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有着丰厚的文化艺术蕴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省级30项、市级75项,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在这里,闽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交融汇合,让我们一起了解汕尾9项国家级非遗: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陆丰皮影戏、汕尾滚地金龙、麒麟舞、河田高景、甲子英歌、汕尾渔歌。
汕尾渔歌,旋律古朴优美,唱词生动谐趣。渔家儿女常唱不衰,当地民众百听不厌,汕尾的喜庆节日文艺汇演舞台上,总少不了渔歌的表演。
2014年,汕尾渔歌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汕尾渔歌就是汕尾瓯船渔民的歌。瓯船渔民的祖先,从古代的瓯越族之地——浙江省永嘉县瓯江一带,驾着小船,和着棹桨声,吟唱着越歌,辗转来到汕尾。汕尾四季如春、溪港纵横的自然条件和淳朴的民风,使他们把汕尾的众多港湾,当作自己的家。一直以来,他们不论是远在天边还是近在咫尺,每年都会在腊月廿四之前,回到汕尾过年。《海丰县志》载:“石帆港、鱼尾澳、湖东港、田尾澳、捷胜港、白沙湖、遮浪角、大德港长沙港、五里沙,都是明代海陆丰瓯船渔民停泊的地方。”
“秋风起,鱼头齐。”入秋以后,水里丰富的盐类物质和浮游生物使各种鱼虾长得肥美,同时各种鱼类又到了洄游交配的季节,故汕尾的溪河与近海,鱼的种类特别多。这使疍家进入了一个丰产的黄金季节。产量高、价钱好、出手容易,渔家便十分欣喜。因此,每年秋季月夜船泊岸边之时,他们便“通宵达旦,互斗渔歌,歌声此起彼落”,热闹非常。明天顺年间,惠州进士吴高就把瓯船渔民月夜斗歌的情景列为“海丰八景”之一,称之为“龙津渔唱”。
汕尾渔歌是瓯船渔民世代传承的民间口头艺术精华。经过千百年来千万人的口头传承和不断修改锤炼,歌词越来越精炼,歌调越来越动听。语言形象更显朴实无华,逻辑更为严谨,有的还有恰到好处的寓意和借物喻人等手法。
“帆索催红红,顺风顺流好驶帆。这去十万八千里,妹是帆索兄是帆。”在品清湖畔,一群渔家儿女正在斗唱着渔歌。那微波荡漾、舒缓悠扬、轻松自如的调子,伴随着深藏轻露、藏而可解、露不轻佻等情绪,将此类情歌唱得或含情脉脉,或激动异常,或半羞半喜,或心牵魂绕,或遮掩有加,或坦诚相求。正是这些特点,通过各人不同风格的表达,把男女之情、兄妹之爱和相求婉拒等生活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即兴编词入调,是汕尾渔歌的特点。这种作为歌曲编唱的重要手法可以歌代言,托歌言志。他们善于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即兴编词用固定的曲调唱出来,这在过去,是不少疍家儿女的拿手好戏。
“轻潮娇抚岸,涛声柔和。”这就是汕尾渔歌旋律和节奏的特征。听着游居于近海、溪河或沙滩船屋的渔家姐妹边干家务或边织麻、纺线、织网边唱渔歌,更觉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舒缓灵活。那以级进为主的音阶结构,更是具有很强的韵律美;那中间或结尾处所带的“啊、咧、啰、啊喂、啰啊、哪”等虚词衬音,更是水味十足,地方韵味极浓。这种基本属民歌类别小调的歌,与高亢激越、波澜壮阔的东海、渤海劳动号子式的渔歌形成鲜明的对比,被誉为南海渔歌的代表。
汕尾渔歌唱起,委婉清丽抒情,通俗谐趣,人们很喜欢听;其歌词更是保留着古汉语、河洛语、闽南语的特点和当地方言俗语歇后语的氛围。有“意不浅露,语不穷尽,余味耐寻思,余音久不散”的艺术效果,其人文、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均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