也舒坦、踏实。冬日寒冷,却挡不住屋内人们收拾新房子的“热情”。在茶埠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乔迁对联映衬着新住户心里的喜悦,精心装修的客厅里满是鲜花贺礼。住户邱金霞笑容满面,正在新家招待来访的亲朋好友。岷县茶埠镇炭山村村民 邱金霞:我们是刚从炭山搬到新房子里,现在的新房子宽敞明亮,马上要过年了,我们就想着在这个新房子里好好过个新年。
据了解,2024年岷县共建设6个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审批建设用地380多亩,整合配套资金6000多万元,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配套,切实解决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岷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 刘文杰: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向省市汇报衔接,争取2025年的搬迁指标,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初步认定、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全力推进避险搬迁,力争让更多的群众搬到安全地带。心之安处,即是家园。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让村民告别山沟,下山入川,成为安置点的“新居民”。而早在2020年之前,岷县抢抓重大政策机遇,1432户贫困群众顺利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现如今,岷县继续铆足干劲、满怀热情,精准谋划后续扶持项目,有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落地落实,让走出大山的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过得好。
正午日头升高,寺沟镇绿沙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里,白墙青瓦鳞次栉比,不时飘出的炊烟为这个寒冬增添了几分暖意。见到李慈彩时,他正坐在自家院子里晒太阳,谈及过往,他感慨道,“以前在山里的家,一过下午三点,就看不到太阳了,现在住在平川里,要把太阳晒个够!”
岷县寺沟镇绿沙村村民 李慈彩:现在生活挺好的,孩子们在外打工,冬天了,我们在家照顾孙子,看看门,春天了我们就种些猫尾草、药材之类的,乡上还给了个公益性岗位,(打扫卫生)收个垃圾,一年也能挣几千元。搬过来以后,现在日子幸福得很。日头偏西,寒风渐起。汐海农牧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成堆的猫尾草在工人手中被迅速分装打包,发往全国各地。这家公司为搬迁群众在村子里就业提供场所,公司成立至今,每天用工20至45人,按计件发放工资,人均日工资200元左右。实现了搬迁安置群众“家门口就近就业、稳定增加收入”。
岷县寺沟镇绿沙村村民 李巧霞:从老庄搬到新农村安置点上以后,现在冬天了也冷,到这儿过来打包,还能挣点零花钱,也非常方便。
岷县寺沟镇副镇长 张娟娟:近年来,寺沟镇紧盯实施搬迁的40户原建档立卡搬迁户,建立就业台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截至目前,通过劳务输转、帮扶车间带动就业、提供公益性岗位就业等多种渠道,已有40户88人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98%,基本实现户均至少1人就业目标。不光“搬家”,更要“立业”。岷县把搬迁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加强规划引领,优化安置点布局,让搬迁成为群众搬出“稳稳地幸福”的坚实保障。
岷县以工代赈项目工作中心主任 谢春平:岷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领导小组,分年度制定了后续扶持工作方案,多渠道筹措资金8620万元,用于安置点后续产业发展扶持项目建设,多渠道促进群众就业。截至目前,已实现搬迁群众稳定就业3512人。下一步,我们将抢抓政策机遇,持续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实现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搬迁,让大山里的人们真切感受到美好生活触手可及,而今后,新的居住环境,新的机遇,下山入川开启的新篇章将任由岷州儿女尽情书写!
全媒体记者:李妍妍 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