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有着丰厚的文化艺术蕴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5项,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在这里,闽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交融汇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汕尾30项省级非遗吧——
钱鼓舞,又称踏钱鼓,是一种传统的广东汉族民间舞蹈。表演以舞蹈为主,伴唱伴奏做烘托。表演人数灵活机动,在小型场合可以是双人舞蹈表演,在大型场合甚至可以数百上千人进行集体表演。2006年5月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钱鼓舞就是古代的古典舞踏歌中的一类,即一种踏地为节、载歌载舞的古老舞蹈。踏歌自唐代以来便在民间流行,有李白《赠汪伦》中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又有顾况《听山鹅鹊》中的“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唐宋之后,福建及广东惠州、潮州、汕尾海陆丰的各乡社迎神、赛会盛行,这种歌舞也随之被广泛应用。
汕尾的钱鼓舞渊源深长,与福建漳浦一带的居民南迁到陆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海丰县志》记载,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异邑民入界随着福建漳浦一带移民迁入,他们把古老的中原文化也带到了汕尾。其一是音乐、唱词和舞蹈风格,与福建的“南音”“小梨园”一样,并且一直保留着用福建闽南语进行演唱。其二是伴奏器乐曲,如《柳青娘义》《双清》《钱鼓尾》《画眉跳架》等,与甲子“福建八音”曲,词牌名相同,旋律曲调也基本相同。其三是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大弦子、二胡、云锣、刮仔、七劈等)也基本相同。其四是钱鼓曲班所保留的“八仙贺寿”的曲牌和器乐曲的曲调及唱词,与陆丰的正字戏“福建仙”的音乐唱腔也基本相同。
据说,最初钱鼓舞传入汕尾时是由两个人表演的。表演的内容是《买胭脂》中王月英和郭华的故事。清末时,大安钱鼓舞艺人对其原始内容和形式又做了改革,表演者增至四人,内容为《陈三五娘》的故事,博得观众欢迎,从此在海陆丰各地流行,并继续发展演变。至今,在海陆丰都保留有钱鼓舞的表演,主要有《陈三磨镜》《郭华买胭脂》《裴航遇云英》《陈三五娘》和《八仙》等故事内容。
以前,一般由身着古代武侠服装、头戴童帽的一对少男表演。一名演员手拿一个边上安装有若干铜钱、摇之清脆发响、鼓面直径约六寸的八角形单面皮鼓,另一名双手各拿两块约六寸长的竹板,作摇颤击打,并表演舞蹈动作。如今,在村里进行表演时一般会安排4人或6人。服装也不断地改进,现在表演时男童身着黄色服装,脚穿黄靴,头戴环形饰帽,女童身着紫色服装,脚穿绣鞋,头部两侧各扎一个“绣球”。但是,表演套路及主要动作保持不变。
钱鼓舞的主要动作和套路有三钱指、转鼓、抖鼓、笃鼓、磨鼓、叠脚横鼓、画眉抖鼓、帮弓撩鼓、勒马过身、插花、蹬跳相会、穿针绣花、弄蟾蜍、抛接鼓等,最后以高抛接钱鼓结束,共计108步。钱鼓舞开始时,乐队奏《柳青娘》《双清》《钱鼓尾》《画眉跳架》等钱鼓器乐曲,然后在其伴唱乐曲中,演员按主要动作和套路顺序,沿圆圈与四方形翩翩起舞。每转换一个曲谱,舞者都按舞蹈动作的套路顺序及调度,从头至尾重复做一遍。如此周而复始,循环表演。最后以抛接钱鼓形成高潮,曲终舞圆。
作为民族舞蹈,钱鼓舞确实有许多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其一,它是歌舞结合的表演形式,但却以舞蹈为主,伴唱(奏)起烘托作用。其二,它曲调古朴幽雅,是闽南地区“老白字戏”演出时四个程序中的最后一个压轴程序。其三,它音乐的律制,是粤东闽南语系区接近七等律的七律。其伴唱(奏)曲的调式是轻“三”活“六”调式。其中“六”音相当于简谱的“3”,发音时浮颤,时值长的句尾“3”,时常出现收音下滑的状况。其四,它的器乐曲的每一乐句尾音,收音时常采用倚音装饰,迅速下滑逗句,显出特别的民族韵味。
陆丰钱鼓舞对研究中原居民南迁至闽,再迁徙至海陆丰,以及研究中原、福建文化与当地文化的磨合、融通,从而形成当地文化特色的过程,有着重要价值。陆丰钱鼓舞音乐的轻“三”活“六”调式,是研究陆丰地方戏曲和潮州音乐极其重要的材料;表演时的“三钱指”和“弓步”是广东传统舞蹈和传统武术南拳的有机结合,对研究传统拳术与传统舞蹈的结合,以及研究广东汉族舞蹈和海陆丰地方戏曲、潮州音乐,都具有重要的价值。